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应知/开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飞向红色星球
亚洲的多主语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洲的多主语

阔衣上绣有莲华,表示崇高和清纯的心。牡丹表示富贵。两种花都象征多产,祈愿多生贵子。
日本江户时代,用蔓草装饰的瓷瓶。蔓草代表生命的繁荣和富饶。
涡纹图案在印度代表劫波树,指代吞吐生命气息的植物,供给大地生命。
 

◆张春燕

相传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时,在波斯边境与一棵大树不期而遇。这棵参天大树竟然会说人语,它规劝大帝收起野心,预见他的未来,宣告他的死期。大帝不信,果真在远征中暴毙,预言应验了。这棵大树,花繁枝茂、硕果累累。关于这棵大树的形象,有数幅名画传世,而在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细密画《说话的树》中,这棵大树敞开枝叶,动物安然栖息,侧耳倾听,似乎能听到树叶在微风中拂动沙沙之声,这就是生命树的意向。它巧妙浓缩了植根大地屹立于自然中,生机勃发的巨木与生命密集交流。

生命生生不息,生命之树盘根错节。在亚洲文化中,生命树出现在印度、印尼、日本、中国等地文化之中,也在杉浦康平的笔下,一一浮现。作为21世纪日本顶尖的平面艺术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对自然和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幸运的是,我们能从他撰写的《多主语的亚洲》一书中,窥见其艺术哲学:以大地、生命为主题的设计思想。

亚洲的主语是什么呢?杉浦康平认为,首先是寄寓“木”的自然观。木这个字,人们时常用起,随手写在纸上。在环境问题日益敏感的今天,3个木字组成的森,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文字。木字的古形源自一棵树。3500年前,我国老祖宗就是将木字的象形字刻在甲骨文上。而细细看,这个简洁的字形孕育着出人意表的特质。

杉浦康平进一步解析到,看“木”这个文字,中间顶天立地的一笔,无疑是树干笔直的形象。一气贯通天与地,巍峨站立。上方的翘棱,是枝干伸向四方的象征。下方深扎入土地,虽然无法从表面窥见其脉络,但挖开土壤,可以见到广延的根系,长出无数毛根,汲取土壤中的养分。这就是根的形象,作为与树叶的丰满对等,明示阴阳功能的部分,被分明地刻画为木字的原型。以根之形,强调木之势,一字可见东方、亚洲的自然观。

其次,亚洲的主语是多主语,是遍布亚洲森罗万象的事物。这些万物之形,也是杉浦康平设计的基础。作为顶级设计师,杉浦康平在设计时自有一套依托的哲学。问,平面设计或设计的发端是什么?答曰,社会上萌发的某种动向、活动或事件的一个动态,抓住这个动态,赋之于形象,这就是设计行为。而抓住这个动态,在表现为形象时,便是设计师的主语。如果设计师缺乏对动态行为描述的主语,就和装潢师没有两样了。

那么,设计师的主语从哪里来?杉浦康平告诉人们,从亚洲的文化中来。亚洲的神话以山川草木皆有灵的思想为依托,视山川草木为令世界活力盎然的主角。在亚洲神话空间里,存在数不尽的小主语。

走访亚洲各国后,杉浦康平发现,不同国家的民间艺术中,都存有这些数不尽的小主语。在印度农家女的布绘作品中,她们把人、鸟和牛绣在一棵棵生命树之下,寓意只能在生命树的眷顾下,才能生活下去。在印尼南苏门答腊克鲁地区,人们将生命树的树叉织成飞禽走兽嘴的模样。这种艺术元素的叠加设计,也是将多重微小的主语叠加为一个主要形象,难度更大。在韩国新娘的嫁衣上,韩国名为“阔衣”,色泽艳丽的刺绣把莲花、牡丹花、吉祥鸟与滔滔海浪绣在一起。想像一个身着阔衣的新娘,下摆接大地、大海,怒放的繁花簇拥周身,新娘头顶的凤冠象征天空,整个身体变成大如宇宙的“开花之树”,寓指丰穰与多产,母性力的升起。

在这本《多主语的亚洲》中,共有3个篇章,分别为对亚洲设计的思考、视觉散文、随笔。主要围绕亚洲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符号、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表达而行文,从生命树到万事万物,如蛇、涡纹、莲华等,遍布全亚洲的多主语,均收录在本书中。

杉浦康平之所以被人赞誉为设计界的巨人,不仅归因于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智慧和融汇东方哲学思维的设计理念,还在于他不断穿梭于亚洲各国,呼吁各国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倡导亚洲文化在21世纪走向世界的自强精神。

杉浦康平的设计事务所名叫“复眼”,意思是像昆虫一样,用千万只不同的眼睛看待世界。他至今已设计超过2000卷的东方书籍。但他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很少称自己的设计是日本的。用的最多的称谓是“亚洲”,他称自己的作用是为激活亚洲视觉苏醒而“画一个小涟涡”。读懂杉浦康平的设计哲学,就是要读懂他强调的“多主语的世界”,即万事万物都有主语,森罗万象如过江之鲫,是一个喧嚣世界。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重叠共生,连成一个网,每一个事物都与他物和谐共存、即共享精神气韵。和谐与共享,不也正和我国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一致么?

更妙的是,当有人问:“你有没有一生都笃信的哲学呢?”衫浦康平的回答是:“有,中国的道家学说。”

他像设计界的活化石

“他就像活化石一样,见证了亚洲特别是日本视觉设计的兴起和发展,韩国的安尚秀、印度的Kirt iTrivedi、香港的石汉瑞,这些已经成为亚洲设计界中坚力量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受他的影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知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这样评价杉浦康平的地位。

作为在杉浦设计事务所长期学习和工作过的设计师,吕敬人至今很怀念那段与恩师朝夕相处的岁月。在一个仅有40多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装满书架的书籍将空间相互分离。七八个同事与杉浦先生共同交流设计与创意。由于杉浦只接自己感兴趣的业务,所以生活过得十分清贫。到了夏天,40多平方米的小空间燥热无比,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吕敬人曾说,杉浦康平最为人称道的是对人意识领域的呈现。人的意识无声无形、不可捉摸,而杉浦康平却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方式把复杂的意识领域展现出来。吕敬人举例说,有一本杂志叫《游》,某期主题是“万物之间的相似律”,请杉浦康平来做封面设计。相似律是很抽象的概念,如何表现在封面上?杉浦老师用“游”的错体字作为创意。用错写的“游”字占满整个封面,乍看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每个字的写法都不同。

吕敬人谈到,杉浦康平的建筑学背景也给自己带来很多影响。建筑学强调精确性和逻辑性,与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形成了一种张力,让很多创意变得有操作性。比如他很早就提出“视觉图表”理论,强调把视觉看到的景象用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对后来的数码载体信息传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