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秸秆炭化再肥田 改土保墒又环保
源自农业 反哺农田 惠及农民 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秸秆炭化再肥田 改土保墒又环保
——三聚环保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技术解决秸秆处置难题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内涵,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3月5日,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等要求。

绿色生态农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农业部更是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列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

成立于1997年的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综合利用秸秆、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路。

■ 发挥技术优势 实现秸秆分质利用

一直以来,如何处置秸秆的问题是不少地方政府“头疼”的事。据统计,2015年,全国秸秆产生量近10亿吨,可收集资源量近9亿吨。但是很多农民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把秸秆“一烧了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产生雾霾,污染环境。秸秆焚烧直接污染大气环境,尤其是秋冬季节,在不利气象条件作用下,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据专家估算,秸秆焚烧对当地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影响的贡献率在14%~55%之间,严重时还会影响航班正常起降。

尽管每到农忙,各级政府都在严抓秸秆禁烧工作,但是仍无法避免浓烟四起遮骄阳的窘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温香彩说,一旦对秸秆问题刨根问底,大家就会发现,秸秆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是事关粮食安全、种植结构、环保、科技、能源、产业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大问题。

事实上,治理焚烧秸秆从根本来讲,要疏堵结合,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动性,以惠农、富农为根基。三聚环保按照“源自农业、反哺农田、惠及农民”的理念,解决了秸秆的收、储、运与集中加工等难题,不仅实现了秸秆综合循环利用,而且还让秸秆成为农民致富的“香饽饽”。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海淀区混合所有制企业,诞生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为基础能源工业的产品清洁化、产品质量提升及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提供产品、技术及服务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公司。凭借着在新材料研发领域的强大技术优势,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创性地进军了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领域,以秸秆生物质炭化技术为依托,成功开发出了系列炭基材料,积极推进了秸秆清洁化、高值化利用。

在三聚环保研发的秸秆生物质炭化技术中,一吨秸秆能产出300多公斤生物质炭, 300公斤木醋液,500立方米左右秸秆气体,它比低阶煤的经济价值更高。据介绍,秸秆生物质炭(Biochar)富含孔隙结构和有机质,对优化土壤结构、养分循环与固持、温室气体减排具有良好的效用,其农业应用被认为是农业增产和固碳减排的有效技术途径。木醋液含有酚类、有机酸类近200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土壤消毒、杀菌等多种作用,可作为生物杀虫剂、液体肥应用于农业生产。

为实现绿色能源发展和专业化管理,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南京三聚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黑龙江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黑龙江三聚北大荒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目前,三聚环保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兴凯湖、河南新乡、江苏宜兴、湖南湘阴等地开展了玉米、水稻、红小豆等生物炭肥种植试验,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介绍,玉米试验表明,对比田平均亩产为659.07公斤,施用炭基肥亩产达699.57 公斤,各试验田的产量增产15公斤~72公斤/亩,平均增产40公斤/亩;水稻试验表明,对比田平均亩产为577.26公斤,施用炭基肥亩产达637.18 公斤,各试验田的产量增产26公斤~200公斤/亩,平均增产60公斤/亩;红小豆试验表明,对比田平均亩产为25公斤,施用炭基肥亩产达40公斤,平均增产15公斤/亩。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炭基复合肥可使作物籽粒粗蛋白提高15%,有机质增加20%,氮磷钾无机肥减少使用量5%~10%,每亩增产10%,每亩增收100元~200元。

在2016年的全国双创周期间,三聚环保的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得到各方领导的充分肯定。截至2016年底,三聚环保在全国进行的10多个炭基复合肥示范田种植试验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作物实现了增产提质。目前,已经有5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将建成100万吨生物质炭肥生产能力。

■ 改良土壤 守住饭碗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这句话精准地概括出土壤与农业、人类之间的重要关系。一直以来,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但是珍贵的耕地资源却面临着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传病害不断加重,土壤中各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威胁。

发展绿色农业,改良和培肥土壤刻不容缓。但是,不同地域的土地出现的问题不同(盐碱、贫瘠、酸性、板结、污染等),不同土地不同季节所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同(小麦、水稻、玉米、土豆等),土地的改良和培育也需要根据实地问题制定专业的治理方案,才能保证对土壤和作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没有一种肥料,既能为作物提供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呢?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研发出了生物质炭基有机无机复合肥、土壤改良剂、生物杀虫剂等绿色产品,达到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养地保墒等效果。

生物质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固碳减排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它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矿质养分含量,疏松土壤,改善耕性。针对盐碱化土壤的修复,生物质炭可以通过对盐基离子的吸附,降低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浓度,使土壤的电导率显著降低,有效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同时,生物质炭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可有效地降低这些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在环境中的迁移,对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三聚环保利用独特的秸秆炭化工艺与复合技术,开发的“三聚地沃”品牌生物质炭基肥、土壤改良剂等新产品,具有丰富的纳米孔隙结构和缓释功能,保留了秸秆中丰富的氮、磷、钾速效养分和多种高活性有机质,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土壤改良剂及液体肥,可显著减少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过度使用及残留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另外,三聚环保还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定制肥料及施肥方案,实现各类养分的均衡供应和缓释效应,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 创新商业模式 推动农业工业化

三聚环保按照“源自农业,反哺农田,惠及农民”的理念,建立了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由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成立联合基金支持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集中土地流转、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实现土地归拢,就地打造秸秆收集、炭化、造肥、粮食种植产业链,从而打破收储运销难题。

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效益测算,商业模式的创新可实现较好的投资回报,并支撑项目的良性发展,完全市场化运行。由政府主导,与企业协同一体化推进,确保项目所需秸秆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产品应用市场,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高效运营。

截至目前,三聚环保已经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山西、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甘肃、陕西、宁夏、青海、西藏、云南、海南等省份以及北大荒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签订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与70多个市县进行了合作洽谈,2017年拟开工建设30多个项目。

2017年,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开发生物质规模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制生物质绿色清洁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继续推动生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与二氧化碳减排,建设成为国内外领先的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龙头企业,实现“天蓝、水清、地沃、人善”的低碳新能源梦。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