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盐城缘何能让人“打开心扉”
咸阳清理整顿小微污染源
张家口拟关闭全部矿山
海口明确重点监控企业名录
晋城治气攻坚不容履职不力
当阳实现河长制河湖全覆盖
找准问题细化解决措施
湘潭全面排查垃圾填埋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城缘何能让人“打开心扉”
政策绿色化引导发展绿色化,不断提升公众生态和经济获得感
 

◆本报见习记者张楠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这是一则关于盐城的城市形象广告的广告语。

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组走进江苏省盐城市,清风徐来,泥草芬芳,加深着每个人对于“打开心扉”的理解。2015年,盐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是江苏省唯一低于5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

环境令人“打开心扉”的同时,经济也没拖后腿。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盐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盐城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之路。

制度绿色化,为保护增动力

“实现绿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制度革新入手,建立保障绿色发展的新机制。”盐城市长王荣平表示。

盐城以改革为抓手,注重顶层设计,在江苏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按照“使用资源有偿、做出贡献补偿、损害生态赔偿”的原则,通过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发展激励机制、生态环保市场化机制等5个方面制度来构建完善的生态建设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过去控制污染物排放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当然行政手段有其优势,可以立竿见影,但是方式还不够灵活。”盐城市常务副市长庄兆林说,“我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新模式。”

2015年,盐城市出台《盐城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机制,借助市场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

根据规定,积极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或者政府回购排污权的方式获得经济收益,而污染排放不减反增的企业则要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额外购买排污权,增加经营成本。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正反双向激励,促使企业采取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治理等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

产业绿色化,为双赢添保障

“多亏了企业的绿色招牌,我们的业务才得以蒸蒸日上,目前已和国内4/5以上的染整企业、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江苏吉华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勇表示。

“我们原有的H-酸项目采用间歇法生产,收率低、消耗高且‘三废’难以治理。在当前国家环境标准越收越紧的情况下,传统工艺难以为继。”陈小勇对记者说。

据介绍,对工艺进行改进后,产品收率较国内平均水平提高20%,同时实现年节约生产用水64万吨,直接节约能源成本1000万元,每吨H-酸能耗较原工艺降低1/3,成本减少250元。

“我们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守住排放总量底线,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严把三关’‘四个一律’的部署要求,努力推动绿色转型。”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周俊说。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盐城市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300多项,实现节能80万吨标准煤,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

此外,盐城市对7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减排废水600万吨、COD700吨、氨氮1.2吨。

周俊表示,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园区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新能源汽车产值将达到250亿元。”盐城市副市长葛启发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中科院、东南大学、江苏省计量检测中心等研究机构纷纷进驻开发区,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

当被问及为何有众多的顶级科研机构进驻时,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马俊健告诉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知道,高端产业和人才特别看重环境质量。没有好的生态环境,根本留不住人才。”

城市绿色化,让百姓得实惠

漫步在河边公园,清水、绿树,散步的老人、嬉闹的孩童,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看见记者一行,正在河边散步的市民刘大爷热情地与我们拉起了家常:“以前这条河,晚上下班的人都得躲着走。你们看现在这里多漂亮,水变清了,河边也建起了公园,附近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

“如果民众没有得到生态改善的实惠,盐城就不能说实现了绿色发展。”盐城市水利局党委书记陆道如说。

据介绍,盐城秉承“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坚持科学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大力开展河道整治。从2014年起,计划分3年投入50亿元,按照“路通岸绿、截污水清”的要求,至2017年底,市区119条河道将得到全面整治。

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理念,让盐城百姓实实在在地获得了“生态红包”。2015年,盐城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率为8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两个百分点。

“来盐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景区里经营一家纪念品店的袁大妈对记者说。

得益于先天的湿地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盐城旅游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22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7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盐城的生态优势正逐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呵护获得了切切实实的经济回报。”盐城市旅游局局长童健说。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