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境界-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你也能成为“绿色改造家”
为环保创业者提供深度扶持
健康消费倒逼餐饮业调整
富阳设立企业环保公众开放日
图片新闻
睡前“刷屏”会造成黄斑病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也能成为“绿色改造家”

汪国琴家的反光板
王兵给自家外墙做保温改造
万涛家的太阳能电池板
 

◆本报见习记者欧阳近人

炎炎夏日,家里的冰箱、空调、热水器齐上阵,在带来凉爽和舒适的同时,也让电费“蹭蹭”上涨。“一个月就是上千度电,一年电费就得6000块。”一些居民晒着高温电费单,想省电,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不如做一些节能改造吧。”家住北京的王媛自信地表示,自家的老房子刚刚完成一番整体节能改造,“通过节水节电、保温隔热、绿化以及新能源应用等方面的改造,我的‘新房子’现在能节省30%左右的能耗。”

王媛的改造工程,源于她所负责的“低碳家庭实验室”项目。在这个“实验室”里,有一群“绿色梦想改造家”,为降低居室能耗,打造低碳生活,发挥着各自的智慧。

如何既节电又改善室内采光不足?

白永康家客厅安装有一个花瓣形吸顶灯,他发现,8片花瓣都安装上彩色荧光灯后,虽然好看,却特别费电;而只安装其中两个,照明亮度又不够;到了晚上,卧室床头灯刺眼、厨房的台面过暗,也都是问题。经过仔细考量,白永康决定淘汰原来的荧光灯和白炽灯,全部替换为LED灯;去掉了客厅吸顶灯的遮光罩和多余装饰,提亮了整体照明。

“一个白炽灯25W,一个节能灯5W,而一个LED灯只要3W。改造后,家里照明功率是改造前的1/3。只花费800块,便大大减少了耗电。”白永康对这次尝试的结果非常满意。

汪国琴一家住在上海某小区一楼,屋子昏暗,透光不良。为改善这一情况,汪国琴从市场买回几块不锈钢镜面板,在客厅设计了一个“阳台反光系统”,即通过调节不锈钢镜面板角度,运用反射原理来改善屋内的采光。“反光板”闭合后,还能当作晾衣架,一物多用,成为了街坊邻居点头称赞的“新神器”。

同样住在上海的崔莹一家,也是一层住户,室内光线很差,崔莹把它比喻为“小黑屋”。“由于过多的灯饰会增加能耗,我们想到了太阳能辅助照明的方法。”崔莹与家人通过计算,在露天棚顶上安装了1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并设计了接入室内的线路,实现了小功率照明。此外,崔莹还想出了给窗户贴上单透膜、换上浅色窗帘的好办法,改造后的屋子显得明亮又耐看。

支招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景山:室内采光不足,通常可通过增加照明来改善。使用LED冷光源照明,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居民应合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DIY”一些自然采光装置,如镜面和不锈钢板;布窗帘会严重影响采光,而百叶是一种更适合的选择。

增加室内采光,中高成本的解决途径则包括光导管、光纤。另外,新开窗户也是充分利用采光的有效途径。

采取哪种方式,需要根据用户居室的现状、特点和实际购买力而决定。

怎样让家里保持舒适的温度?

“我家在冬天非常冷,家里老人岁数大,一停暖气,老太太就被冻得浑身疼。”北京的丁女士一直住在老房子里,家里的窗户属较早的铝合金推拉窗,密闭性极差,是导致室内温度过低的主要原因。为了老人健康,丁女士将老房子进行了保温改造。铝合金窗替换成了隔热性能好的断桥铝窗,窗户玻璃也改为了中空双层,增加了气密性和水密性,室内温度提升了3~5度,有明显的保温效果。

同样饱受冬冷夏热影响的张志强家,在把窗户换成断桥铝的基础上,还在双层中空厚玻璃间加装了铝制百叶窗。百叶窗打开时为双层,关闭时为三层,既节能遮阳,又美观大方。“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很值得,我算了一下,3年半内电能的消耗和外置百叶窗的损耗就能收回成本,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张志强说。

那么对于朝西的户型,西晒严重,又如何改造?

孙路家住在沿街的高层,不能安装室外的遮阳棚,于是他想到了给窗户“贴膜”。孙路贴的“膜”,就是玻璃隔热膜,它的使用范围很广,既能阻隔阳光中的热源——红外线进入屋中,也可以帮助玻璃产生一定的保温效果。“这样一来,夏季就可以少开空调,冬季也不会太冷。”

除了门窗保温,外墙保温改造也能让节能效果更加显著。“我家是独立房屋,四壁和屋顶都是独立的,没有公寓楼房相互抱团取暖的优势,于是干脆给屋子做件‘外套’。”王兵请了几位工人给屋顶和外墙加装挤塑保温板,经过精密红外热像仪测量,发现同样室外温度下,比邻居家的外墙温度要低3度,热散失量低,这正是保温板发挥了作用。

支招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张雪舟:普通居民节能改造,可以在围护结构上多动脑筋。围护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抵御环境不利影响的构件,主要指的是墙体、门窗等。墙体可能不太好改造,但是门和窗相对来说容易。如一些老房子的门和窗,其气密性较差,如果换成好的气密性门窗,节能效果会非常明显。一般而言,门窗对于采暖和空调方面的能耗影响,占到整个居民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的50%。

如何应用新能源?

在家庭低碳改造过程中,有不少人尝试了新能源应用。

技术宅男万涛家有一屋子的电子设备,到夏季用电高峰,平均每月电费超过1200元。万涛想,何不改造一个可以发电的阳光房,让它给家“发光照明”呢?制定了改造方案后,万涛迅速更换了家里所有的照明光源,淘汰白炽灯换成LED灯;第二步是对日常开启较多的设备和电器进行电量功耗测试,以确定家庭太阳能电站的设计容量;第三步,购买电池板、逆变器、蓄电池等,测算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后耗时一个月,在阳光房上安装了8块18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修建完成了一个2000瓦的离网太阳能电站。

“令我欣慰的是,这次改造后,每月耗电量都不到200度,换算下来才一百多块钱。”万涛说,他的住宅从曾经的耗电大户,变成了光荣的用电小户。

支招

吴景山:太阳能安全可靠无污染,且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绿色环保新能源。但也有缺点,如太阳能能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导致投资回收期长。单从经济效益来看或许并不划算,很多居民选择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要是节能环境意识强,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意义。

专家观点

节能改造更宜居

专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景山

中国环境报:家居节能改造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

吴景山:节水、节电、隔热保温、居家厨余堆肥、太阳能光电与光热应用……这些改造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不但节能降耗,而且更加宜室宜居。

不过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有的改造方法容易操作,有的却很难。也许很多人没有时间和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家居改造,但是可以从小范围一点一点做起。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建筑穿衣,即通过门窗隔热性能的提升、阳台或其他外墙薄弱环节的提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也包括通风换气设施。当然,这也取决于不同的地区,比如北方地区主要是保温隔热,南方地区要增加遮阳,减少阳光直射。第二类是室内设施的节能,比如供暖的室温调节与控制、照明改善与控制、空调调节与控制、家用电器的待机能耗与控制等,如有条件的可以智能控制,没条件的可以手动控制。

中国环境报:一家一户的改造方式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吴景山: 家是每个人居住时间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地方,每个人对自己家的了解程度,是任何一个专业建筑师无法替代的。对家的思考越多,节能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节能改造,每个人都不妨多作一些思考,多尝试一些改变,要有耐心、循序渐进,慢慢转变观念,慢慢改变生活。

一家一户的改造,或许于全社会的总能耗而言,微乎其微。但是,正是这些绿色改造者的实践,带动了更多社会群众参与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亟待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居住者树立起自主环保的理念,只有这样,未来的建筑才能实现更高能效、更加健康的目标属性,为人们提供健康绿色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