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对话
3上一版  下一版4
 
能源供应如何实现清洁化?
生态补偿机制要突出市场化特征
推动黄磷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源供应如何实现清洁化?

姜克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北京能源学会理事、中国人文环境协会(CNC-IHDP)成员。在能源环境政策评价、能源利用与转换技术评价方面,以综合评价模型为工具进行十多年的研究,研究领域以能源环境系统分析为主。
 

2017年冬季供暖以来,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其中北京市2017年10月~12月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供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京津冀地区,其他北方冬季供暖地区是否也应该考虑能源替代?除了冬季供暖,工业能源供应如何实行清洁化?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

对话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研究员姜克隽

采访人:本报记者郭婷

☞ 如何评价能源替代对保障冬季供暖期空气质量的作用?

■ 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供暖措施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中国环境报:最近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北京2017年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这一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质量改善有目共睹,特别是冬季供暖以来,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其中煤改电、煤改气发挥了重要作用。您对此如何评价?

姜克隽:目前,有关单位正在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我认为,“大气十条”是我国政策制定历史上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尽管刚开始有不少人觉得达到“大气十条”中提出的目标很艰难,但现在目标达到了,这给了我们更强的信心。

在“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二阶段,相关部门会更加强化并长期执行这些政策。其中,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供暖措施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将会长期执行下去。

中国环境报:除了京津冀地区,其他北方冬季供暖地区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能源替代?

姜克隽:和京津冀地区一样,我国北方其他地区也应逐步实现清洁供暖。对于供暖集中区域,我认为修建天然气管道比较划算,可以采用天然气供暖方式;对于供暖分散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电力采暖的方式。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理解在煤改气过程中发生的“气荒”现象?

姜克隽:所谓“气荒”这种现象是非常短暂的。政策的实施具有群体性,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局部出现滞后,就会存在一些不匹配的情况。比如,煤改气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有的地方存在工程延误或管道故障,都会出现天然气供应不上的状况。这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是很正常的,但是却被网络炒作得很厉害,因此出现了“气荒”之说。

还有就是不排除某些供气企业短期炒作气价,将气价抬得比较高。但实际上,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不是靠炒作就能提高的,它和油价类似,整体上都是长期协议价格,不会明显受短暂天然气价格抬高的影响。

☞ 如何有效推进工业能源实现清洁化?

■ 推行工业清洁能源替代,最好是一视同仁。

中国环境报:除了冬季供暖,工业能源供应如何实行清洁化?当前的难点和重点在哪些方面?

姜克隽:工业天然气能源的使用量比较大,我们也在考虑今后工业能源的使用也要实现天然气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锅炉。大型的燃煤锅炉都要上末端处理装置,还可以继续用煤,小型燃煤锅炉必须要用天然气替代。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工业余热。比如,在电厂附近可以利用电厂的余热,在核电站附近可以利用核电站的余热。还有其他途径可以利用大型工业企业余热,比如居住区离钢厂比较近的话,可以利用钢厂的余热,这样不仅减少了煤炭使用量,也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还有一种实现工业能源清洁化的形式,就是实现工业入园,将污染工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实现集中供热。包括一些乡镇企业,也要实现工业入园。当前的难点是,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工业或产业布局,怎样将这些工业或产业集中到一起?这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土地规划的角度来讲,今后都要实现土地功能规划分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要划分清楚,城市建成区内尽量以市民居住和服务业为主。这不仅有助于大气污染防控,对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控都是有利的。

中国环境报:我们在推动工业能源实现清洁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您有何建议?

姜克隽:在工业使用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价格比较贵。煤炭价格毕竟比较低,如果完全采用天然气的话,企业供热成本就会大幅提高,这可能就会遭到产业界的抵制。我认为,要推行工业清洁能源替代,最好一视同仁。不然,如果产业和产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存在差别化,采用清洁能源的企业就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我认为未来还要控制煤炭供应量,某些区域要严格控制煤炭运入。在京津冀区域,今后应降低公路运输煤炭比例,提高铁路运输煤炭的比例,有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

中国环境报: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如何推动能源的清洁化发展?清洁技术会在这些变革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姜克隽:从终端来讲,用天然气替代煤、用电替代煤是非常明确的方向,我国也正在这样做。用电替代煤的话,发电工艺要做到很清洁。如何促进中国清洁电力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点我国已经做得很棒了。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5500万千瓦,全世界总共新增1亿万千瓦,我国占到了全世界新增光伏发电的55%左右。所以,我国能源清洁化有很好的发展条件,我国有自己的技术,有本国的企业在做,而且技术成本也越来越便宜。

我国正在实行能源转型,我希望政府能尽快确定核电发展路线,大幅度提高核电在能源利用中的比例。很多人一听到核电就觉得很可怕,但其实核电是一种很安全、很清洁的电力利用方式。

当然,清洁技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是最关键的。只有不断研发新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技术成本下降才会解决更多问题。例如电动汽车、光伏、风电、LED灯等技术,都对清洁能源利用和节能环保做出很大贡献。

☞ 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是什么信号?

■ 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明显,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中国环境报:机动车污染一直是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国家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但也有消息说,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补贴政策都将大幅下降,这是一种什么信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姜克隽:目前,政府之所以会对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是因为一种新技术出现时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果新能源车刚上市就很贵,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没人购买,仅靠车企搞研究开发投入,这种新技术就不会有很大的进步。通过政府补贴来撬动一个行业、拉动消费,很多车企就会参与进来。

就像光伏和风电技术,欧盟和德国在前几年针对光伏和风电进行补贴,结果撬动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光伏和风电市场。现在,光伏和风电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原来的1/8,比燃煤还便宜,就不需要政府补贴了。这就是通过政府补贴扶持新技术发展的典型。

新能源车也是如此。随着技术进步,技术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同时新能源车市场逐渐打开,投资者看到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会将资金投进来。再加上一些新思维的出现,如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概念,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因此,目前新能源车的成本下降得很明显。随着价格的下降,新能源车的补贴会越来越低,最后就逐渐取消了。

此外,我认为共享电动汽车模式也将会给新能源车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我打车去机场需要100多元,如果我开一辆共享电动车去机场,1个小时只需要30多元。这种方式既方便又便宜,而且还节能环保。

中国环境报:记得您在几年前曾经说过一句话:“百姓要为呼吸新鲜空气买单。”这在当时引发了各界争议。我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为保护蓝天尽自己的责任,要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几年过去了,您对当年的这个观点是否有新的理解?

姜克隽: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所有的社会波动或发展都是由公众买单的。政府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钱从哪来?从每个人、每个企业缴纳的税费得来。所以,治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要由我们每个人来买单。同样,如果每个人能够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做到节能环保,那么,我们为获得良好生存环境的支出就会减少,我们的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