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落实环保责任先要明确责任清单
乡村美不美关键要治水
高温呼唤城市建设以人为本
水泥封树根不可取
户外活动需要绿色引领
以行动回应公众诉求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行动回应公众诉求

 

◆沃飞

7月30日下午,一场环保河浜游泳赛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举行,110多名上海市民争相下水,两名当地环保局官员也参与其中。通过游泳比赛,人们感受到了下河游泳的乐趣,同时,政府官员与民众一起下河游泳,在其乐融融之际,也融洽了当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这条厂区里的天然河浜曾经污染较为严重,根本不能下河游泳,但是,现在经过多年治理和努力,河浜终于达到了可以下河游泳的地表水环保标准。据了解,在比赛现场,挂着一块当地环保部门刚刚出具的河水水质检测结论标牌。牌上显示:“经国家认证的CMA权威机构对河道河水的色度、浊度、pH值、总大肠菌群等水质卫生指标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测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地表水I类水标准,同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中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一级标准”。通过这场环保河浜游泳赛,笔者感触颇多。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很多地方水污染形势严峻,很多河道已不能下河游泳。社会上呼吁政府官员尤其是政府领导下河游泳的声音不少,但真正用行动回应的寥寥无几。这些官员多数并非是主观上漠视民意、刻意回避民声,而是客观上有尴尬的事实摆在面前:河水根本就没有达到游泳的标准,不符合下水的条件。

而川沙这条能游泳的比赛河道,是经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企业多年投入和治理。经权威机构检测,水质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I类水标准,同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一级标准。在这样的前提下,参赛人员才能在这条水质让人放心的河里游泳。因此,要实现能游泳的目标,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事前做大量扎实的工作,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水质好转了,自然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支持和热切响应。

政府官员的带头示范,是对人民群众环境诉求的最好回应。环保局官员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监管者,是政府形象的代表,传递的是政府公信力。他们这次游的虽然是短短80米的比赛河道,却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河道整治成果的自信,也让广大群众更为放心,有利于增加群众在环境质量改善上的获得感。

其次,水环境污染的防治需要社会共治,大家的劲要往一处使。环保事业是一项必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长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川沙的天然河浜能够游泳,这是多年来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需要环保、水利、建设等很多政府部门形成合力,而且需要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不断投入与创新,更需要社会上每个人都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据介绍,对于天然河浜的水污染治理,所在园区企业在治污技术上的创新发挥了很大作用。早在2012年,园区企业率先在环保园区里展开全水回用零排放系统应用。通过分别建立两个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自动控制。园区内各单元的污水经污水收集管网统一汇入污水处理站,再经微生物的厌氧、好氧降解,使得污水达到处理排放标准后,进入下一道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河浜游泳赛道里的水,正是由污水循环处理后得来,全部是废水的生态二次利用,环保园区借此实现了向市政污水管网的零排放。正是通过全水回用零排放系统应用,工厂的排污河道变成了清水河浜,既实现了向市政污水管网零排放,又能让市民重温下河游泳的乐趣。

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正如参加游泳的区环保局官员坦言,目前上海的天然河道绝大多数还属于Ⅴ类水质,河浜整治任务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政府带好头,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群防群治的环保大格局,就一定能还河水以清澈。届时,不管是领导干部也好,还是普通群众也罢,大家都能坦然下河、安心畅游。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