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绿道贯鹏城 胜景扑面来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3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基本建成 两年全部到位 三年成熟完善
绿道贯鹏城 胜景扑面来

绿道出行·畅游山海 作者:彭华明
“绿色出行·绿道休闲·幸福鹏城”系列宣传活动中,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体验绿道骑行。
梅林坳绿道旁的集装箱驿站和公益宣传牌
 

◆本报记者刘晶

如果用一个动词来形容深圳,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如果用一个名词来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活力”;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绿色”。

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深圳市在经过了短短几十年的蜕变和重建后为自己树立了一张独具“深圳印象”特色的绿色名片,在蓝天碧海的环境氛围中,深圳市民享受着一份难得的惬意和悠然。绿道建设则是这绿色名片中的最亮点。

绿道建设成果显著,慢行系统形成网络

2010年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东省住房建设厅的统筹指导下,深圳市追求“好”、力争“快”、坚持“特”、突出“新”、立足“干”,全力以赴推进绿道网建设,实现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通过绿道网的建设为市民生活增添了很多绿色,并将城市的绿色出行系统连接成网,形成统一连贯的格局。

绿道建设不仅是一项城市民心工程,更是涉及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市政工程。在规划中,深圳市率先提出构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推广,高水准规划了各具特色的两条省立绿道和25条城市绿道。

目前,深圳市共建成绿道2210公里,实现全市平均每1平方公里面积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利用绿道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次,绿道使用人次近5000万,绿色出行带动碳减排23.9万吨。享用绿道已成为深圳市民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绿道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深圳市特别考虑到城际绿道的功能。城际绿道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屏障,也为城际交流增添了独具风情的徒步线路,让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

绿道建设特色突出,实用观赏两不误

按照绿道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分类,深圳城市绿道可分别海滨型、滨河型、山林型、公园型和都市型等5种类型。深圳市的绿道建设旨在通过构建一道绿色景观线,增强城市的厚重感,彰显城市的青春活力。

绿道依托自然山体、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滨水绿带等现有绿化基础,采用复层绿化模式和垂直绿化技术,形成色彩层次丰富、景观自然和谐的绿道绿化带。对于原先没有绿化或者绿化质量较差的路段,按照“生态化、多样化、本土化”的原则,同步进行补绿和绿化提升,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本土树种占绿化植被总类的72.8%,为绿道建设勾勒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形态,让绿道建设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深圳市的城市绿道覆盖全市10区,各区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独特的地域资源和人文特点,建成特色各异的城市绿道。人文气息的加入为绿道构建了更加丰富的整体形象,凸显了各区的特色,形成了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和谐局面。

为了更好保证绿道的质量和可持续使用,营造一种快速城市喧嚣环境之下的慢性休闲氛围,深圳市在绿道材质的选择上也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考量。结合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特征,绿道的路面材质选用透水沥青、透水砖、沙石或防腐木等环保材料。路面色彩采用不同颜色,力求与周边景致协调,使绿道多姿多彩,步移景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深圳市绿道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优化升级后旧貌换新颜。为了深入贯彻环保低碳理念,深圳市绿道驿站大部分利用废旧集装箱拼装而成,内设环保厕所,并尽量采用风光互补的方式发电,体现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驿站周边绿化选用野生的本土树种和特色景观树种进行搭配,充分体现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和谐统一。

深圳城市绿道沿线的景观建设,达到了一段一景、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在植被绿化方面,海滨型城市绿道以保护海滨原生生态系统为原则,保留原生态植被,展现出深圳特有的滨海风光;滨河型绿道保留自然水系植物,尽可能恢复河岸景观,巧妙运用水生生物,打造滨河特色风情;山林型绿道保护山林原有植物群落,摈弃外来物种,展现山林景观特色;公园型、都市型绿道肩负慢行系统功能,从市民感官出发,辅以人工植被,打造色彩丰富、自然和谐的绿化景观。

深圳市目前人气最旺的绿道——深圳湾公园绿道是一个集休闲、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海滨长廊。公园热带植物密布,百鸟啼鸣,其间散布着坐凳、亭阁、石板路、观景平台;公园绿道沿海湾修建,不时可以看到白鹭在海面上轻轻掠过,不同特色的路段将公园分成了许多各具特性的主题小园。来自南山社区的刘大妈对记者感慨地说:“我经常带孙子到这里来玩,小孩子可以放风筝,我们老人就在海边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特别舒服。”

和深圳湾绿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盐田海滨栈道也是深圳人气最旺的旅游地之一。栈道位于深圳东海岸,碧海蓝天之下,热带植物环绕海岸,加上豪华高档的观海酒店和壮观的航母衬托,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天堂。栈道依山傍水,充满滨海风情,这里配套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让市民能够在海边尽情休闲游乐。来自盐田的李先生对记者说,“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海滨栈道上,看着海水拍打在巨大礁石上,形成一朵朵浪花,的确是一种享受。”

绿道建设制度严谨,运维形成长效机制

深圳市绿道建设的顺利开展不仅仅是一项为民谋福祉的善举,更是一次为增添环保元素的大胆尝试。为了保证绿道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圳市专门成立了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绿道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撑。领导小组由深圳市市长许勤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副市长张文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统筹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为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推进全市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

绿道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需要各方力量的全力配合。在资金投入方面,深圳市财政委按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及时拨付款项,3年来共投入21亿元用于绿道建设。

深圳市积极探索绿道运营维护的长效机制,制定了省立绿道管养维护运营方案,并按照《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绿化、环卫、安保、咨询以及日常维护由各区财政出资,以市场化竞标方式选择具有园林绿化资质的企业承担管理任务。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用于绿道管养维护的经费达到872万元。对于一个环境专项项目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投资数额。

绿道建设经过3年的发展周期,取得了很多显而易见的成果,但要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思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绿道建设不应只是一个短期作为,更应成为一种长期的、能够成为经典案例的、并被纳入政策性考量的常态化工程。

为发挥绿道的功能价值,促进绿道的可持续利用,深圳市加快制定绿道管理、维护、运营政策法规,形成长效运管机制。比如,深圳市在广东省率先开展绿道立法工作,编制《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为绿道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制定实施《深圳市城市和社区绿道规划建设指引》和《绿道连接线建设与道路交叉路段建设技术指引》,对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建设进行指导;出台《深圳市区域绿道管养维护运营方案》、《深圳市绿道管养维护技术指引》和《深圳市区域绿道管养维护考评细则》,为绿道管运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引;对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外的省立绿道,划定了绿道控制区,按照《深圳市区域绿道控制区保护和管理规定》实施管理和保护;制定实施《深圳市绿道网功能定位及开发策划方案》,分区、分段进行功能定位,就各绿道不同特点提出特征性开发方案,提高绿道使用率。这些政策性的正式公文可以说是绿道建设、管理、维护的护身符,也为绿道的后续升级改造埋下伏笔。

要维护绿道的建设成果,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政府、企业、市民形成合力,各司其职,才能够保证绿道建设真正成为全社会的“特保儿”。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深圳市的绿道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捐助资金,认建、认养绿道,形成全社会共建共管的局面。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深圳市城管局、龙岗区城管局、宝安区城管局等4个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绿道建设管理运营的通知》,对出资参与绿道建设管理运营的企业法人及社会团体相应优惠政策。龙岗区在绿道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上一次性引入社会资金6000万元,一期已建成200个服务点,投放8000辆自行车,全区慢行网络基本形成。大鹏新区溪涌示范段共吸引社会投资1200万元,建设绿道长2.8公里,集林科道、防火道、景观道、登山道、护林道、救援道于一体,可谓“六道合一”。绿道的管理和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全力支持,拥有了强大的后盾,一种全民环保的精神也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

绿道建设影响广泛 ,全方位宣传形成品牌效应

深圳市从提高绿道使用率和增加群众满意度出发,出台了《深圳市绿道网功能定位及开发策划方案》,对绿道主题定位、建设目标以及开发、运营、管理进行了明确,通过挖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慢行空间,组织游憩活动等,按照“各区特色精华化,各线分段主题化”的原则,精心挑选推出了14个绿道品牌段。这些品牌绿道功能完善,活动多样化,分别包含了海滨、特色旅游、体育健身和休闲运动、科普教育、历史展示等元素,已然成为深圳绿道的标杆,带动了全市绿道网物尽其用。

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绿道、支持绿道、使用绿道、享受绿道,深圳市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介,以立体与平面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绿道宣传推广活动。通过拍摄《绿道,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行绿道?低碳护家园》、《绿动脉,悦生活》和《绿动脉,心纽带》等4部专题片或公益广告,制作全市及各区绿道专题地图,印制发放《深圳绿道使用手册》,不断普及和推广绿道,展示深圳市绿道建设成果。通过大力宣传推广,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度和使用率不断提高,绿道逐步成为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娱乐的重要活动空间。

为充分发掘绿道的生态经济、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功能效益,引导更多市民走上绿道,深圳市各级政府、相关单位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样、别开生面的绿道活动,呈现出政府主导、媒体推动、全民参与的局面。为了凸显绿道的品牌效应,深圳市打造了黄金海岸旅游节、草根文化节、户外定向越野挑战赛等绿道品牌活动共9项,并让活动形成主题化、制度化、常规化,以培育和丰富绿道文化,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

3年来,在绿道上开展的活动多达1200余次。其中在绿道“基本建成”的2010年,主要以“千人万人行绿道”、“车友骑行”等市民亲身体验活动为主;在绿道“全部到位”的2011年,各类活动逐渐与文化、生活、休闲相结合,形成“新年行大运”、“迎大运·万人踏青”、“百万市民绿道游·红色游”、“百名老摄游绿道”等活动;到绿道“成熟完善”的2012年,一些大型化、规模化、制度化的活动如“凤凰山山地自行车(全国)挑战赛”、“深圳(盐田)马拉松赛”、“深圳湾绿道健美跑”、“自行车嘉年华”等在绿道上全面铺开。

可以说,绿道建设这项工程承载着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为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绿道不仅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也将成为培养市民环境意识,增强市民归属感,促进市民邻里和谐的催化剂。绿道建设既不是深圳市政府惠民工程的开端,更不是结束,它只是深圳市打造优美优质环境宏达乐章的一个音符,一首优美的乐曲仍将持续演奏。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