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塔院内书香浓
助力乡村建设 推动融合发展
北京中轴线将于2035年申遗
给白鲸涂口红,闹剧该休矣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塔院内书香浓

 

◆本报记者王琳琳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有一座不起眼但却十分吸引人注意的小院。很多人走过路过,会不自觉地停留驻足。从湖南来北京出差的张萌和王珊就是如此,她们偶然经过这里,不经意间一撇,发现了这座小院,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没想到在北京核心地段,会有这样一座古朴典雅、玲珑精致的古塔,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以古塔为中心的院落内,还有一个以经营京味文化为特色的古色古香的书局。”行走其间,两人不住地出声赞叹。

备受称赞的古塔和书局,正是万松老人塔和“正阳书局”。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文委拿出这个优质文物资源,与民营身份的“正阳书局”联手,打造出了一个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砖读空间。市民不仅可以来这里免费参观文物,还可以免费借阅书籍,实现了文物场所的再利用,这在当时的北京城,可是头一次。

千年砖塔见证北京城历史

始建于元代的万松老人塔是金末元初佛门弟子万松行秀禅师圆寂后的坟冢,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据说,行秀禅师对诸子百家之学无不会通,且长于机辩,年纪轻轻就声名赫赫。行秀圆寂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为其修建骨殖塔,其中一处就是今天西四路口处的万松老人塔,另一处则在河北邢台市西南古塔群中,如今已不复存在。

万松老人塔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采用砖塔结构搭建而成,其背后的胡同因此得名“砖塔胡同”,这也是北京唯一一条有文字记载的胡同。据传,万松老人塔建成之时,元大都还在建设之中。可以说,万松老人塔是元大都历史的见证,也是北京胡同发展的见证。

可是,这座拥有深厚历史与文化积淀的砖塔,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砖塔在元朝覆灭后曾被百姓围塔建屋,开过酒店、猪肉铺,塔身还做过磨刀石。清乾隆年间和民国时期,都曾出资对塔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文保部门也对古塔进行过多次修缮。1986年,文保部门在一次维修古塔时,突然发现塔内还包着一座塔,里面为元代的,外面则是清乾隆年间所修的新塔。1995年,万松老人塔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焕发新生,化身阅读空间

2007年,万松老人塔被列入西城区历史风貌区,有关部门对古塔进行彻底的勘探与修复。经过腾退长期占用院落的单位、清除多年来遮挡塔身的违章建筑物,万松老人塔原来的山门、砖塔四周的院房修缮一新。

但此时,小院还处于大门紧闭状态,没有对外开放。而常规的开放设计方案,最常见的是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完成后,转变为办公场所或文博展览场所。但是,砖塔小院的面积实在有限,无论办公还是展览都很难胜任,而且政府要为此设立事业单位,配备工作人员,还要有常年的投入,维护成本很高。

最佳方案是寻找到一个一举多得的设计方案。经过多方调研与论证,北京市西城区文委确定了将实体书店与文物保护场所结合在一起的想法:书店对文物没有扰动,而且前来看书、买书、借书的人还会对文物有所了解。同时,在文物古迹相伴的院落里,“无事可静坐,闲情且读书”,仅靠想象就深觉惬意。

经过招投标,崔勇和他的“正阳书局”成为胜出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崔勇酷爱老北京文化,只要看见跟北京沾边儿的老物件或书籍,就喜欢得走不动道。为了弘扬心中的老北京文化,崔勇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外企的工作,开起了书店。得知万松老人塔小院要进行招投标,他精心准备了一套保护、利用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崔勇计划将这个院子合理利用,放一些桌椅供人喝茶阅读,设置一间展室,介绍万松老人塔历史以及陈列他搜集来的各种老物件。最重要的,是要打造一间传承老北京文化与故事的书店,让游客和读者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味道。

于是,小院门前有了两块牌匾:一个是“正阳书局”,一个是“砖读空间”,一个专门阅读北京历史和文化的空间。

文物再利用探出一条路

在运营和管理上,砖读空间也颇具特色。政府不负责日常运营,只把控大方向,提供空间的基础设施等,屋内的书架、书籍、桌椅等则由正阳书局筹措。

这给了崔勇极大的自主空间。在他的主导下,他将这里打造成了了解、交流北京历史文化的据点。许多希望认识北京、了解北京历史文化、撰写相关书籍的人,纷纷到小院来借书、看书、买书,甚至还有人专程来赠送自己的收藏,希望由正阳书局保管。许多讲座、画展、摄影展、发布会等也纷纷在这里举行。

崔勇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走进小院的人数大约在1000~1500人。除了偶然路过这里的游客,更多的是老街坊、老北京以及寄居北京的外地人,同时还有一部分外国友人。记者前后来访这里3次,既看见过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专门找民俗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也碰见过随意走进来的游客欣喜买走老北京的地图;既有成双成对的情侣,也有独自行走的老人。可以说,集合博物馆、图书馆、民营书店、文化沙龙于一身的砖读空间,已经成为京城美丽的文化地标,也成为文物古建利用的成功案例。

2017年,正阳书局策划出版发行“正阳文库”系列,北京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朱祖希的《北京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橘玄雅的《喵王府的生活》等京味书籍,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好评。融合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砖读空间,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与作用。

专访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阎照

文物古迹如何活化利用?

很多腾退出来的文物、故居、礼堂等,既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文物,其功能因为老旧也很难适应人们的新需求,但却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同样是历史的见证。如何妥善地保全它们,尤其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值得深入思考。

中国环境报:在我国,像“砖读空间”这样利用文物古建的案例是否很多?

阎照:“砖读空间”是非常好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案例,它不仅仅把“万松老人塔”的建筑特色以及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很好地展示出来,更创造性地搭建了文物与公众互动和参与的平台,为这个文物场所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了文物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我国还有非常多的好案例,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它是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一座百年老字号医馆——瑞来春堂被很好地修缮、保护了下来。医馆一直延续着其传统中医馆的氛围和功能,每天有名医坐诊,患者更是人山人海。同时,医馆还是福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它的临方炮制、陈式儿科、周公百岁酒一直传承至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案例。

另外,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鼓浪屿,近年来提出“社区博物馆”的保护展示理念。它们在中南银行旧址中,将以往的营业模式和环境恢复如初,并设置了实体营业柜台,局部开辟了银行特色业务; 鼓浪屿电话公司旧址中,全面展示了历史的电话机,同时还设置了与历史邮政相关的特色业务,出售古早味的信笺、明信片等;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被设置成了特色的书店;汇丰银行公馆旧址经修缮成为特色咖啡馆。这些都是鼓浪屿让遗产“活”起来,将鼓浪屿的历史内涵真实、完整地传递给公众,使社区文化焕发活力的好的案例。

中国环境报:文物活化利用,对文物的等级有没有要求?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循?

阎照:我前面举的例子,一个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是非常高级别的文化遗产。利用的难易程度跟级别的关系不大,文物的保护要求是一致的,重要的是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找到合适的文物利用方式和方法是关键。

文物活化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好文物本体及其环境,不能在利用过程中对文物的价值造成破坏。同时传承和延续文物的历史功能,或者创造性注入新的功能,使其成为文化教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甚至文化休闲和公众参与的场所,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属性及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当前文物古迹的活化利用有哪些阻碍?如何突破?

阎照:目前文物古迹的活化利用,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重中之重。

一个是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机制。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社会化程度高,是西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最早起源于美国,即1853年由安妮·坎宁安发起的拯救乔治·华盛顿旧居的运动,而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非政府保护组织。在法国,一些地方通过委托民间社团组织托管的方式,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众多,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这样就会需要多方的力量来共同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好政府、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及民间力量乃至市场主体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明确文物古迹活化利用的“可为”和“不可为”,明确各方力量参与的渠道、方式和流程等,是实现文物古迹广泛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重要方面。

另一个是进一步完善长效的保障措施。要维持我国庞大数量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仅仅利用政府的有限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拓宽资金来源,形成以政府财政为引领,社会捐赠、慈善基金支持、运营收入多重渠道来源相结合的模式来持续提供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资金。同时社会参与模式的常态化运行仅靠个人或群体的情怀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立长效合理的资金支持和扶植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补助、税费减免、使用权发展权支持、工程融资支持等多种方式保障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如在美国,除联邦政府每年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定的保护经费外,还通过减免税费和降低门票价格等方式吸收社会各界的投资。我们也看到,2018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成立,同时中国文物基金会这几年也开展了拯救老屋行动、敦煌“数字供养人”等众多项目,这些都是促进文物古迹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有益实践。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