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7环境日特刊-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然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带你看世界环境日活动
小镇故事—布罗斯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然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本报见习记者 张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其实,我们也是自然中的一员。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带领我们从自然走向现代文明。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对自然的特殊情怀。

人类就像长不大的孩子,自以为离开了襁褓,就可以自由翱翔。于是,任性地追求发展,给自然造成了伤害。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随之恶化……这一切都证明,不论我们离开自然有多远,仍然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自然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于是,我们展开了漫长的思考,开始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意识到,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回归的路上不会迷失,当下,也许我们该做些什么……

留在自然里的人——原住民

当我们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寻一条隧道,互通往来,那么居住在原始部落里的原住民无疑是最好的向导。他们之中,很多人用了一辈子时间待在最原始的自然之中,享受并回馈自然的给予。他们是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一直留在自然里的人。

在新西兰毛利人的文化中,人类与自然两者平等并相互依存,可以说亲密无间。这个理念也反映在毛利语“kaitiakitanga”中,意思是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来尊重祖先,确保未来的繁荣。谁能说这不是一种颇有远见的智慧呢?不仅毛利人与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亲密,世界其他地区的原住民也是这样,他们隐匿于自然的怀抱,对自然心存敬畏。

长久以来,原住民们都一直虔诚地遵守传统,将自然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信仰,这使得他们对自然报以更多的爱护和敬畏,同时,拥有着不同于城市人群的强烈的领地意识和归属感。

当前,世界原住民人口约3.7亿,这个数字很小,仅占世界总人口的5%。但他们拥有的土地面积达18%,所以称他们为自然的守护神,一点也不过分。他们的家园从北极至南太平洋,横跨70个国家,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其中包括不少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

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的面积不断向自然扩张,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逐渐缩小,有的甚至在逐渐消失。不少原住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困扰,失去家园、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相伴左右的动物遭到非法猎杀……

如今,这些易被遗忘的边缘群体正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但处境依旧艰难。

原住民坚决抵制外来人口强行在他们的领地谋取发展。他们捍卫自己的土地,制止非法入侵和破坏性剥削,不论是穿河建坝、开荒垦地,还是砍木伐林。有赖于他们的努力,不少热带雨林保护良好,加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2000年~2012年期间,玻利维亚、巴西和哥伦比亚境内原住民永久森林保护区的砍伐率比其他区域低2~3倍。但是,纵观全球,各地的原住民只对很少一部分土地拥有永久森林权。根据国际维权组织“全球见证人”(Global Witness)的资料,2015年,16个国家的185人因捍卫其土地、森林和河流免遭破坏而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原住民。

唯利是图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将他们看作眼中钉,甚至将他们比作自然保护区内的“难民”,原住民的生存和世代延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加拿大环境部长凯瑟琳·麦肯纳表示,建立原住民保护区将推动加拿大实现“到2020年,保护地至少覆盖17%的陆地”这一目标,也顺应了原住民的想法,“他们最了解如何在保护土地的同时,创造更健康、更繁荣的社区。”

大自然最坚实的守护者,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回归自然是否会造成伤害?

夏天来了——紧随而来的,是人们想要度假的心。

都市文明给人们带来了新鲜、变化和财富,也带来了繁忙、紧张和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都市生活,渴望重回自然,寻找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实际上,在自然的环境中,压力的确能得到疏解,能够更加轻松自在。日本在早些时候就发现了森林的调养功能,在地方政府推动“森林疗法”,并且研究人员发现,在森林中漫步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正因为如此,旅游业快速发展。而去往更神秘更原始的自然地区,成为更热门的选择。不少旅游业者也从中找到商机,度假村应运而生,成了香饽饽,让来往的游客既可以感受自然风光,又可以享受成熟的配套服务。

尽管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度假村的选址一般是在生态价值较低的非核心保护区,但实际上度假村的规划和建设对生态产生的影响仍然很大。不仅关键栖息地的破坏可能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移除海边的沙丘、湿地和其他自然栖息地,也可能会威胁鸟类、鱼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筑巢、繁殖和觅食。酒店灯具和照明,可能会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影响海龟的筑巢等。

是不是度假村的存在与自然保护之间一定是矛盾不可调和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巴拿马的Isla Palenque岛,就有一个Isla Palenque度假区,这里拥有丰富的天然林、红树林和海滩。2008年开发商承包下这个小岛后,制定了总体规划,并随之开展了目的地设计、度假村开发和生态保护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Isla Palenque岛超过50%的面积(包括森林、红树林和泻湖)成为受保护区域,度假村则修建在生态价值较低的区域,道路比巴拿马普通的道路窄50%,还在采伐基地上修建了生态果园以供度假村日常所需。同时,度假村在运营中也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并保护海龟等野生物种。这样用心建造的度假村怎么会不受青睐?度假村虽然可能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让优美的度假村与自然环境保护并存。

不过,当前不少度假村的建设依然缺乏对自然保护的理念。不当的施工导致对自然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水位下降及水体淤积。关键栖息地的破坏则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生长。在设计花园和酒店地面时,使用非本地的植物、对人工景观进行改造和使用维护所需的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可能会加剧外来物种入侵。

当然除了经营者,度假村的游客也应当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不过度食用当地动植物制成的食物,避免造成物种生态链失衡;入境时不带入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的物品;对自然环境心存敬畏和感激,不随意破坏等。

度假村看似好建,但建一个能与自然长久地共荣共生的度假天堂,还须要人们将自然常挂心中。

科学成为接近自然的阶梯

原住民花了一辈子,与自然和谐相处。度假的人们或许小心翼翼地投入自然的怀抱。但是,我们真的弄明白如何与自然打交道了吗?

我们所掌握的自然,离我们所需要了解的自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中,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只占极少一部分。实际上,了解和发现自然、甚至参与自然研究,已经不再是科学家的专职,而是每个公众都需要掌握的本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自然,我们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科学的保护。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多的渠道和平台的涌现,可以允许更多公众参与到对大自然的研究中来。

在北美,美国“失落的瓢虫计划”正通过向纽约州的公民们出售罕见的九星瓢虫幼虫来恢复及扩大九星瓢虫种群。同时,这些瓢虫专食毁坏庄稼的蚜虫,是除害小能手,也能减少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保护自然环境。

去年,数百人在肯尼亚北部发起寻找濒临灭绝的细纹斑马活动。人们拍摄到近2000只侧腹拥有独特“条形码”的斑马,并汇报了它们的GPS坐标。在以上信息的指引下,科学家对这一斑马物种的年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定位了肯尼亚80%的细纹斑马群。

所以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公民,都可以加入到对自然的研究中来。自然可以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可以是近郊的树林稻田,更可以是小河池塘。

现在,康奈尔大学的鸟类研究项目,就通过手机APP和科普网站,吸引业余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能注册并使用,上传自己的观察记录,追踪相关研究,为科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然隐秘而伟大,我们要学会与自然打交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留在自然里的人,正在用信仰守卫自然,与各方利益抗衡。那么想要回归自然的人,又该如何做?

与其更多地去诠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如去实践,让人类更快地了解自然,更尽心地保护自然,更诚挚地敬畏自然。或许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代会收到大自然意想不到的馈赠。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