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纸通报,缘何威力如此之大?
合肥昆明南昌排查整改不彻底
县里监察执法用上无人机
不搞“一刀切” 坚决“切一刀”
水源地专项行动督查问题汇总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纸通报,缘何威力如此之大?

 

◆本报记者张楠 马新萍 高楠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再发重磅消息,通报了哈尔滨等4市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题的问责情况,多位责任人被问责。

对于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外界的一个明显印象是,通报相关问题的频次明显提升。

综合来看,相关通报涉及大气污染、非法转移倾倒危废、水污染、篡改数据、超标排放、工作滞后、虚假整改等方方面面,既有企业污染行为,也有地方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一纸通报。对于基层的党委政府来说,辖区环境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绝对是大事,“压力山大”。

很多情况下,通报过后,紧接着的就是问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在“党政同责”的压力下,各地对通报情况非常重视。

他说,从公布的问责情况来看,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批示,纪委、监察委均介入了问题处理,那些没有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职责的,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一定会依法受到严厉追责问责。

对哈尔滨等4市专项督察发现的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后,65名责任人被问责,其中厅级干部8人,处级39人。

山西三维集团污染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并挂牌督办后,洪洞县长等7名责任人被免职,洪洞县副县长徐玉等8名责任人被停职。

邯郸市因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考核不合格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后,邯郸市分管副市长被诫勉谈话,磁县、邯郸市永年区、武安市党政“一把手”被处分。

这些问责案例,使得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牙齿长出来了,而且是“獠牙”,要么不咬,咬住就不放。

“这种密集通报,有利于在全国形成一种气贯长虹的强舆论场和高压态势。”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系副教授、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告诉记者,通报形成的舆论压力不容忽视。

杨朝霞解释说,习总书记最近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正是这样的时代潮流,公开通报有利于让各地真正将认识提升到这个高度,从而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多位长期跟踪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研究的人士向本报介绍,公开通报对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义重大。

以此次被通报的哈尔滨市为例,2014 年12 月,原环境保护部就曾对其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建议其对工业企业开展全面排查。2015年、2016年,哈尔滨等地秸秆焚烧问题多次出现问题,成为“顽疾”。而2017年,环境保护部在哈尔滨市现场督查期间,发现百余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2017年11月,原环境保护部联合黑龙江省政府再次约谈哈尔滨,目的就是要让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真抓、真重视、真负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就是要在这样一次一次的通报、约谈、问责中不断推进。

“对这些问题进行通报具有典型意义。”常纪文认为,这些被通报的问题都是各领域的典型问题、突出问题,抓住这些典型环境违法案例,有利于以点带面,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生态环境部密集通报,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履责行为。

包存宽告诉记者,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的职能非常明确,基本职责定位就是“监管”。地方党委和政府是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者,地方工作是否到位,需要生态环境部门来监管。

“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情况表明,地方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中,还存在说一套、做一套,得过且过、敷衍应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污染防治不力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污染防治攻坚战任重而道远!”杨朝霞说。

在杨朝霞看来,这些通报,反过来也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依然有待进一步健全。下一步,如何从“中央高压推动”走向“地方主动执法”,如何从“政府责任”走向“党政同责”,如何从“党政主导”走向“社会参与”,如何从“自上而下”走向 “自下而上”,如何让企业从“被动守法”走向“自动遵法”,是必须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通报问题的目的是让大家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常纪文告诉记者,在污染防治攻坚阶段,围绕七大攻坚战役类似的通报会常态化,对于态度不端正、敷衍整改的,应持续通报。

对此,包存宽表达了同样的见解。他认为,在一些突出环境问题未解决之前,生态环境部的密集通报必须也一定会常态化,这是职责所在。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