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开局良好
图片新闻
农村社区发展指南出炉
150万亩沙漠实现人沙和谐
句容戴庄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开局良好
成效评估结果出炉,西藏仍是全球环境质量最好地区之一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有“拉萨之肺”、“天然氧吧”之称。每年11月,数千只候鸟到此越冬,包括黑颈鹤、斑头雁、白鹭等珍稀濒危鸟类。 本报记者原二军摄
 

编者按

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明确管理责任,强化用途管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监测监管,确保生态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为切实保护好西藏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实施三大类10项工程。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开局良好,高原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重点工程区的生态效益已经开始发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

◆本报记者 赵娜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将40%的面积划出用于自然保护?要扭转一个濒危物种不断减少的数量又谈何容易。然而勤劳的西藏人做到了。”

这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为《走进西藏: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事业》一书做的序言。

2009年,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西藏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工作启动。目前,工程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如何?工程完成的目标和效益怎样?部分高寒区的退化环境是否得到遏制?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保水固碳等功能能否正常发挥?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成效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张亚平称,西藏仍是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定向好

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组织专业团队,历时3年研究了西藏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评估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主要生态工程的实施成效。

张亚平对取得的成效这样描述: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开局良好,高原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重点工程区的生态效益已经开始发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到2030年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完成之后,将能够基本实现“有效保护、成功治理、稳定向好、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汪海洲表示,《规划》的实施促进了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西藏高原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定向好。水、气、土壤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在良好状态。雅鲁藏布江、纳木错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Ⅰ或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拉萨市等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0%以上。全区的森林、草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得到了有效保护,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

从备受关注的藏羚羊身上,我们就能看得出变化。现在藏羚羊总体上群体数量在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达到15万只以上。黑颈鹤的数量也有显著提升,在7000只左右。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已经灭绝的西藏马鹿也被重新发现,种群还在不断扩大,大概达到1000只左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达到700多只,占到全国种群数量的33%。

这一连串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实施西藏生态工程的成绩。

■评估能发挥什么作用?

提出技术支撑,及时总结经验

成效评估就好比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测验,不但可以检验以前的学习成效,还能查漏补缺,为将来取得更好成绩奠定基础。

张亚平表示,中国科学院在开展本次科学评估工作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解决工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做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服务和咨询参谋的工作。

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工作团队结合生态工程实施进展和生态效益计量的需要,设计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重点野外监测台站有10个,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个,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满足生态安全屏障效益监测评估需求的网络体系。同时,工作团队还研发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信息系统,现在已经成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领导小组主要的技术支撑平台。

工作团队深入工程区开展大量实地调研,对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总结提炼,编写成咨询报告向国家和西藏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提交的《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环境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影响及适应对策》、《西藏雅江河谷沙化得到控制,生态治理成效仍需持续巩固》等5个咨询建议报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部分建议已经在西藏生态建设中得到了采纳和落实。

筑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次评估分析的各类工程技术措施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过程当中的适用性、经济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规划的优化方向。

比如,根据工程实施成效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工程布局的调整和规模优化,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保障工程实施成效的可持续性,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屏障建设存在哪些难点?

高海拔和严寒加大工程实施难度

西藏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跟内地生态工程实施相比,它的难度更大。

据统计,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5%,海拔高。此外,藏北高原低于零度的月份大概有9到10个月,在这样气候寒冷的环境下开展生态保护恢复是有一定难度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评估报告首席科学家王小丹说:“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微小的扰动都可以引起它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生态屏障建设中的难点。”

这次评估工作发现一些重点区域的关键技术仍然很缺乏。比如退化草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重点沙化区的治理关键技术、雅江河谷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技术等,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的规划和组织编制是在2006年,批准是在2009年,从这项《规划》编制、实施到现在已经接近十年了。王小丹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规划》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新的历史使命以及国家新的要求,可能要做一些修改与完善。原来制定的标准是按照西藏十年前的标准制定的,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较快,有一些工程可能要做一些适度调整。

应该从哪几项重点工作切入呢?王小丹认为,一是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体系的构建;二是要加强退化草地沙化、地质灾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体系的建设;三是服务于前面两项体系建设的支撑体系建设,从而使《规划》目标得到全面地完成和很好的实施。

■如何保证评估科学性?

成熟的团队,科学的方法,广泛的样本

西藏生态屏障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以及工程完成的目标和效益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和客观地评估才能解答。那么这次评估的工作是如何来保证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的?

张亚平说,科学、客观、公正是评估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本次评估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力求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本次评估主要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的团队完成。

张亚平表示:“牵头单位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就是当年《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的总体技术支撑单位,对这项国家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都十分了解。团队主要成员常年在西藏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熟悉高原情况,具有非常好的相关工作基础。”

评估方法科学,适合西藏实际。本次评估主要采用国际通行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同时建立了适合西藏高原特点和生态工程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模拟实验与遥感监测相结合、工程区内外对比观测、生态模型情景预测等手段,研究生态工程实施的成效。这些方法在学术界是被广泛认可的,也适合西藏需要大范围调查和评估的特点。

数据源丰富,确保客观真实。本次评估历时3年,考察了3个样带的生态景观变化,对10个工程区内外的植被情况进行了对比观测,实地调查与监测点位约1300个,采集了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物等样本数据,收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2008年、2014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4次遥感数据与地面观测点的标定验证,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保证了评估所用数据的综合性、代表性以及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为保证结论可靠,在评估过程中以及报告基本成型后,工作团队广泛地征求了高水平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张亚平认为,本次评估工作总体上比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公正的原则,结论是可靠的。

主要生态工程六大成效

1 高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近20年来,西藏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管控,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地面植被覆盖度呈小幅度上升,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比例66.5%,生态系统结构改善。

2 沙化面积减少,工程区风沙治理成效显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之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71万公顷,年均减少1.53万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观测区的统计结果表明,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

3 退牧还草促进了草地恢复,提高了农牧民收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工程区内植被覆盖度比工程区外高9.9%~22.5%,平均提高16.9%。每公顷折合增加干草产量约85.2公斤,平均提高24.25%,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4 农牧区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新型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5.6%,减轻了对林草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用清洁能源还为农牧民增收节支,改善了当地生活卫生条件。

5 天然林与自然生态区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受保护湿地面积430.8万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5.98%。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增加显著。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生态系统水源调节作用波动中提升,工程实施前后相比增加了2.65%,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稳固保持;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作用开始发挥,主要风沙区沙化强度减弱;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2.56%,固碳功能稳中有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