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连接·融合·创新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5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接·融合·创新
科技与艺术融入环保,多媒体带来宣教新体验
 

◆张春燕

1938年9月23日,一封用特制墨水和纸写成的信,被封入特制容器中并埋入地底,等待5000年以后的开启,人们称之为“时间胶囊”。信中,是爱因斯坦写给未来的人类文明——《致后人书》,回顾了科技成就,也阐明他深深的忧虑。的确,人类文明走到了一个需要细细思考的时刻。

科技推动人类社会不断飞越,同时也出现了环境危机。农药、化肥、工业废渣、汽车尾气,无不给自然生态带来危害。太阳每天照常升起,社会经济日益强大,随之而来的艺术生活也不断丰富,人们开始用艺术的眼光回过头来反思、求索、发问:未来,我们到底需要何种家园?

从伦敦大学人类学毕业以后,80后李宓走上了艺术之路,并且试图用最前沿的方式表达艺术、引导思想,她把目光投向了环保,并成为兰境艺术中心总监。

科技、艺术融入环保,诞生了《光合——国际多媒体数字艺术展》。光能,21世纪科技的又一大成果,作为清洁能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这个以“光”为主题的交互性展览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几乎所有前来观展的人都会眼前一亮:艺术展还能这样,不仅用眼看、用四肢参与,还能闻气味、听智能机器人讲解,太酷了。

这场展览带来的不仅是视觉震撼,还有思维冲击:当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能以更为创新的方式打开环境宣传的大门,这无疑对我们是一个有益启示。

小百科

何为交互式多媒体?

交互式多媒体(interactive multimedia)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功能,通过交互行为并以多种感官来呈现信息,受众不仅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感觉到、闻到,甚至还可以与之相互交流。

传统的纸质、电视、广播等媒体只是完成传播信息的任务,受众只是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进行双向性的交流沟通,缺乏交互性,在此背景下交互式多媒体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带给人们全新体验的崭新媒介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比较常见的是人机交互。比如,人们借助电脑,通过键盘、显示器、鼠标、数据手套、摄像头、麦克风等外围输入设备,与相应的软件配合,就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

人机交互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早期的命令行式交互,发展为基于窗口、菜单、图标、指针的可视化图形界面,向着多通道、多感官自然式交互的方向发展。

概括而言,人机交互的模式主要经历了5个重要发展时期,键盘、鼠标、触控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创新案例

■月霾

夜幕降临之后,走出兰境艺术中心,一个巨大的月亮令人眼前一亮。艺术家冯嘉城设计了一个直径10米的大月亮,放在艺术中心外。“月霾”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环境监测装置。整个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人造月球安置在室外,内置网络监控系统,实时收集官方公布的PM2.5浓度数据。

整个“月球”其实是把抽象数据视觉化,把不可触摸的PM2.5转化到人造月中,人造月根据提取到的PM2.5浓度数据改变自身的亮度。在不同环境、相同环境的不同时段,月亮会根据PM2.5浓度变化发生相应的亮度变化。亮度越高,说明环境中的PM2.5浓度越低,空气越好;反之则代表空气中PM2.5浓度高,空气污染也更严重。

抛开科学而言,宇宙何其浩淼,月球是孤单地球在茫茫太空中最温暖的伴侣,无论如何,它都该永远明亮。晚安,月亮。

■一颗种子的冒险

这是一款APP上风靡的游戏。如果你走进这款游戏,你的1秒钟将变成1分钟,1分钟将变成1小时。《Grow》是一款关于生长、生命的解谜游戏,由中央美院独立游戏制作人打造。讲述了一颗种子从黑暗的地下不断向上生长的故事。游戏操作简单,单手即可完成,却又有着精妙的关卡设计,凭借着浪漫唯美的美术画面和静谧悠远的游戏音乐,让人在聒噪的城市森林中找到一处恬静,时间仿佛都因此而静止。

玩家需要合理地规划出植物生长路径,绕过各种障碍并吸取光源能量,最终破土而出。

《Grow》制作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想让忙碌的都市人慢下来,通过不断的陪伴,倾听生命的成长,感受来自生命的温暖和感动。就像初为人母时孕育小生命那样,从惊喜、不安到为小生命的每一寸成长而欣喜和欣慰。当种子破土而出的时候,捧在手心,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手涂熊猫计划

WWF和Fly-High Studio以及涂手合作推出了手绘熊猫创意计划——《I Love Panda》。和那些隔着玻璃窗的传统艺术不同,这个计划邀请每个人参与其中,借助高科技的交互手段,随意涂画各种模样的大熊猫,并且把它们传送到大屏幕上,和更多“胖达君”汇合,用指尖的触碰来表达我爱熊猫的理念。

接下来,这个计划还会走上闹市区。你可以用手机屏幕涂鸦熊猫,并将它上传。之后,你会发现刚才所画熊猫出现在千里以外的街头大屏幕上。当然,大屏幕是为了传播保护熊猫的理念特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吸引市民注意。刚才那个平面静止的熊猫在大屏幕上“动”起来,憨头憨脑地变成动画熊猫。幸运的参与者还有机会获得由自己涂鸦熊猫制成的手办玩偶。如果您也喜欢大熊猫,欢迎加入涂鸦的行列。

理念创新

用艺术传递环保理念,

吸引更多人参与

很少有展览像《光合》一样,整个展厅其实就是游戏厅。人和展品通过互动,体验科技带来的视觉和感官冲击,感悟环保理念。

在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标语,甚至连讲解员都不用。李宓说,我想做新媒体艺术展览,以交互的形式,将艺术介入环保,借助科技的力量,展现艺术设计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走入展厅,一个巨大的熊熊燃烧的太阳,以极其震撼的形象登场。“太阳”布展在3层楼高的墙上,由策展人兼艺术家包婉依和其团队Fly-High Studio设计,名为“电力城市”,这是整场展览的核心展品。“电力城市”在高8米的墙面上投影出一个巨大的火球,阳光源源不断地倾泻到一块块电池板上。

电池板是太阳能板,连接了作品的两部分。地面被投影仪投影出一个城市的3D俯瞰图,此时一片黑暗,当观众走上去,身体轮廓被摄像头所捕捉,脚踩下去一米直径范围内,城市灯光会被点亮。在人随意走动时,亮光会跟随其脚步,其余的地方仍然黑暗。作品寓意深刻:如何使用清洁的太阳能以避免环境污染,就看人类下一步怎么走,尤其是你怎么走。

在展览中游玩,你会不断迷惑,自己是身处大人国还是小人国。刚才你的大脚印还踩在渺小的城市夜空,现在你就要仰望头顶悬浮的一只巨大水母了。在一个充满了生命奇迹的地方,人的大小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来自清华大学的IYNED 团队,让一只五彩发光的巨大水母游入展厅,观众必须使劲仰起头,才能看见它的全貌。下载一个App就能和它互动。当参观人数增多,越来越多人触碰它时,受计算机感应系统支配,这只巨大的水母会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然后“死掉”。这也是IYNED 团队想表达的主题:人类活动的增多正让海洋生物死去,当自然这台巨大电脑“死机”以后,谁能为我们重启?

作为一个以“玩”为主的艺术展,花在这里不仅能看,还能闻、能喝。Agalinis是一种只生长在美国纽约州的植物,它的外形很小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它花朵的芳香。艺术家MIRIAM SIMUN,设计了一款酷似眼镜的装置,戴上它就能闻到一缕Agalinis的花香,体会从来没有感知过的美好。展览现场还提供了用Agalinis萃取出来的香气,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花香。

实践创新

借助科技力量,

让天马行空的创意进入百姓生活

包婉依留着齐刘海和整齐的短发,毕业于中央美院实验媒体班,一张年轻的面孔下隐藏着十八般武艺。在实验班里,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既要学习艺术方面的科目,还要学习软件、编程等计算机技术。包婉依说,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是实验班培养学生的目的。

包婉依喜欢“交互”方式,将艺术构想变成现实,借助科技的方式点亮环保,“很酷,走在时尚前沿,又引导着生活。”她关注环保,在《光合》展览中融入了大气、水、濒危植物、清洁能源等方面的主题,让整场展览内涵丰富、类型独特。创新传统的环境宣教方式,引入高科技,观众玩得兴致勃勃,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和反思。

艺术表现手法日益多元化,艺术家也不再满足用纸和笔表达思想。科技连通了艺术和环保,使天马行空的创意进入大众视野。

包婉依的老师、中央美院副教授费俊设计了一款脑洞大开的产品:生态智能氧泡,简单而言就是一个踩着单车净化空气的设备。费俊是“交互北京”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个渴望艺术参与并改变生活的人。受北京雾霾的影响,热爱健身的费俊决定做跟空气净化有关的事情。经过不懈努力,构想变为现实。

一个安装有空气净化器的透明半球体中绿意盎然,小区随处可见的健身单车摆放其间,双脚运动起来,产生的电能供给中央空气净化器,使其运转起来。当然,健身单车经过改造,后轮实际是一个小型发电机。生态氧泡在中央美院的广场里摆放了3个月,家住附近的大爷大妈每天都来健身。

“只有艺术家才能冒出这种点子。”费俊说。有趣的是,费俊希望把这个行为变成可持续的方案。比如踩蹬单车10分钟,就能获得一枚“绿币”,积攒下来就可以兑换停车券或者咖啡。设计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公众的绿色行为,在实际中得到回报,其实就是鼓励公众参与。

交互性体验的优势在于,它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感。传统的宣教形式主要是图片、文字、视频等单向性的方式,信息传达生硬,互动性不强。而通过互动体现的展示设计,能调动观众的参与欲望,使观众成为设计剧情的一分子,以引发其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这样更能达到教育沟通的目的。

技术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让人身临其境,

自然的未来在你我手中

李宓是一个科幻爱好者,她热爱科技带给生活的改变,对科技发展前沿更倾注了无比热情。“多媒体技术下一步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我未来的艺术展览也许会考虑做VR。”

VR是Virtual Reality 的简称,中文意即“虚拟现实”,简单而言,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向用户模拟出体验逼近现实的虚拟环境技术。

“你推开一扇大门,走入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远处青山绿水、小溪潺潺,空气清新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忽然天上风卷云涌,你忽然感到地动山摇,沙尘暴席卷了你,你不得不弯下身子捂住口鼻,天地一片苍茫……”这个由系统操作完成的虚拟世界只存在于实验室中,不见青山不见尘暴。然而却又如此逼真,以至于自己沉浸其中,真假莫辨,如同身临其境。李宓说,VR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戴上特定装置,你能和身处十万八千里外的人同处一室,你们能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还可以伸出手拥抱,只不过在虚拟场景中你伸出手搂住了朋友,在现实中却只是搂住了空气而已。

正如上述情景中所见,沉浸感、想象性、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三大特性,而沉浸感和想象性是从交互性上衍生出来的。人的沉入与参与是虚拟现实的一个重要特点,人是虚拟现实的用户、享受者和作用者。

虚拟现实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就得以研究,但主要限于实验室和各种研究机构,上世纪80年代进入实用化阶段,但长期居于高端行业,如军事中的模拟战争、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以及飞机、船舶、汽车等的设计。

21世纪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被更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已经研制出使用VR技术“看”新闻;博物馆使用全息技术介绍古代的一个场景;周杰伦在演唱会上“跨时空”与邓丽君同台对唱……

那么,你能想象未来用VR技术从事环境宣教工作吗?利用这项技术,可以送人到任何一个场景,缺水干旱的地区、一毛不长的沙漠、雾霾笼罩的都市,相信任何一个身临其境的人返回到现实生活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震撼。当体验过绝境生存后,现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缕阳光或是一滴水都那么弥足珍贵。

科幻作家马之恒也关注着VR技术,他认为,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发展,VR技术将突飞猛进。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们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相对于实景,这是低成本的。所以,它很大的用武之地是在游戏娱乐和科普教育领域,这当然也包括环保题材的展览展示和环保题材的游戏,甚至可以用很逼真的后启示录风格场景,来让人们提前感受环境被破坏的危害,唤起环境意识。

但马之恒提醒说,环境宣教更重要的还在于体验和躬行,并不是虚拟现实可以完全替代的。科普宣教展示在资金和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可应用数字技术、VR技术等,让展示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

1944年底,美国作家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功能。小说当即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强烈震动,并为此展开了一场调查。调查结论是,当时美国正在从事的“曼哈顿计划”不存在任何泄密行为,小说中的描写只是作者幸运地“推测”出来的。几个月后,世界上第一颗真正的原子弹爆炸了。

谁说未来的环境宣教不会出现原子弹式的爆炸创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