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准确理解把握生态文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学习十九大精神推进热点网格监管
三管齐下破解垃圾围村镇难题
环境监管网格员要走向专职化
推动饮用水水源保护须真抓实干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十九大精神推进热点网格监管

 

◆李巍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对今后一个时期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如何把这个新判断体现到未来的发展实践,需要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装,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的论断引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调整的判断,即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里不仅指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从十四个方面指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具体来说就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其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部署,也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以及对宏伟蓝图的描绘,都明确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例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的“美好”和“美丽”其实都反映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望和需求。报告第九部分阐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指导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这些新要求和新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个人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力争更好的工作成效。今年以来,按照部党组要求,我们启动了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工作研究,并会同河北省沧州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和现场执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解决环境监管人员数量少、监管区域面积大、监管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目前,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建立了热点网格排查、监管、整改、评估和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总结出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此外,我们还通过在热点网格内布设PM2.5监测小站点,实现了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控相结合、实时报警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热点网格也为今年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打好蓝天保卫战”改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一字之差不但体现出党中央对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信心和决心,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投入进来,而且要更多地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作用。按照这一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完善热点网格监管各项工作制度和方式方法,做好试点经验在“2+26”城市的推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手段,细化管理措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对环境监察执法的技术支持,为实现秋冬季及今后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工作手段。

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长期深入地学习下去。不是简单学习报告文本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方面,而是要深入思考文字背后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发展思想和深刻含义,并将其运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这样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副司长兼工会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