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产业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鳄来袭 外企归来
膜技术迎来强劲需求
智慧供热 节能减排
四万家企业何去何从?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5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万家企业何去何从?
环保产业错配严重,红海低价竞争,更多蓝海可开拓
 

◆本报记者陈湘静

“目前国内有4万家大大小小的环保企业,未来的市场不需要这么多,可能就只需要500~1000家优秀的公司。”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日前表示,未来5~10年,环保行业将迎来深刻的产业重构期。他所在的公司近日正式登录新三板,成为环保行业纵深平台第一股。

对于产业的深刻重构,一方面包含新领域的开拓,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兼并重组。他表示,环保行业目前的产业错配现象非常严重。在商业模式成熟的领域存在大量恶性竞争,而在需求大但还不成熟的领域,企业则大量缺位。未来发展的前景在哪里,是每个优势企业都要考虑的。

对此,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也很认同:“现在大家都在一些看起来规模比较大但实际上发展空间比较窄的领域激烈竞争,甚至是在恶性竞争。大家打得你死我活,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就是如此。而我认为环保行业足够大,有足够的事情供大家去做,行业里面还有很多蓝海值得去尝试。我觉得行业领先的企业,现在的大公司,应该率先垂范。”

据他介绍,桑德布局两年的互联网环卫已经初步形成架构,去年收入为8千万元,今年就超过了4亿元,明年预期可以达到15~20亿元。“我认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环保产业的蓝海。类似的细分环保领域还很多,比如工业领域。随着环境监管加强,真正过硬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还有广阔空间。”

近两年来,环保行业巨头企业扩张步伐日渐迅猛,未来是否只有大企业生存的空间?

对此,傅涛表示,对于现在各个环保细分领域已经形成的优势企业,应该将其看作是非常宝贵的产业资源,甚至具有不动产性质,是跨界的踏板,是整合的对象。“只要你优秀,一定会被资本市场识别。”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