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环球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现在供电稳定多了,生意也变好了”
“世界水周”论坛在瑞典举办
英国拟对塑料袋翻倍收费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8年工业发展报告》发布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非合作开发非洲清洁能源为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便利
“现在供电稳定多了,生意也变好了”

 

◆本报记者张倩

41岁的朱莉安是3个孩子的母亲,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经营着一家小餐馆,已经5年了。在中国的援建项目进驻这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之前,朱莉安的小餐馆常常会因为当地相对落后的基建而断电。“那时候断电十分频繁,店里还得备一个发电机。要让发电机运转还得购买燃料,这加大了运营成本,给平日里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朱莉安说。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电建的团队就进驻到埃塞俄比亚,并承建了阿达玛风电项目——撒哈拉以南最大、非洲第二大风电项目。如今,阿达玛二期风电项目早已顺利移交业主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通过102台风机,每台1.5兆瓦,总装机容量153兆瓦,满足了95公里远的亚的斯亚贝巴20%以上的用电需求,为首都地区居民带来了生活便利。朱莉安一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现在供电稳定多了,用自家的发电机已经很少了,生意也变好了。”

阿达玛风电项目可以说是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在能源建设领域合作的经典案例,当然也只是中非合作开发非洲清洁能源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命运共同体”一时间成了新的热词,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合抱之手”,也成为中非友好关系的生动写照。会场内外,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广泛合作,都赋予了中非合作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 清洁能源仍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

像上述阿达玛风电项目的中非合作模式还有很多。实际上,非洲拥有发展清洁能源得天独厚的资源,水利、风能、太阳能分别占地球总量的12%、32%、40%,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尽管非洲的清洁能源储备总量高,但总体开发率仍然偏低。近年来,电力基础设施不足、电网建设薄弱、电力供应难以保障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非洲多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然而,这种窘境因中非合作正在发生着改变。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将帮助非洲新增近2万兆瓦的发电能力和3万多公里的输变电线路。

2015年竣工发电的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是中国在非洲电力项目的典型案例。其装机容量240兆瓦,将几内亚国家电力总装机提高了一倍,让数百万居民第一次用上稳定的电。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几内亚央行把凯乐塔水电站印上了2015年新发行的最大面值纸币。

无独有偶,在安哥拉,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于2017年8月开工。水电站合同总金额达45.32亿美元,规划装机容量217.2万千瓦,计划在80个月内建成,将为当地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满足安哥拉50%以上供电需求,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

除了风电、水电,太阳能也成为中非清洁能源合作版图的重要一块。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国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持续升温,光伏产业更是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合作领域。

丰富的光热资源让阿尔及利亚这个被美丽的地中海与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包围的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今年1月,中国电建承建的另一个项目阿尔及利亚233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的最后一个电站——巴特纳站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阿尔及利亚国内首个大规模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当前的非洲能源市场,既有不可估量的资源优势,也存在不小的电力缺口,可以说是兼具开发前景和挑战。大部分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电力消纳有限、输配电设施老化等问题,也给投资带来了挑战。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探索和尝试都证明:中国的经验技术加上本土化的设计,是可以做到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

● 青年:从中非合作的预备役到主力军

和非洲大陆一同进步成长的,还有一群心怀梦想的青年。他们远离家乡,将梦想照进非洲,更将宝贵的青春奉献给这片炙热的土地。他们是倾听、理解并支持非洲的忠实践行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通过援助、融资等方式,在非洲国家已经建成了铁路6000多公里、公路6000多公里、机场15座、桥梁20座、港口14个、电站75个等。这些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投入到非洲建设中。

在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许镜湖看来,当前中非经济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中国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备人才、资金和设备的优势,可以为非洲弥补短板。随着非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赴非工作、参与非洲建设的中国人因为所需技术、体能以及语言等因素,更趋于青年化。中国青年逐渐成为推动非洲地区蓬勃发展的新鲜力量。

29岁的安徽姑娘刘月茹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毕业后,不同于同龄人的顾虑,刘月茹背上行囊,踏上了援非之路。当时,她所在的企业与津巴布韦政府合作成立了生态农业发展项目,帮助当地部分地区脱贫。她的工作就是担任项目团队的翻译。刚刚毕业的她对于援非项目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初到津巴布韦,就觉得这里是片净土。城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静谧且美好。”刘月茹说。简单的生活,从一个侧面也指向当地基础建设的落后。

“在津巴布韦和赞比亚各待了一年后,我发现逐渐参与到非洲建设的中国工程团队越来越多,不论是修路建房,还是修水坝、建电站,感觉到非洲的基建和服务正在因不断加入的年轻团队一点点改变。”刘月茹这样告诉记者。

事实上,像她这样参与援非项目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参与到中非合作项目的各环节。在援非项目逐渐让非洲基础建设日臻完善的同时,这群青年人也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与当地青年和机构的交流沟通、加强合作,增强了非洲地区的造血功能。

中国姑娘黄烨,作为中南屋项目研发总监,在肯尼亚度过的几年时光里,她常与团队一起,同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青年人合作和交流。“每年我们会去非洲三四个国家,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一方面,我们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志愿活动、论坛等号召大家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加入保护它们的行列。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ANAW、Colobus Conservation(二者都是肯尼亚当地野保组织)到其他文化交流、妇女权益组织等,我们的交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的基础上,合作的话题越来越广泛。”黄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摒除刻板印象和偏见、以更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与他们交流后,我们向这些组织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对非洲的法律政策也更了解。我们通过合作组织一系列志愿活动,举办对话论坛等多种形式,感情也更加深厚。”

目前,黄烨仍和她的团队一起,为当地可爱顽皮又生存堪忧的动物们留守在非洲,她在这里的时光还将继续。而参与完援建项目的刘月茹,目前已经回国了。回望在非洲的几年,她很有感触,“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回去看看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那些朋友,和他们一起大口吃‘西玛’(一种非洲常见的主食,通常由白色玉米面烹制而成),坐在院子里聊聊那段一起度过的时光。”

数说中非合作

亚吉铁路

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

这条铁路全长751.7公里,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我国海外首条全产业链“中国化”铁路。

截至2018年7月31日累计发送旅客近8万人次,累计发运集装箱1.85万个标箱。

开通多列粮食和钢管运输列车,满足当地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需要。

卡鲁玛水电站

这是乌干达最大的水电站。建设团队雇佣了超6000名乌干达公民,占员工比例的87%。

每年预计发电40亿千瓦时,为乌干达带来超2亿美元收入,接近目前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

这是目前中刚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投资约28.2亿美元,被当地人们称为“梦想之路”。

这条公路将布拉柴维尔和黑角两座城市间单程时间从原来的一周缩至6小时,每日的来往车辆由100多辆增加至4000辆。

□ 新闻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通过

两项成果文件

构筑中非清洁能源合作之桥

本报综合报道 为期两天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闭幕。峰会通过《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两大成果文件,为今年“18岁”的中非合作论坛献上一份“成年礼”,也铺就了一条“共命运 促发展”的中非关系未来之路。

同时,作为峰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日前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多国政府、私营部门,还有非政府组织等。

发展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也将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与会代表为此形成了广泛共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表示,“中国企业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世界先进的技术和产能,发挥中非双方互补优势,开展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对于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是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在非洲落地,深化中非能源合作,助力非洲各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非洲多个国家政府、机构、企业的大力支持。

论坛期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还与非洲国家几内亚联合倡议成立了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联盟。这一联盟旨在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发挥各国政府、组织、企业和机构作用,充分利用中非企业在技术、装备、市场、资源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共同推进非洲能源互联网重大项目建设。

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在祝贺视频中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重大倡议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脉相承,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将有力推动非洲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电网互联互通,带动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非洲清洁化、工业化、电气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非盟“2063议程”和联合国“2030议程”落实,是造福非洲和全人类的伟大事业。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非洲能源互联网必将建成,成为引领非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成为深化中非合作、见证中非友谊、连接中非人民发展梦想的桥梁和纽带。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