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
3上一版
 
云南查处违法案件创新高
深圳集中修改完善11部生态环保法规
企业环境违法可“协商”解决
执法人员三班倒 利剑斩污零容忍
“长江口倾倒垃圾案”一审宣判
好做法要纳入垃圾管理条例
白河县水利局整改不力被起诉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调研生活垃圾管理
好做法要纳入垃圾管理条例

 

本报记者蔡新华 见习记者徐璐上海报道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即将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做好法规审议的准备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日前开展密集调研工作。

据介绍,2001年以来,上海市生活垃圾年均增长量超过3%,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置量接近750万吨/年,垃圾末端处置面临巨大压力。只有普遍推行垃圾分类,才能促进源头减量、资源利用,进而减轻末端处置的压力。

实地调研三地经验做法,增强法规可操作性

委员们首先来到黄浦区丽园路333号新苑小区,这是一个1600户居民的中高档小区,环境整洁。小区从2000年建成便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这里的生活垃圾分类现在已实现智能化和数据化。

2017年,小区和企业合作设置了一套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居民投放干垃圾或可回收物时,首先打卡或输入电话号码等基础信息,智能系统会打印出一张二维码图纸,居民将图纸贴在垃圾袋上,扫描二维码,干垃圾桶盖会自动打开,投放后桶盖关闭,数据同步传输到后台,居民账户自动积分。如果投放湿垃圾,需要将袋子破除并扔进干垃圾桶。清运人员收集垃圾时可检查分类质量,如果袋内垃圾不合格,按照二维码追溯到垃圾投放者。

委员们随后来到中南小区,映入眼帘的是非常整洁、新修整的垃圾箱房,也闻不到什么异味。八个投放口紧闭,上面贴有不同垃圾的代表色、代表物的图示和文字。

中南小区从2008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但效果一直不明显。2018年6月始,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始扎在社区广泛宣传,邀请社会组织培训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并每月召集居民代表和志愿者开展头脑风暴,设计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激活居民绿色账户。

去年9月初,中南小区正式施行定时定点定岗的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模式。每天07:00-09:00、17:30-19:30,新改造的垃圾箱房投放口开放,20多名志愿者轮番值守,帮助并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目前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日益增加。

王宝和大酒店是黄浦区九江路上一家著名酒店。据介绍,酒店自去年4月开始垃圾分类,集中宣传、培训、推广了一个月,邀请环卫业内人士上门辅导,教400名员工在工作中分类垃圾。

“刚开始蛮难的,后厨员工根本分不清湿垃圾和干垃圾,但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效果出来了。”酒店经理说,后厨、酒店垃圾和客房垃圾均已实现源头分类。不仅如此,员工食堂也开始分类餐后垃圾,员工把剩饭菜、牙签、餐巾纸、果皮果核和饮料盒等垃圾细致地分开。现在酒店每天产生20桶干垃圾、20桶湿垃圾和65公斤可回收物,虽然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分类质量得到环卫收运部门认可。

据上海黄浦环城固废转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黄浦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800吨,一吨垃圾从源头收运、运输、处理的成本将近500元,源头减量将为后续运输和处理减轻负担。

最大程度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用法律刚性约束垃圾分类

调研过程中,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阎祖强说,生活垃圾分类和食品安全都是很难的事,而和食品安全相比较,垃圾分类的宣传还不够。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袁雯认为,这是全上海人民都关注的事,垃圾分类试点多年,我们要梳理一下哪些好的做法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同时聚焦垃圾分类的几个关键条款,以更好地发挥法规的引领作用。

上海市法制办主任茆荣华表示,垃圾分类的社会认可度很高,要将刚性约束与柔性引领相结合,强调社会普遍参与的理念。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指出,面对拟提交审议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切实增强立善治之法、立可行之法的责任感,最大程度用足用好现行法律资源,支撑全市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共识形成,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最大程度固化现有好的经验做法,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最大程度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每位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生态之城的责任意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