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孩子在参与中思考与创新
辽宁第35届“爱鸟周”内容丰富
扬州举行“荧光夜跑”活动
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
图片新闻
浙江启动“护航G20·保护水环境”
福建大学生零浪费设计大赛显匠心
环保科普:一树繁花春渐浓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5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在参与中思考与创新
环保特色校校长畅谈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发展
北京实验二小在开展科技沙龙活动。
北京101中学学生就研究的环保课题展开讨论。
国际环保NGO代表在首届国际环保教育校长论坛上发言。
 

◆本报记者王琳琳

开展环境教育是传播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环保行动的根本举措。然而,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着环境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系统环境教育课程缺乏等问题。如何找到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将环境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体系化地传达生态环保理念,一直困扰着广大环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国际环保教育校长论坛上,北京市几个环保特色校校长分别结合各自实践经验,分享了思考和感悟。

经验1

确立理念,理清思路

专家认为,环境教育进校园已经几十年,但并未真正地科学化、体系化,大多只在课程中涉及环境内容,或者将其作为一门自然课。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校没有树立良好的环境教育理念。

在北京四中副校长谭小青看来,只有树立清晰的环境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环保的理念渗透给学生。2009年,北京四中确立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4个层次的教育价值体系,尤其注重对学生良知、信仰、人性、道德、责任等方面的培养。

谭小青解释说,北京四中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而环境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归因为善良人性的缺失。通过5个方面的结合,北京四中确立了环境教育的思路,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几年来效果巨大。

2013年冬季,北京出现雾霾天气期间,北京四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一个防雾霾手册,向全体师生发放。环保社还组织撰写了一份几千字的“关于加强北京大气污染事件紧急处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建议报告,200多名同学签名,并提交北京市环保局、市交通委以及市政协等部门。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也将理念引领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建设。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冯红介绍,学校注重环境教育的主题性、全员性以及广泛性,通过多元平台建设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

经验2

依托优势,突出特色

良好的环境教育理念,如果没有完整、系统的实践举措与之结合,环境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论坛上,多个进行经验分享的学校之所以环境教育突出,其共同点是建立了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是北京市101中学环境教育的一大特点。北京市101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王涛介绍,学校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也有面向部分学生的环境教育拓展与科学研究活动,包括必修课堂教学、环保选修课、研究性学习、主题班会、环保科普与科研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

由于具备地处中关村核心区及圆明园遗址内的地域优势,101中学有的班级开展了体验香山志愿环保公益实践活动,还有的班级以“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留”为主题,开展回收利用等活动。

同样利用校园环境优势的还有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实验二小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校内植物种类丰富,学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发现、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校本课程《立体的书》,展示校园内的百种植物,另外还设置了科技长廊。

北京四中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十分突出。在北京四中,每个一线老师都要公开展示自己对如何利用课堂进行价值引领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与环境直接关联较大的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中,北京四中的老师会主动设计、渗透环保知识以及价值观。

谭小青表示,一个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与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素养息息相关。从2008年起,北京四中生物、化学、地理、物理等多个学科的老师,自觉利用每周二下午备课,开发校本课程,探索课程的目标建设、内容构建、教学方式方法等。在开发的校本课程中,涉及很多环境方面的内容,如迷人的生物圈与地球环境等。

经验3

主题研究,注重创新

除了在广泛层面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境知识,培养专业化环保后备人才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论坛中,多个参与讨论的学校分享了在开展专业化、主题化研究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北京市101中学拥有先进的航天生态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校园气象站等科普设施,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考活动,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一般性研究,也有面向拔尖学生的课题研究,比如圆明园河蚌死亡的原因、公共设施微生物污染的治理以及雾霾研究等。

与以中学生为主的101中学不同的是,北京实验二小的学生多为7岁~12岁的小学生。尽管年龄较小,北京实验二小也针对孩子的学习特点开设了大量主题研究课程。如每个年级都会开设主题研究大课,并排入课表进行连堂上课,内容包括天气、水、食品、生态环境等研究。

在四年级的“水”研究大课上,北京实验二小四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参与搜集资料的学生有527人,阅读相关书籍的233人,设计调查问卷的89人,共发放问卷977人,此外还有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做小实验、制作节水提示牌、采访专业人士的,甚至还有画水墨画、研究水与国学等分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水平、年龄不同的情况,北京实验二小还设置了不同年级的“小问号”活动,高年级学生的“小问号”多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研究性话题,如生活垃圾分类引入二维码管理的可行性、顶花黄瓜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现状等。低年级学生的“小问号”则多从自然观察出发,如植物是怎么开花的、雷雨前为什么会刮大风等,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生活,发现、改变和创新。

冯红说:“之所以开展这些实践研究,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和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