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冠花盛情正浓
新华书店网上商城上线运营
一本书,浓缩十三年
AI技术助力长城修缮维护
生态报告文学《万物笔记》出版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书,浓缩十三年

 

◆本报记者文雯

“我想做一本书,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绿色建筑,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绿色建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绿色建筑。”台达集团品牌长、《跟着台达盖出绿建筑》总策划郭姗姗这样描述出书的初衷。

主笔高宜凡则表示,希望用不同特色的绿色建筑,带动更多人参与绿色行动,践行节能环保理念。

在日前举行的《跟着台达盖出绿建筑》新书分享会上,主创人员用“言情故事”的风格给大家呈现了一本特殊的“建筑学专业著作”。

筑绿缘起 师法中国传统建筑

《跟着台达盖出绿建筑》收录了从2005年开始,台达在全球捐建或自建的26栋绿建筑,并辅以大量的图片和照片。郭珊珊希望,能够借此让读者仔细品味台达多年来学习绿色建筑的旅程。书中各章节还延伸出12部绿色建筑微电影,参与其中的知名学者与建筑师,以导读人的方式,利用真实影像带观众回到当初规划绿色建筑的场景,领略努力实践环保理念的初衷。

台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源供应器龙头,但是创始人郑崇华对于环保、对于绿色建筑有着本真的初心。

小时候,郑崇华在福建农村生活,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可是住的传统房屋,却擅用自然的空气、阳光、水,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这让他对绿建筑有了最朴素的认知。

创业后,郑崇华一方面享受到了台湾制造业与电子业蓬勃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能源的稀缺和紧张。2003年,郑崇华看到《绿色资本主义》一书,书中介绍了很多绿色建筑节省能量的例子,于是在考察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案例后,开始走上了探索和推广绿建筑的道路。

“故事需要被整理,才能回味,方能接续。”曾经是媒体人的高宜凡说自己只是一个整理者。书中邀请了深度参与绿建筑的主角,包括台达主管、建筑师或者合作伙伴,甚至是绿建筑的使用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深入诠释绿建筑走来的历程以及对人心灵的启迪与净化。

接轨世界 传播推广绿理念

“这本书让我们看见,只要不放弃梦想、专注付出、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就能成为社会正向发展的动力。”高宜凡说。他回忆第一次采访郑崇华时,老人说:“只要实实在在地、一样一样地把事情做出来,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2006年,台达第一个绿建筑——位于台湾台南科学园区的企业厂房,通过了台湾绿色建筑的九项指标。

在这栋建筑中,电梯被隐藏在后面,特殊设计的玄关造型可以将雨水汇集起来再利用,园区的树木按照自然规律尽量不加干涉。整栋大楼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实现了空气的自然循环。投入使用一年后,这栋建筑的使用者满意度居然高达99%,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自那后,无论是设计建造自家厂房,还是捐助学校、住宅,甚至是临时建筑物,他们都会践行绿建筑的理念,将当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寻找一条低碳节能的建筑发展道路。

随着绿建筑在全球数量的增加,绿色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在采访中,高宜凡接触到了台达一位名叫阿甘的员工。他将自己的房子进行绿色改造,如用LED灯取代传统灯,在空调外面加装热交换系统等。通过改造,他一家四口两个月的电费,折合人民币只有60元。阿甘还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到网上,让更多的人了解。

绿理念也改变了高宜凡的生活。他辞去了媒体的工作,投身环保文教事业,从一名旁观记录者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共筑未来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说,真正的绿建筑应当以寻找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的建筑特色为追求,以自然借鉴为设计策略,尽量减少用能,合理应用适宜的绿色技术,积极引导使用者的绿色行为,创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

“民族智慧就是人和自然环境相处的经验累积。”绿建筑不仅要顺应当地环境,也要善于利用环境,让环境为人服务。

书中的26个绿建筑,各具特色。尤其是台湾高雄那玛夏民权小学,更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2009年,台湾南部遭遇风灾,那玛夏小学受损严重,旧校舍全部被掩埋在泥石流下。经过无情灾变,学生和家长希望,重建的那玛夏小学能够成为兼顾学习和避难的环境友善空间,满足村民们“受灾不离村、离村不离乡”的愿望。

台达承接了学校的设计。为了满足村民们的愿望,设计时,将那玛夏部落传统文化与当地环境结合一起考虑,同时,所使用的高科技全部顺应当地气候条件,采用了“被动式”节能设计,并利用日照充足的有利条件,自产再生能源使用。此外,校园的中庭被设计为避难中心。建成后,新校舍教学楼与图书馆每平方米的年耗电量(PUE值)不到6.7度,几乎是台湾最节能的校园建筑。

《跟着台达盖出绿建筑》强调的“绿色建筑并不昂贵”“顺应自然更绿色”“绿色建筑应当是健康舒适的”等这些简单而重要的理念,正是创作团队最希望传达给读者的,“希望能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行列,”高宜凡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