第07版:地方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辽宁探索环境监理新模式
全国环境监理技术交流会召开
加强核电厂工程环境监理
引进专业机构盯紧项目建设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3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进专业机构盯紧项目建设
建立审查制度,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及时纠偏
 

◆本报通讯员战卫民 记者丁冬

中缅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工程是国内第一条跨省、全线实施专业环境监理的长输油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发展及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桥头堡战备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改善西南地区能源供应和工业格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12月,碧海公司一举中标“中缅油气管道及云南成品油管道工程”最大的两个合同项(云南和贵州段),占总工程量的75%。

在主体工程监理承担环境保护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碧海公司引进专业环境监理机构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环境监理工作,创新了项目建设期间环境管理模式。其中,环境敏感点沿线施工是环境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制定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沿线地质地貌复杂,途径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等复杂地貌。管道沿线81%为山区,途经多处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全新地震活动断裂带、生态敏感脆弱区等,同时跨越瑞丽江、澜沧江、怒江等国际性河流及西南大中型河流,环境风险极高。因此,施工期的环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线路经过环境敏感点及重要河流时,环评及批复中的环保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在工程建设期间不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碧海监理部在中缅管道环境监理中,创新制定了《环保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审查制度。条件满足一段、开工一段,确保施工段一次性顺利通过,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实施过程中,《方案》审查制度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方面,施工单位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对环评及批复中的各项环保措施有了深刻认识,掌握了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将重点关注。另一方面,监理部在审查过程中,将对《方案》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对于内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及时纠偏。确实发生变化的,建议业主进行上报变更,提早进行补充环评工作。

《方案》审查制度的实施,使主体监理和施工单位能对各自标段内环境敏感点有“抓手”,是环境监理在管理上的一种创新,同时也确保了环保措施从设计源头上得以控制、技术上得以层层落实,有效地将施工单位与监理部联系到一起,确保了环评及批复要求在现场有效落实。

现场检查核对,加大巡检频次

加大环保措施监管力度,碧海公司在工程中加大现场巡检频次,对云南段环境敏感点进行了16次巡检,对贵州段环境敏感点进行了12次巡检,行程达10万余公里。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或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环境监理及时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

2012年7月,环境监理部在怒江跨越现场发现跨越东岸河岸堤脚未设置挡土墙,施工渣土石方随坡进入河道内,对水体造成了污染。监理部立即下发业务联系单进行通报并下达处罚决定。9月中旬,经再次现场核实,施工方已经整改到位,这一问题对其他施工单位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2012年3月底,监理部在审查管道穿越芒市遮放贡米产区过程中发现,表层土未按“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要求堆放,这将对植被生长层产生破坏,降低土壤养分。碧海环境监理部现场要求施工单位按《方案》进行整改,最大程度降低了对耕作土地的生态破坏影响,避免了不必要的民事纠纷,并有效开展了生态复垦。

通过《方案》审查和“现场检查核对”这两种方式,中缅管道整个施工期间,沿线环境敏感点总体情况基本规范,管道穿越位置基本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管道进入保护区“红线” 的情况,使环境敏感点全面受控。

截至2013年9月3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飞越壮观的澜沧江,穿过巍峨的博南山,圆满实现全线贯通并通气。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