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企业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道必答题 怎么给答案?
呼唤企业家的环保良知
2017年能耗还要再下降
水效能否领跑全行业?
厦门评价企业环境信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道必答题 怎么给答案?
全国人大代表畅谈企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作为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发展的主体,企业如何实现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关心的问题。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徐卫星

近年全国两会,环境问题都是热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说,连续5年,环境问题都是国内媒体抛给她的必答题。

和傅莹同样面对这道必答题的,还有来自各行业的企业界代表和委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他们是如何率领企业和行业谋求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企业家代表。

制造业与环境保护

相互促进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稳增长’的决策部署,又要着力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我们必须处理好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制造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巡视组第一组组长毕建国表示,公平的环境、科学的标准、适时符合实际的政策、适度的法规、严格且无选择的执法是环境治理的不二选择。要防止劣币驱除良币、保护好优势企业、维护好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逐步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已经连续第10年呼吁,要以“责任关怀”为抓手,推动企业更好践行绿色发展。在他看来,“责任关怀,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唤,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行动起来,但总体来看,许多企业落实责任关怀的效果仍然不容乐观。

他指出,对于企业,“责任关怀”不是做不做,而是必须要做以及如何做好的事情。企业应加大实施力度,将“责任关怀”更好地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议对实施“责任关怀”准则优秀的企业,在环境容量指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并允许下属企业之间调剂使用。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她表示:“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很多重大制度改革,包括环境信息公开、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的推进都需要企业配合。比如今年将要实施的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需要污染企业自行申报排污相关资料、自行进行监测、自证守法等,这对企业要求比较高,而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是有能力做到的,应当做出表率。”

供给侧改革

为先进制造腾空间

中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中国正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责任和义务为世界提供中国的创新解决方案。而在能源供给方式上,投资机构、运营机构、生产机构都要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打破垄断机制。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消费便利性、低成本的要求,这一进程也会大大拉长。

从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角度,张传卫提出要以智慧能源普惠全球的理念引领行业发展:一是要让世界能用上新能源,二是让世界用得起新能源。用得上新能源,是因为很多地方没有能源供给,过去的石油、天然气、电力需要通过远距离传输;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自然的,可随时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千家万户提供能源支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新能源使用。用得起新能源,就是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新能源价格的普惠,让老百姓消费得起。

作为广东省最大的工作母机企业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领军企业,张传卫创办的明阳集团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明阳新能源装备制造尤其超大型海上风机,已在世界排名第一,风电创新能力也居全球第一。MySE大型风电机组,是明阳持续8年时间、先后投入15亿元研发的革命性产品,为低风速大风机和无电价补贴时代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度电成本大幅下降20%。

不仅是新能源,传统化石能源的转型升级也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石化总经理李永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炼油业的发展应从过去的靠产能扩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发展,转向靠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集约化发展,引导向大型化、园区化、绿色化发展,采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型炼厂”。

李永林坦言,由于任由炼油业无序发展,加上地炼原油加工能力可能被低估,我国炼油能力严重过剩,将重蹈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覆辙,这与供给侧改革相悖,不利于能源供给革命的推进。

李永林建议,坚持规模化、园区化、清洁化发展方向,注重结构优化调整,提质增效将成为国内炼油企业未来发展与生存的关键所在。

政策相融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及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多措并举降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16年,浙江省实施深水养鱼计划,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给企业减负,天能获得了9000万元的政策降本,但仅消费税一项,一年征去9亿元。

作为电池行业少数的全国人大代表,从2015年开始,连续3年,张天任对电池行业消费税提出从缓征到免征到差异化征收的议案和建议。

张天任说,通过努力,电池消费税缓征了两年,这两年,对产能提升起到很大效果,电池行业创新转型升级有了明显成效,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电池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国家相关部门做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自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铅蓄电池行业征收4%的消费税。实施情况如何?张天任指出,消费税一征,“大企业一分都少不了,小企业一分都不交。”

“大企业一分税都跑不掉,原来利润基本在3%~5%之间,消费税征了4%,加上附加费,成本大概在4.4%,几乎把企业利润全部吃掉。”张天任说,行业形容利润像刀片一样薄。

在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技术创新,需要研发投入,但巨额税费影响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利于行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发展。

同时,一些非法回收等落后的半僵尸企业,却借此死灰复燃。这些企业因环保不力、污染严重,是2011年环保等9部委专项整治的重点。消费税征收本是对全行业的,但因为无法制约这些企业,4 %的消费税反而成为“利润”,让本该被淘汰的僵尸企业活得很“舒服”。

消费税在电池行业的征收,导致了与政策制定初衷不一致的现实。张天任建议根据清洁生产和回收责任履行情况,因企施策,区别对待,分级实行免征或差异化征收的税收调节政策。

绿色发展需要综合施策。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下,财税政策更应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体现导向。如何鼓励企业绿色转型,张天任指出,政策一定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客观,要符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一定要到企业去,到基层去调研,多听基层的意见。

尤小平建议,鼓励企业绿色发展,应加强政策支持。一是在评优评先、项目准入、优惠政策享受、企业融资等方面,将企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表现,摆在与营业收入、利税、研发投入等指标同等乃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补助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清洁原料,积极采取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举措,促使企业在做好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工作的同时,提升竞争力。

张传卫指出,国家要正视实体经济当前的困境,如税收负担太重、成本过高、创新乏力等。进一步改革实体经济的现行税制,消除实体经济的税外收费,降低企业过高的融资成本,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

两会声音

请多帮企业智能升级

作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主体,企业如何行动,是传统制造企业关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认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分行业分区域选取试点示范企业,并给予扶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发挥其“种子”作用。同时,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智能制造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更是企业管理和模式的创新。高德康指出,现在有很多企业有智能升级的需求,但不知从何下手,缺少技术和方案,应该鼓励更多科技型服务企业和高等科研院所参与进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升级。

“希望政府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产品和业务,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资于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制定智能制造专项政策,加强资金扶持。”高德康还指出,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实施智能制造优惠税收政策,探索将智能制造纳入加计扣除的范围,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创新核心在技术、管理和环保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玖龙纸业掌门人张茵就传统制造业突破瓶颈、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扶贫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茵表示,最关注的是如何推进制造业继续转型升级。经过新一轮去产能,一批“僵尸企业”、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无竞争力的企业被逐渐淘汰,留下的都是具有竞争力的、健康的企业,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应该得到国家的扶持和重视。

“现在,我更关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未来,在淘汰落后企业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张茵表示,下一步,应该在留下的企业中重点培育一批制造企业,成为“百年制造”。

针对近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不会容许“野蛮人”在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的话题,张茵坦言,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练好内功、稳扎稳打,通过技术核心、管理核心和环保核心的创新,引领企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

她表示,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形成良好的资金回笼,就不是“资本大鳄”想收购就收购的,但关键是制造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技术核心,管理核心和环保核心。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