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51名小学生的小岛课堂
创新绿色机制 建设美丽洪雅
海绵城市如何自由呼吸?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绿色机制 建设美丽洪雅

森林之城•活水之都——洪雅县城
茶道-复兴村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幅员1896平方公里,辖11镇4乡,总人口35万。青衣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年均降雨量1465毫米,年均气温16.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75%,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亚洲最大桌山”瓦屋山、全国首个“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峨眉半山七里坪、“全国特色旅游名镇”柳江古镇、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等景区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洪雅县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战略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洪雅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成为西部山区国家生态县典范;今年6月,被环境保护部等12个部委联合授予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全国仅19个、四川唯一。

□坚持顶层设计,创新绿色领导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绿色发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绿色标准、把好绿色关口,依法严格遵守决策程序,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项目投资等源头控制资源环境问题。成立洪雅县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单独设立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洪雅县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办公室”“洪雅县健康产业办公室”,建立生态文明创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一把手”对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

强化规划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统筹规划、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着力构建“宜居县城—绿色集镇—美丽乡村”生态布局体系。制定《洪雅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建设等规划“多规合一”。洪雅县城总规被列为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典范;柳江镇规划被住建部评为全国优秀乡镇规划示范,编制经验全国推广。

□坚持铁腕执法,创新绿色治理机制

坚持“环境就是民生”,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水十条》《大气十条》,铁腕治理污染。

严格准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制定招商引资负面清单,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制度,认真甄别、仔细筛选招商引资项目,坚决杜绝高耗能和污染项目,拒绝不符合生态建设规划项目50余个、涉及投资超过100亿元。

强力治理。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7.5 万吨。关闭污染企业49家,煤炭产业全面退出。制定《洪雅县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暂行)》,搬迁或转产景区内工业企业7家。全县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系统,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率100%。建成日处理规模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厂(站)24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2%。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建成日处理12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推进规模化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和再生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2%。

实时监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3个,安装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洪雅县级平台,实现重点污染源视频在线监控,即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挂牌督办。近五年来,累计投入环保项目建设资金10.8亿元。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国家Ⅱ类水域标准;空气环境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93.1,属“优”级,排名四川省前三位。

□坚持夯基固本,创新绿色保护机制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等制度,营造一流生态环境。

以修复促保护。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工程,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扩充水域面积,新增、恢复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切实改善全县水生态环境。实施病险水库和山坪塘整治工程,完成病险水库整治5座、山坪塘整治200座、渠道500余公里。实施城市“绿肺工程”、集镇“拥翠工程”、百村“绿色家园”工程,县城绿地面积达68万平方米,绿化率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平方米。城乡绿化率达到75%。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出台征占用生态用地禁限目录,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耕地红线。

以创建促保护。积极构建“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生态创建体系。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18个,省市级绿色社区14个,省级生态小区4个,市级绿色学校26个,县级以上生态家园6万余户。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建成生态示范工程33个。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建设。

□坚持转型升级,创新绿色发展机制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推进三产融合、转型升级,建设天府花园、国际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一地三区”。

康养旅游加速崛起。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积极发展康养旅游。以洪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峨眉”旅游经济区上升为四川省发展战略。柳江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玉屏山被授予“四川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进入全国首批仅9个的森林康养体验基地建设名单。2015年,旅游社会总收入52亿元,被评为四川省首个生态旅游创建示范县、中国最佳投资旅游典范县。

生态工业日益壮大。坚持“集中集约、新型低碳、清洁循环”,围绕旅游调优工业、借势旅游做强工业。以生态养生食品加工为重点,推进园区变景区、企业变景点。培育亿元企业18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形成以生态养生食品加工为重点,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战略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

有机农业亮点纷呈。依托奶、茶、林竹、藤椒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农业有机化、特色化。建成农业循环经济园区3万亩,自主研发牛粪干湿分离等技术10余项,年利用沼液20万吨以上,经验全国推广,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示范区。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达50余个,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认证种植面积占比达62.8%。

美丽城乡加快建设。坚持全域生态化、特色化、人文化,全力建设“四川省宜居县城”。启动江南湿地公园、隐蒙山森林公园等市政景观项目,让城建项目变成城市景观。竣工引青入城项目,形成10公里城市活水景观带,成为四川省世界银行贷款样板项目,获得财政部、住建部以及世界银行高度肯定,越南政府代表团前来考察学习。坚持“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推进乡村原生态、特色化发展,复兴村被评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坚持以生态文化为核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化节、保护母亲河、环保法律“五进”等活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

□坚持党政同责,创新绿色考核机制

用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底线、保障绿色发展。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四川省眉山市在区县中首先对洪雅实施差别评估考核,降低了工业GDP考核分值,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业的考核比重。建立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激励机制,实行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党政实绩考核内容,从2016年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大于20%。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十三五”期间,洪雅县将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厚置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建设“美丽洪雅”“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洪雅县人民政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