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钢城莱芜探寻绿色崛起之路
集中整治“老大难”
图片新闻
在线监控盯紧企业排污
推进全过程管理防范风险
钢城区全面整治空气异味
莱芜设立“环保110”
莱城开展环保提升月活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出台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意见
钢城莱芜探寻绿色崛起之路

莱芜市近年来为治理扬尘污染,要求辖区内18家重点企业对料场、堆场采取密闭措施。图为已经完成封闭的莱芜电厂球型煤仓。 尚绪增摄
 

深化治理

制定煤炭减量替代方案,淘汰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加严标准

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达到燃烧天然气排放标准。

加强监管

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市、区、镇、村环境监管4级网格。

◆吴文静 苏玲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山东省莱芜市作为以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年燃煤量达2000多万吨,单位面积燃煤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产业结构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已然成为莱芜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快区域绿色发展,莱芜市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相继开展环保百日攻坚、大气污染集中整治、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污染治理和绿色创建系列行动,严控污染物排放,提高发展质量,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

2015年,莱芜市SO2、NO2、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34.4%、8.0%、6.3%、4.5%,其中,SO2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二位。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并更多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对症下药:实施煤炭减量替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莱芜市委书记王良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环保就是最大的民生、环保是现实生产力的意识,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市长王磊要求,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针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打好治污攻坚战,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莱芜市从控制燃煤、扬尘、异味、秸秆焚烧污染4方面入手,对症下药、深化治理,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燃煤污染是莱芜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有效控制燃煤污染排放,莱芜市制定了《煤炭减量替代方案》,要求新建耗煤建设项目必须实施煤炭减量替代,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办理相关手续。淘汰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77.1平方公里,禁燃区内6蒸吨以上工业锅炉全部淘汰。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集中整治烧烤摊点220多家。

加大清洁能源应用力度,莱芜市投资3645万元,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100辆。加快供气、供热工程建设,新建供气管线90多公里、供热管线20多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7371户、供热面积达89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0%以上。

在控制扬尘污染方面,莱芜市完成辖区内18家重点企业的料场堆场治理,29家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的工业企业烟粉尘排放全部达标。加密城区主次干道洒水降尘频率,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治理。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检查,从事建筑渣土及其他散装物料运输的车辆密闭运输并按照批准线路行驶,严禁随意改变运输路线或沿途抛撒。

异味污染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一大顽疾。对此,莱芜市通过采取活性炭吸附、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积极推进企业异味整治,先后完成莱钢焦化、美星化工等7家企业的异味治理。提高油品标准,完成全市所有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任务。全面淘汰黄标车,严格环保标志发放管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在控制秸秆焚烧方面,莱芜市制定了秸秆禁烧监管办法,建立起以镇为单位、村(居)为基础、村民小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包镇、包村、包片。成立市级督导组,加大巡回督导力度,各镇、村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发现一处着火点顶格罚款2000元。加强综合利用,积极培植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示范点、示范工程,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环保倒逼:加严标准、加强监管

面对经济结构偏重带来的发展和环保等多方面的压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为此,莱芜市以钢铁、电力、建材等行业为重点,不断加严排污标准,提高监管水平,加快脱硫、脱销、除尘设施提升改造,推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莱芜市已完成莱钢、泰钢、鲁碧建材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项目15个。莱城电厂、莱芜电厂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达到燃烧天然气排放标准,烟尘排放量减少3/4,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6,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1/2。

长期受烟尘和无组织排放困扰的九羊集团,上马了焦化设施干熄焦改造工程,可减少无组织排放80%左右。采用先进的离子风针栅式电除尘技术替代烧结机电除尘,烟尘排放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90%,有效解决烟尘污染问题。

莱芜市不断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增强环境监管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的意见》,实施环保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市、区、镇、村环境监管4级网格。明确各区、镇、村书记为本辖区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区区长、镇长、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压实各级责任,夯实基层基础。

莱芜市投资25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了1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9个水质监测站、3个监控中心和1套系统支持实验室,在33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67台套,在29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排污视频监控设施51台套,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测监控。

在环境标准和环境监管双重机制倒逼下,莱芜市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钢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9.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9.7%,服务业占比提高到40%,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全民共建:开通微信平台,加强与公众交流互动

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中来,莱芜市在全市开展生态环保竞赛,动员各级各部门单位比环境质量综合改善、比环境安全管理、比达标排放、比环境风险防控情况。

通过当地媒体,莱芜市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情况,每旬公布一次各区空气环境质量排名,每月进行一次环境质量通报,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全市年度实绩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莱芜市开通了环保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设置环保动态、便民信息、参与互动等栏目,实时公布全市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信息等内容,方便群众查询,有力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为及时回应群众环境诉求,莱芜市建立快速联动执法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环保、公安联动执法,严格快速处理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

2015年,莱芜市共依法妥善处理环境信访案件993件,结案率达100%,环境信访数量同比下降40%,实现3年来首次大幅度下降。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