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环境管理-土壤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18年,我们怎么守住脚下的大地?
一张蓝图干到底
守望2018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蓝图干到底

 

◆张春燕

12月的一个料峭冬日,在北京西三旗易修复众创园区,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及土壤修复行业相关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对《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与户外零下3摄氏度的寒冷相比,室内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气氛温和融洽,让人们忘记寒冬,提前拥抱春天。

从事土壤修复多年的资深人士韩建均在发言中谈到:“七八年前,外资企业若在我国建立工厂,除了按照我国要求做的环评以外,还会主动进行土壤风险识别和调查。当离开时,他们还会做一次同样的调查,以证明企业对土壤没有造成污染。”现在,随着我国土壤防治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办法不断出台,有助于更好地规范、约束人们对土壤的行为。“这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只有有章可循,才能让事业整体蓬勃发展。” 韩建均表示。

自2016年国务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监测网络建设按照规划不断推进、有条不紊。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各地纷纷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地方法规、规章,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7年,《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先后出台,《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紧随其后。三大办法让土壤分类管理的思路更加清晰。日前,《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审稿进行分组审议。专家表示,2018年将有望正式颁布,这预示着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土十条”的一年。根据“土十条”要求,2018年有几项重点工作要开展,包括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立法进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等。

目标明确,就要有的放矢,同德一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地要结合实际,在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化重点,落实措施。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将迎来更多成效和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