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境界-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保公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微更新”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
促进资源利用 提升居民素养
创新技术研发 推动环境保护
悦·图
“中国森林氧吧”增至115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更新”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
居民自治,多方参与,创建城市改造新模式
图为上海市杨浦区水电新村小区15号楼垃圾场改建后的小花园。 徐璐摄
 

◆本报记者蔡新华 实习记者徐璐

每天经过徐汇区永嘉路的王先生最近发现,附近片区“好像突然有了点变化,但是没看到拆房子。”一些历史建筑拓展了公共空间,毛坯建筑也悄悄变成了颇具老洋房风格的景观,焕然一新。

原来,这是正在上海实施的“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自2015年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后,为提升居民环境品质,上海各处掀起一阵阵“微更新”旋风:从居民活动室到家门口的公共绿地,从一间水泵房到一整条马路……比起城市里的大拆大建,精细化的“微更新”从细枝末节入手,小修小补,让老旧空间焕发生机,逐渐成为了一种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模式。

“园艺达人”,变垃圾场为美丽花园

位于杨浦区闸殷路的水电新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小区。和其他老式小区一样,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常常杂草丛生。不过最近,有市民发现,小区15号楼门前左右两块草坪被修理得整整齐齐,还多出一个别致的小花园。花园中间有两个方形的防腐木花池,靠墙是错落有致的立体花架,路边还有几盏欧式风格的路灯。

“以前,这里是用来堆垃圾的,是住在15号楼的‘老周’将它改造成了漂亮的花园。”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居民口中的“老周”名叫周兴荣,一年前他发现家门口的“垃圾堆”实在影响社区环境和居民的心情,决定自己设计尝试改造一把。在清走垃圾、消除异味后,老周翻土除草,买来高羊茅草籽种在草坪上,又将桂花树修剪整齐,还安上了木栅栏;小区原来晚上光线昏暗,他又买来十来盏太阳能路灯,到了晚上自动照明,方便居民进出。

一开始是老周一个人默默地干,后来,20多岁的儿子也加入了改造行动。父子俩在门口设计了立体花架,一有空就栽种、布置。看到老人提了东西回来没处歇脚,老周又买来两只树墩形的凳子放在花架边。小花园的绿化环境渐渐好了起来,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周兴荣说,现在15号楼成了水电新村的“生态楼”,楼里不少居民自发组成了志愿者小队,一个个当起了“园艺达人”,将小花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市政园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居民把家门口大大小小的垃圾场及废弃地改造升级,大大改善了生活环境。这种“微改造”的方式易操作、易实施、能见成效,更深得居民喜爱,吸引人们参与。

共享空间,让石库门有“面子”也有“里子”

贵州西社区、承兴里、宁波路587弄、天津路500号,是上海市中心几处典型的老石库门里弄小区。曾经,这些里弄小区的居住面积都不大,居民生活环境简陋,一部分家里没有独立卫生间。近年来,黄浦区对这几处小区包括公用厨房、卫生间等进行了修整,解决了社区硬件问题,满足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这里也完成了一番“微更新”,打造起一处处老弄堂的“公共起居厅”。

从北京东路上的一处大门走到底,是一处刚刚打造完成的“共享客厅”。小楼共两层,一层是公共厨房与餐厅,配有炊具和桌椅;二层是公共客厅,摆着长桌与书架。虽然面积不大,但透明的大玻璃窗加上新刷的灰砖红瓦,既与石库门建筑融为一体,又形成了富有文化气息的独特开放空间。

家住附近的居民张大爷表示,“共享客厅”刚造好没多久,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来了四五次。“逢年过节,因为家里太小,亲朋好友说要来家里看看,总是婉言谢绝;现在有了共享客厅,就能在共享客厅招待亲朋好友了。”

另一处,在永康里主弄内的一处水泵房上方的空中阁楼,则被充分利用建起了共享书房。15平方米的屋内摆着3个大书柜,里面存有科普、健康等近500册图书;书架上摆着小型绿植和社区文明奖牌,墙上用彩色相框挂着改造志愿者的活动照片;屋里还有一张长桌、几个白色圆凳、一个小沙发。

“微更新,应该是对社区的一种微创性改造。”负责老石库门里弄小区微更新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童明说,传统的居委会活动室、水泵房等地方空间封闭、利用率也不高,而通过“微更新”的方式打造,这些地方可以变成更多集体性、共享性的生活空间,例如开放式共享客厅、共享书房。不仅能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也激活了居民对弄堂的归属感。

“微表情”设计,打造“亲人马路”

在上海,“微更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小区内、弄堂里,更新的步子迈向了外部的街道空间,来到城市大街上。

杨浦区的政通路位于闹与静的交界处,这里路面老旧、人车混行,亟待全面改造。今年4月,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同杨浦区规土局为政通路的改造征集到了8个微更新方案,最终采纳了来自同济大学研一学生徐晓岛和胡鹏宇的“道路微表情”设计。

“对于一条马路来说,一草一木、路灯地砖、店铺摊贩、过路行人,都属于它的‘微表情’内容,而微更新可以从这些‘微表情’开始。”胡鹏宇说,例如,政通路上有很多小摊贩,平常老居民喜欢搬张椅子坐到路边和小摊贩聊天,这其实是一种沿街的社交圈子,应该着重打造。

在设计中,两人将政通路、国宾路交叉口一个凹进去的空间改造成了袖珍广场,在广场上安装遮阳亭,为小摊贩们提供专门空间。沿街的社交圈子集中到这个袖珍广场后,也为行人腾出了更多行走的空间。

专家评委认为,他们的设计在关注使用人群需求的同时,也协调着周边环境。“设计公司的方案虽然更成熟,但造价也高,学生们的设计简单朴素又实用,反而能得到居民喜爱。”促进中心规划师马宏表示。

政通路属于支路,通过这里去往五角场方向的车辆不少,一条自西向东的单行车道长期机非混行,另一条逆向的非机动车道则十分狭窄,经常拥堵。对此,徐晓岛和胡鹏宇参考德国NeueMeile街区设计,设置了具有非机动车停车功能的木制廊架,方便居民停放非机动车。

担任本次设计方案评审的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庆东说,上海城市道路尤其是支路系统,更适合通过微更新进行改造。“现代城市道路更新应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逐渐建成开放式街区,营造更适合生活和慢行的环境。”

专家观点

激发城市“微更新”活力

当下,城市更新的理念正在转变为“逆生长”模式,更加关注空间重构和社区激活,关注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关注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基于此,激发城市“微更新”尤为有意义。

如何激发城市“微更新”活力,使其可持续发展?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的城市规划师马宏认为,基于政府引导与政民合作的长效运营模式的建立,是社区空间微更新健康发展的前提。如上海2015年推出的“微更新计划”,就是以政府为推动力,通过宣传先进的规划理念和项目实施成效,鼓励居民自发提出更新需求,激发更多的民间团体力量发起、参与,逐步酝酿出更多社区“微更新”项目。而在这期间,政府需要做好平台搭建服务和咨询服务。

其次,通过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社区营造,真正满足居民的真实需求。“微更新”需要公众参与,更需要机制。公众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将自身个性化的印记融入到社区环境中,从而增进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交往活动的发生。然而,这种集体的参与往往会导致意见不同和利益分歧,从而影响建设的效率。因而,要设立社区营造的规则,限定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在保证相对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合作。

第三,培养更多社区规划师,提供更多咨询,挖掘更多设计。我国台湾的社区规划师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宝贵经验。其采取选聘制,面向专业领域者以及对社区营造工作具有高度热情、或参与营造培训的志愿者;应征者可以建设自己的团队、工作室,参与当地环境改造,提出设计构想等。

“真正成功的社区微更新应该是政府的投入尽量少,靠居民自治来建设维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刘悦来认为,“微更新”应该是少一点对空间的改变和扰动,改造持续的时间越长,出现反弹的几率才会越低,“对城市进行‘微更新’,就像对待植物一样,要小心呵护,慢慢等待其自然生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