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发展共享单车要算环境效益账
流域环境监管机构设置需厘清四种关系
频遭黑手的共享单车
大气治理时刻不能松懈
严格执法就是保护投资环境
为严格执法提供安全保障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共享单车要算环境效益账

 

◆刘蔚

一首名为《900万辆自行车》的英文歌曲曾在12年前横扫欧洲各国排行榜。歌曲的第一句就是:“在北京有900万辆自行车,那是一个事实。”

但事实上,北京自行车的数量在近十年里已接近谷底。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以及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迅猛发展,很多家庭的自行车早已弃之不用。900万辆已成北京记忆中的辉煌往事。然而,意料不到的是,自行车在退出北京历史舞台的途中却华丽折返——共享单车来了。

去年3月,北京街头开始第一次出现无桩共享单车。仅仅一年,北京在市场上运行的共享单车已超过30余万辆。在地铁、公交车站、各大商圈、住宅小区附近,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最方便和时尚的交通工具,甚至在高峰时间存在一车难求的现象。

骑车的人多了,相应开车的就会减少。机动车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出于对共享单车的热爱,以及对蓝天好空气的期待,很多人希望共享单车的普及能够对空气质量改善做出更大贡献。

然而,近日有关共享单车环境效益的讨论引发热议。一项研究显示,南京市在2015年因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所带来的CO、N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减排量,相对于机动车总排放量及全社会排放量比例太低,对大气环境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同时有人提出,制造和生产自行车还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鉴于此,共享单车的环境效益值得商榷。

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使用过共享单车的人都知道,由于无桩的特性,提取和归还自行车时无须选择特定地点。更自由、更便利的优势,决定共享单车的有效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公共自行车。特别是在拥堵路段,选择使用共享单车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也是机动车排放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减排量必定远远大于公共自行车,发展共享单车必定有利于大气质量改善,这一点不容置疑。

而对于生产和制造自行车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的确值得关注。但关注点却不应只是共享单车本身,而是钢铁等制造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实际上,生产30万辆自行车远比生产相应的汽车产生的排放物更少。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的共享单车环境效益低的论点也不成立。

当然,以环境效益视角来评判新生事物,这种方式方法值得肯定。由此,笔者也从提升环境效益角度来审视共享单车的发展。当前,几个品牌的共享单车竞争激烈,免费骑行一再延期。为了防止过度投放单车的情况发生,建议城市管理者应对共享自行车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摸清城市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底数,以量定产。避免由于过度过快发展,造成生产端过多无谓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强化单车管理手段,减少被破坏和被遗弃的单车数量,避免产生更多的垃圾、造成更大的浪费。对此,建议制订相应的城市管理措施与办法,加强对故意损坏单车行为的执法与处理。今年2月,北京两名护士给共享单车上锁占为己有,被拘留5天。而对于故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应采取同样甚至更严厉的处罚手段,以形成震慑。

为了促进共享单车更好发展,不妨把它放在环境效益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只有科学、精细规划和管理,共享单车才能充满活力,向明天快乐出发。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