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核与辐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创新科普 “核”你同行
“核”你一起走近江苏公众开放日
岭澳核电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创纪录
邯郸强化辐射企业监管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8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你一起走近江苏公众开放日

 

◆本报见习记者李苑

背包式放射源搜寻系统是啥样儿?收纳放射源的钨合金罐有多重?无人机、伽玛相机、机器人在核与辐射应急设备现场是怎么运作的?

这些问题,在4月17日的“江苏核与辐射安全宣传公众开放日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颁布实施宣传”活动现场都能得到解答。

当天,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会同省环保宣教中心、省辐射防护协会,邀请社区居民、在校大学生、媒体记者现场参观,普及国家安全和核安全知识,展示先进的核与辐射应急监测、处置和个人防护设备,模拟辐射事故中放射源的搜寻和处置,专业解答公众和媒体有关核与辐射环境保护方面最关心的疑问。

现场氛围热烈 观众看点不一

现场参观的公众对科普的反应有所不同。社区居民多是50多岁的阿姨,对于核与辐射监测设备知之甚少。她们围着专业人员,好奇满满地听着介绍,彼此小声交流着,这个试着掂量一下铅防护服、防护手套,那个试着拎一下钨合金罐。

一个重逾150斤的钨合金罐引起了很大关注,阿姨们纷纷上前尝试,说着“哇,重得不得了,完全拎不动。”

周文萍阿姨告诉记者,之前对核与辐射的相关知识不太了解,对应急处置的流程也一点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思想认识,也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企业从事过放射源管理工作的江乐盛老先生则显得专业得多,其他人兴致勃勃地看热闹时,他正和江苏省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中心主任单阳谈起当年自己的管理经验,以及这些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的发展,满是感慨。了解到我国核电技术实现走出国门的新跨越,他满是赞赏。作为曾经的核管队伍中的一员,今天他兴奋又自豪。

来自南京理工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的大学生们,经过了4年学习,关注的角度明显专业很多。他们先是围在无人机旁边,与技术人员交流具体的制造材料、最长的飞行距离等,然后又围着现场设备看,“我们实验室里也有这个表面污染测量仪,铅防护服也有,但是没怎么穿过”“这个背包居然要这么贵,原来是里面有放射源搜寻系统,具体要怎么操作?”……

学生李苇杭告诉记者,自己学到的书面知识在活动现场得到了很多印证,对即将要完成的毕业设计也很有益处。现在很多人谈“核”色变其实没有必要,主要还是人们的认识不够。

专业人士科普 知识深入浅出

记者在活动现场感触最深的是科普工作者对专业知识讲解的“深入浅出”。

单阳从放射源丢失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切入,详细介绍了目前江苏核与辐射应急事故的相关设备,无人机可以大范围地搜寻,获取视频图像,对放射源进行核素识别,伽玛相机可以远距离拍摄并对丢失的放射源进行精准定位,再由应急机器人进行抓取并把放射源放进铅罐里。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人财物在应急设备上?因为应急演练需常抓不懈。用墨菲定律来说,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引申到事故方面,那就是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不是0,那就有可能发生,因此要“一手抓安全监管,一手抓应急装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副理事长王文兵介绍了“核辐社”科普品牌和系列产品,现场播放了一个关于输变电站的科普微视频,长度约90秒,对变电站的“邻避”问题进行了科普。他从“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的照片红遍朋友圈切入,说到盛夏与寒冬都是供电负荷连续飙升的季节,城市供电站处在重载运行状态,为了分散城市供电压力,必须要多建变电站。然而这些枢纽工程却因为所谓的“有辐射、不安全”时常遭到抵制,导致有电送不出去。他谈到大家担心的电磁辐射,“其实,民用电的频率极低,仅为50赫兹,并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辐射。变电站周边存在的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我国采用的环保标准限值是4000V/m、0.1mT,这个标准比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还要严格。”

“我们一直以运营品牌的思维来开展公众沟通工作,100集的科普微视频是我们的主打产品之一,分为核电、电力、通讯、核技术利用、热点事件五大板块,每个系列20集,目前已经发布42集微视频。”王文兵说,“还有‘核辐社’官方网站,‘核辐社’的公众微信号,以“互联网+”的新形式进行线上宣传,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我们还通过大学生主题夏令营、知识竞赛、地铁环保小课堂等形式的线下活动进行科普宣传。”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