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规避邻避现象,一个都不能少
因势而谋 虚功实做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5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建议多方参与强化环境宣传
规避邻避现象,一个都不能少

世界各国在发展中都会出现邻避现象。
资料图片
 

◆本报见习记者陈妍凌

大型建设项目引发的邻避现象近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公众的不支持、不配合很多时候源于不了解、不理解。换言之,做好信息公开和知识普及,有助于规避邻避现象。环境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应发挥各自作用,共同面对。

谁来传播?

企业不要躲在政府后面

“企业不要躲在政府的后面,要积极沟通,让利于民,与社区共建,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在全国两会日前举行的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表达了这样的期望。

很多环境事件发生时,往往是地方政府站在台前为企业背书。但对于公众而言,纵把“污染和风险可控”的保证听多遍,不如同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建立互信。规避邻避现象,少不了政府、企业和公众中的任何一方。

“企业不能搞‘鸵鸟政策’,让政府扛。”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认为,减小环境影响、向公众公开项目信息,都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项目建设时,企业和政府都要积极与公众沟通。《环评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原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在具体项目中,企业除了有计划、按步骤地申请项目审批,还应当有针对性地答疑释惑,说明实际问题。

此外,在知识普及中,专家也要有所担当。公众判断项目的环境风险和对自身的影响时,迫切需要权威、科学的声音。“如果专家吞吞吐吐,就会让‘砖家’的‘歪解读’大行其道,误导公众。”杜少中说。

何时传播?

事前日常要重视,莫等事态升级时

核电安不安全,PX有无危害,垃圾焚烧对环境影响多大……公众关心问题答案,政府部门还应注重答疑时机。

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杨中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应该把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公开、经常地去讲,不要等到某些问题集中暴发之后,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把它做成吸引眼球的话题,呈现给公众。

为了防止邻避现象的产生,信息公开和知识普及的时机尤为重要。事后传播,不如事前传播;事前传播,不如日常传播。日常传播在平和的氛围中展开,细水长流,帮助公众形成对事物的科学认知,一旦遇到相关议题,能够形成理性判断,不至谈之色变。事前传播注重在项目早期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加强信息公开,向公众呈现更多项目细节,同时辅以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尽可能消除公众疑虑。

“碰到事情了再出来说,就只能是亡羊补牢了。”张全说。一旦忽略事前和日常这两个传播时机,等到事态升级、公众情绪陷入非理性,政府和企业疲于灭火不免狼狈,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更可能透支公众的信任。

把环境教育的日常功夫做扎实,才能争取主动。杜少中认为,就像治污要从末端治理向前端防治过渡一样,环境教育也要前置。

前置传播环节,先要摆正对宣传工作的评价思路,不应把危机公关、平息负面舆论,作为对宣教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是不对的。环境宣教的重点不在于此。防微杜渐更重要。”天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郝未宁说。

要调整的还包括对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视度。“社会重视环境问题,环保系统要重视环境教育。”杜少中表示,我国的环境宣教工作与环保事业同时诞生,并贯穿在环保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现在、将来,“我们都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宣教;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科普。”

怎么传播?

态度开放阳光,注重培养科学素养

信息对称可减少矛盾,建立信任。要回应公众对环境信息的渴求,就当以开放、阳光的态度,把不好说、不便说的尽量敞开说。

“其实,没那么多不方便说的。”杜少中表示,政府评估大型项目、处理环境事务,其本质是为公众服务、对公众负责。涉及公众生命健康等切身利益,当予公开。

张全认为,对于特别复杂的项目,不妨考虑制定传播预案,有计划地推动知识普及、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面对可能引发邻避效应的项目,除了积极主动地借力传统媒体,还要注重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专家和环境工作者在发声时切莫害怕“挨板砖”。各地环保部门开辟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已非新鲜事,一些地方还将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开博数量作为宣教成绩。不过,在引发公众争议的环境议题上,这些账号的实际发声能力更为重要。百十个冷清的小账号、沉默的“僵尸号”,不如一个敢于迎着“板砖”说真理的活跃号。

在日常宣传工作中,专家建议,除了以生动的方式普及环境知识,还要注重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常常只能给出可能性参考,而谣言却做出绝对性判断。例如,在分析雾霾与肺癌关系时,科学的解释是二者有关联,而不等于有因果。但由于缺乏科学素养,一些公众误信谣言。殊不知,科学并不是谁说得斩钉截铁,谁就更可信。

代表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罗胜联:

专家多参与环境科普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强,并愿意在网络上各抒己见。但是,网络上真正从技术层面理解、分析问题的专业人员还比较少。我认为,科研人员参与公众环境教育是重要一环。

建议专家和科研人员在专注本领域科研工作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向社会公众科普的责任。因为,他们更加专业、权威,作用难以替代。

政府和环保公益组织可以牵头搭建更多环境科普平台,让科研工作者参与其中。例如,组织科研人员编写环境科普读物、举办公开讲座等,将他们掌握的环境专业知识,转化为容易让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逐步提高公众的环境素养。同时,专业的学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也可以更多地向公众开放,让公众旁听,了解相关知识。

(本报记者童克难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常委秦大河:

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PX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公众坚信“PX剧毒”和其他原因,而发生群体性事件。核电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也面临类似局面。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科学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非常重要、非常紧迫、非常艰难。

建议从3方面入手:一是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家有关规划。二是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家全民教育体系,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三是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增强科普的保障能力。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