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建设一流生态园区 打造环保产业高地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8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一流生态园区 打造环保产业高地
——记宜兴环科园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宜兴环科园”)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当时唯一一个以环保产业特色命名的高新区,也是科学技术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管理与支持的单位,并被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发展计划。

近年来,园区依托宜兴40余年环保产业积淀和20余年园区发展,积累了良好的承载基础,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在环保领域的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兴环科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立足“生态园区、低碳建筑、绿色产业”定位,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以“263”专项行动、民生环保、生态文明创建等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江苏省生态保护引领区中的示范区,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努力为中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强化环境保护 打造一流生态园区

●坚持高举高打,确立生态园区发展规划。

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和规划团队,完成了212平方公里的总体战略规划编制,明确了“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功能结构(“一核”是指西氿生态核;“一轴”是指环保大道发展轴;“两带”是指滆湖生态湿地景观带和铜官山生态保护带;“三区”是指生活商务区、研发旅游休闲区及产业集聚发展区),确立了“环保智造城、现代服务城和低碳宜居城”新城定位,形成了“一园三区”各有侧重、互为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淘汰劣质企业,提高准入门槛,限制不符合发展导向的产业入园,搬迁关停企业20余家,为更尖端的产业、更新的业态腾出落户空间。

●坚持绿色发展,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围绕国家低碳示范工业园建设,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生态文化,推行绿色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智慧园区建设;从制度设计上,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布局节能建筑和绿色产业,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园区。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园区各级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签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书》,相关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村企和社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展开,各项工作呈现快速推进的良好局面。

●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减排工作。

园区按照相关环保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环保大检查活动,加大环境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每年检查企业不少于500家,清理整治一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所有燃煤锅炉全部完成“煤改气”或淘汰,深入开展民生环保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每家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围绕整治目标任务,拿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采用先进的治污设施,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筹措资金加快实施,按时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

●深化文明创建,造浓绿色发展氛围。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园区16个村、社区成功创建为无锡市级以上生态村或绿色社区,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宜兴环科园也收获了“国家环境服务业示范区”、“国家特色创新园区”等荣誉。园区各级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园区浓厚的绿色发展氛围。

●组建企业联盟,构筑国际合作平台。

建立了与美国、德国等12个国际清洁技术对接中心,出台政策鼓励骨干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技术购买和区域代理等方式,引进100余项先进技术和合作项目。围绕国合基地建设,搭建国际清洁技术产业化孵化平台,培育了50余家环保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并先后承担了与新加坡、韩国、美国、以色列、德国等五国合作项目。依托中国东盟环保示范基地,组建了“一带一路”环保“走出去”企业联盟。截至目前,已有25家企业在泰国和孟加拉国实施了40余项环保工程,2017年承接海外各类业务量近100亿元。

打造五大创新工程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宜兴环科园立足大节能、大环保产业,已培育形成1800余家环保企业、3000余家环保配套企业,造就了10万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产品涉及水、土、声、气、固、仪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七大类共200余个系列、3000余个品种,成为国内环保企业最集中、产品最齐全、技术最密集的产业集聚区。当前,园区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了五大创新工程建设,引领我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一个产业创新体系: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的六个重大创新平台之一,环科园也是江苏省节能环保领域的唯一创新中心和核心载体。将整合园区既有的优质资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面向国内国际的优质技术和团队,都汇聚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创新资源的大集成,打造成为环境领域最大的创新中心,申报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地7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基地已建成,投入1.5亿元设立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支持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及平台载体建设。

●建设一个生态标杆工程:城乡生态综合体

由曲久辉院士等一批专家发起倡议,包括未来概念水厂、生态湿地公园和高效农艺等三大板块,成为集未来水科技研发中心、示范中心和体验中心于一体的示范创新工程。其中,作为面向2030年~2040年我国第一座未来概念水厂,计划处理规模为2.5万吨/日,按照“水质持续、能源自给、资源回收、环境友好”的定位,将集成国内外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打造一座花园式、景观式的污水处理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处理领域的示范和标杆。

●输出一个环境生态产品:水生态科技城

与中信环境合作,推动环科新城核心区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布局建国际水处理行业重要装备制造基地、全球化水产业枢纽、中国水处理教育科研基地、国际水处理技术展示基地、水科技博物馆、水科技管理大学6大板块。推动我国与新加坡在水处理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成果应用与转化、产业化开发等深入合作,促进我国水务先进技术的国际化转移水平,打造太湖上游水源地水质处理示范区和国家水专项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国水体生态环境治理的标杆和样本。

●创新一个环境治理模式:环境医院

环境医院不仅是一种环境治理的模式,更是一种产业的组织方式。以宜兴环保产业集团为龙头,一手联合央企、上市公司大品牌,一手联合产业基金、大型资本,带着广大优质企业、技术公司,再加上已经落地的产学研合作体、专家院士、专业团队,组成特色专科及环境分院,举着国家级园区的牌子,参与区域治理和流域治理,打造“一站式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目前,已经为昆明、承德、沛县等地开展区域环境治理服务,并已初步取得成效。

●编制一批高端化装备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工场

总投资5亿元,瞄准环保装备及产品的标准化、高端化和成套化,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再依托国家环保设备质量检验监督中心、水环境标准化委员会、宜正环保电商、云鲸网、科技成果转化网等平台,联合构建一个全流程、系列化的产业标准体系,确立宜兴环保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优势地位。

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宜兴环科园将以“263”专项行动为统领,充分发挥园区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打造江苏省生态保护引领区中的示范区。

●克难攻坚,全力推进“263”行动。

根据当地省、市“263”行动的总体部署和园区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倒排进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完成年度各类目标任务,为2020年收官开好局、打好基础,适时启动能源替代和节煤工作,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按照园区“控源截污”计划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争取在一年内将新街、归径两集镇以及104国道宜广路段的污水主管网建设到位。因地制宜,加快推广陆平村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约化和节约化的处理系统;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及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对区域内的河道进行全面排查,并邀请了河海大学专业团队对黑臭水体进行实地勘测,编制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提升引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宜兴环科园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环科园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规划》,该规划重点突出了环科新城水生态科技、环保产业、环保能力等示范项目的建设。整合园区高校院所、专家团队、优秀企业等高端资源,围绕“263”行动要求,高标准打造黑臭河道、小流域治理等一批环保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生态环境面貌。其中,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示范项目由中信环境主导实施,对宜兴市陆平水西后村自然环境及周边河道的区域进行统一治理,因地制宜改造村庄环境,60户农户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采用小型集约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下游河道将进行生态治理与修复。

●精准发力,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紧紧围绕“环科新城”建设和生态园区总体规划,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四新”企业,推动园区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强化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完善三级网格化监管的执法责任体系,加大环境检查和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建立环保信用黑名单,实施综合督查联合惩戒,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同时,加大园区各级环保履职的考核力度,严格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实施常态化监察,加强问责力度,提高年终考核环境保护比重。全面加强部门联动,加强园区内设机构和驻园职能部门横向沟通协调,理顺环境保护各级职责,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处置突发环境问题和事件,形成环境保护合力。广泛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关心环保事业,找寻环保问题。进一步开展环保宣传,积极培育自身环境保护良好行为,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推动生态园区的建设。

闵德强 李莎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