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外卖餐盒变形记
把自然装进日历
来自深空的神秘电波
这个新年“静悄悄”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自然装进日历
关注物种与城市的连结,建立与大自然的羁绊
纸质包装可以折叠
变成收纳盒
 

◆本报记者陈妍凌

365天,对应365张物种“身份证”和365篇科普;53周,搭配53张精美插画。由果壳网出品的《物种日历2019》近日销量逼近30万册。

表现亮眼的不仅是销售数据,日历本身更是亮点纷呈。《物种日历2019》的主题为城市,内容探究了城市如何改变物种的命运,以及动植物如何为城市注入鲜活的生机。

《物种日历》首席编辑曹睿认为,“说到底,这是一个自然教育的选题。”

“每天一页的陪伴,让我们知道同在地球村的种种,让我们不至于眼中只狭限于人类,而错过了周边更广阔的天地时空。”一位读者说。

城市:人与自然的冲突和解在此上演

事实上,这并非《物种日历》第一次以“城市”作为年度主题。早在2015年,日历内容就聚焦城市,关注“你从未留意的邻居,和你不曾涉足的世界”。

然而与2015年的日历相比,2019年的2.0版本更国际化、立体化。“我们不再将眼光囿于北上广深这些国内城市,也不仅限于此时此刻,而是会努力呈现一些历史剖面,展示一个物种如何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与城市、与城市里的人发生互动。”曹睿说。

比如,古罗马的记忆被封印在残垣断壁的大理石肌理间。但倘若在洁白的大理石中发现扭曲的化石痕迹,不要惊讶,那是历史更加久远的印记。大理石源自珊瑚、有孔虫或贝壳的钙质遗骸,历经千万年凝结成岩,再经过高温高压、二次结晶,方才变成今天冰清玉洁的模样。

《物种日历》的编辑团队发现,城市化进程让很多人觉得自己离自然越来越远,认为环境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然而实际生活中,城市远不是人类的独享领地,也不只有人工种养植的动植物,这里还有在夹缝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无数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和解,也都发生在这里。

如古代工匠搭起的层台累榭,意外成为了雨燕的家园——斗拱飞檐,让这些惯于在岩缝里筑巢的小鸟,在城市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时过境迁,古典建筑不再流行,雨燕何处栖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建起的雨燕塔,又能否留住这座城市的雨燕?

编辑们希望借此让读者意识到,无论城市多么繁华,都无法与大自然分割。人类影响大自然,大自然也随时都会反噬人类。

日历:把自然教育刻进365天

历年的《物种日历》对于物种的选择,总藏着编辑的“小心思”。如7月20日,是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生日,在2017年版《物种日历》中,7月20日的物种就是孟德尔的研究对象——豌豆。这一年6月1日儿童节的物种则是多肉植物熊童子。

《物种日历2019》则选取了与城市关系密切的物种,比如4月29日的褐林鸫,看上去平淡无奇,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是普通的无名小鸟,但它其实是美国华盛顿DC的市鸟,叫声特别婉转动听。此外,还有湖北省武汉市的市树水杉、福建省福州市的细叶榕、保加利亚国花突厥蔷薇及日本熊本县的熊。

“以城市为主题,能很好地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曹睿认为,熟悉的事物让读者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行动起来,去寻找身边的自然角落,哪怕是楼前的小树或是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小鸟。人们在不经意间会道一句:“嘿,我刚刚看过它的介绍。”

此外,为了配合日历的环境教育功能,设计者把每一页日历的背面都制作成物种“速写”和空白的自

然观察记事卡。前者用物种关键词,方便读者认知、记忆,后者则供读者随时记录下野生动植物的精彩瞬间。

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在物种日历的微信公众号上,每天都会同步推送当日物种的科普文章和音频节目。

与此同时,日历里的自然教育也从成人延伸向儿童。今年,《物种日历》首次推出儿童版,面向3岁~10岁儿童进行自然启蒙。相比主线产品,《物种日历》儿童版开本更大、配色更鲜艳,增加中文拼音和53个趣味小游戏。每晚睡前,孩子们还可以收听到当日更新的5分钟物种故事音频节目。

“我们希望物种日历儿童版可以成为小朋友的自然启蒙资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动植物早早进入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早日建立起与大自然的羁绊。”曹睿说。

包装:外卖餐盒回收再利用成“彩蛋”

城市化不仅对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如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塑料废弃物增加等。对此,《物种日历2019》的环保理念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融入到产品外观设计中。

篱黄、鲤红、骊黑等传统配色款日历,其塑料外壳被读者称为环保“彩蛋”。其奥秘在于,每个具有透明磨砂质感的塑料外壳包装,都是由约两个回收来的塑料餐盒再生制成。

据合作方美团外卖“青山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美团外卖联合外卖垃圾后端回收与处理合作伙伴,收集了大量餐盒。工厂用专业碎粒设备将餐盒打成碎片,经工业清洗,洗净材料上的油污,再进行塑料造粒,把废塑料制成光泽度和密实度都比较好的粒子料,作为日历外壳的塑料片材。再经过刀版压型、成盒定型,《物种日历2019》的外壳就诞生了。

而神庙、城堡、旧舍等新配色款日历,则用纸质封套代替了塑料封套,可以更方便回收利用。这个纸质封套也可以拆开,读者只需花几分钟,就能将其重新折成收纳日历卡片的小盒子,让包装材料获得新功能,从而减少浪费。

在曹睿看来,除了科普动植物知识,团队更关注如何向更多人传递环保理念,从而携手一起为改善城市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