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正在展出
跨越时光的相会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7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时光的相会
——圆明园复原背后的故事
 

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含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几经劫难后,如今只留下些许断壁残垣。长期以来,人们只能通过残存的图片和文字记载想象当年的盛景。曾经几度有人提出重建圆明园的建议,但每次都引发广泛争议,难获共识。

然而,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圆明园劫难发生100多年后,孜孜不倦地研究圆明园,保护圆明园,并且坚信,自己可以带领团队让世人“重见”圆明园的宏伟景观,她就是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

今年81岁的郭黛姮师从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是他的关门弟子。1954年,她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建筑系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她留校任教,被分配到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

一度,社会曾有将圆明园遗址毁掉的趋势,多亏周恩来总理就圆明园保护与重建三次下发命令,圆明园的遗址才得以保留下来,没有成为众小区当中的一个。

上世纪80年代末,郭黛姮主持珠海某旅游景区——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在这个占地58公顷,以圆明园为样本的园林中,郭黛姮精选出圆明园40景中的18景加以复原。

2000年,郭黛姮申报圆明园档案资料研究课题,设想建立一个圆明园的数据库。彼时,正值北京市文物局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价值举国震撼。圆明园管理处找到郭黛姮,合作进行进一步研究规划。她带领研究团队秉灯夜烛、日夜翻阅文献资料,穿梭于石桥、山洞之间,辛勤探索,终于还原出了圆明园“四十景图”。

2006年,横店重建圆明园引发“圆明园是否重建”大讨论。郭黛姮反对全面重建,数次挺身疾呼。在她看来,要谈复建,首先要对圆明园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圆明园是一座考古遗址公园,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历史信息中如果有很多东西不是今天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当时各方面的材料、工具,今天的人无法复原,使用的技术、方法,今天的人也无法获知。

数字化技术成为郭黛姮和研究团队复原圆明园的倚仗。2009年,她正式和研究团队一起,开始对圆明园进行数字化虚拟复原。复原工作坚持科学性、真实性原则,从考古工地一砖一瓦亲自测量做起,一座山的高低、一池水的广窄、一棵树的品种,乃至一块匾的名称、字体、颜色都一一推敲,并采用烘焙技术诠释更加真实的光影效果。

经过多年努力,郭黛姮带领团队完成1万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