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美丽乡村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种出甜果实 需有好土壤
推动绿色发展 实施精准扶贫
图片新闻
日照东港区整治畜禽养殖污染
十堰全力做好生态扶贫文章
云南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建千个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出甜果实 需有好土壤
广元市利州区依靠绿水青山拓宽生态扶贫路
近年来,利州区白朝乡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已建成占地300余亩集制种、种植、加工和出口于一体的全市一流香菇种植示范基地。 张玉洁摄
 

◆张厚美

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一组见到徐金平时,他正忙着准备管护他的香菇。这位36岁的汉子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屋里,说起收入,他一脸的高兴。2014年他家栽培袋料香菇1.5万袋,仅此一项,刨去成本,纯收入就达1.89万元,一下子告别了全家4口人全年总收入不足9000元的窘境,成功脱贫。

地处最高海拔1917米的利州区白朝乡,辖13村(社区)1674户6493人,贫困户401户1699人,贫困发生率26.2%,是利州区最贫困的纯农业山区乡。

2015年8月,利州区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夯实“小康之基”,补齐脱贫奔康短板,当地党委政府与群众共谋脱贫奔康大计。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特色产业发展,从生态资源保护到林业资源综合开发,从个体精准扶贫到村组织集体经济壮大,“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路线图逐渐清晰。全区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30176人减少到去年的15858人,贫困发生率从15.12%下降到9%。

要想富先修路

不能“守着金山要饭吃”

早在2014年,白朝乡就提出了“生态扶贫”思路,即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资源,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水,将白朝建成秦巴山区绿色农业之乡和生态养生之乡。但受地域和交通限制,当地群众只能“守着金山要饭吃”。

2015年5月,宝轮至白朝乡政府段公路建成通车;10月,白朝乡政府至月坝段公路竣工通车;10月,月坝湿地保护小区开门迎客;实现131户贫困户527人顺利脱贫。白朝吹响攻坚拔寨、脱贫奔康的冲锋号。一台台挖掘机开挖桥台、拓宽路基,工人们忙着拉网注浆、设置抗滑桩。隆冬时节,白朝群山深处滴水成冰,而宝七路工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全长11.7公里、总投资4340万元的宝七路,途经龙泉、老林、田垭、徐家等村。宝七路建成后,不仅将城区到白朝的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短为1小时,还将彻底结束白朝乡没有等级公路的历史,并实现全区乡镇柏油路100%覆盖的目标。

“宝七路是连接月坝至市城区的重要旅游线路,也是一条民生路,更是一条脱贫的致富路。”白朝乡党委书记张玉全告诉记者,全乡紧紧依托宝七路,正全力打造“一轴三支线”的交通网络,与周边乡镇、县区互通互融,实现白朝乡“条条大道通小康”的美好蓝图。

“一轴三支线”的建设,不仅迎来了特色产业空前发展,还为山区群众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记者在白朝乡魏子村看到,村民们正铆足干劲修建房屋、修建通组公路,精心管护菌种,到处一派为脱贫致富苦干实干的动人场景。

“等房子修好了,你一定要来我家坐坐。”看着正在修建的新房,魏子村二组村民袁格茂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家。像袁格茂一样,为脱贫致富,白朝乡的贫困户都有自己的脱贫计划。

要“输血”更要“造血”

找准生态产业发展路子

修通了新道路、建起了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为提升“造血”能力,加快实现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示范乡扶贫攻坚目标,白朝乡把食用菌、高山蔬菜、干果和生态养殖等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并将鹅掌、永久、观音、魏子、徐家5个村规划成干果、蔬菜产业发展园区。其中在魏子村二组集中规划了150亩甘蓝和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一期50亩甘蓝栽植已全面完成,食用菌基地已完成20亩场地平整,并硬化生产道路4千米。

“2015年,栽培袋料香菇1万袋、天麻2000棒,种植魔芋两亩,家庭人均纯收入6000元;2016年,栽培袋料香菇1.5万袋,种植魔芋3亩,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2017年,栽培袋料香菇两万袋,种植魔芋4亩,家庭人均纯收入1万元。”白朝乡魏子村4组贫困户余泉家墙上,3年脱贫规划十分醒目。这只是利州区脱贫“菜单”私人定制的一个缩影。

“以前打零工,只够一家人糊口,现在看来,搞香菇的路子不错。”徐金平称赞自己的眼光,也称赞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

白朝乡党委书记张玉全告诉记者,2014年,经多方调研论证,总结近年来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白朝乡提出了充分依托本地优势、奋力把白朝建成秦巴山区绿色农业之乡、生态养生之乡的发展定位,按照整乡一体、一乡多园、一园多点的思路,在全乡规划布局了高山食用菌产业园、畜牧产业园、干果产业园、高山蔬菜产业园和月坝省级湿地保护小区这“四园一区”,明确了到“十三五”中期以前,实现全乡高山食用菌存量达1000万段(袋)、黄羊、生猪存栏10万只(头),干果5万亩,蔬菜1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的“五个万”发展目标。

白朝乡副乡长伏国洪表示,截至目前,全乡食用菌存量达1000万段(袋),种植高山蔬菜3.1万亩;种植板栗、核桃等干果两万余亩;黄羊、生猪年存(出)栏分别达4.8万只、1.9万头。全乡实现304户1128人精准脱贫。

变资源为资本

打响“生态利州、康养天堂”品牌

在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利州区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变资源为资本,打响“生态利州、康养天堂”品牌,推动利州绿色崛起。这无疑给立足生态扶贫的白朝提供了坚实后盾。

“有了月坝湿地保护小区,仅开办家庭客栈这一项,每年都能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兴隆村5组村民吕斌太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月坝高山湿地保护小区是2015年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的四川省首个省级湿地保护小区。这不仅填补了全省高山湿地保护小区的历史空白,更为山区群众脱贫奔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5年,利州区投入资金120万元,对月坝生态养生旅游景点进行初步建设,并成功举办了月坝生态养生体验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设‘湿地保护小区之典范,森林康养度假之福地’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乡长石洪连告诉记者,去年底已完成《四川月坝省级保护湿地小区总体规划》评审和罗家老街村庄改造提升工程的规划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月坝省级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力争用3年~5年时间,把月坝建成全省高山湿地保护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湿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随着月坝高山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和吕斌太一样,杜甫俊、杨松、崔显建等11户贫困户先后建起了新房,就地办起了家庭农家乐、山珍馆,并通过种香菇、养土鸡,真正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梦想。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