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积极推动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中小企业需要哪些配套服务?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的职责调整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企业需要哪些配套服务?

 

◆江晓琼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进入加速期,周边的产业结构也得以转型升级,怎样在高效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充分考虑当地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配套建设,是亟待探讨的课题之一。

近期,笔者深入基层一线监督发现,较多地块开始进行规模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从原先粗放式制造业逐步过渡为仓储、物流服务业,并同步引进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建设。这在短期内获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也催生了周边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配套供给,如包装材料类、洗涤类和汽修类等。

笔者发现,较多配套供给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由于缺乏指导,存在环保手续不齐全、排污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配套服务,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项目准入源头进行政策帮扶,精准施策,细分污染程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如上海地区在今年2月22日起实施了《上海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2019年版)》(简称《豁免名录》),涉及了产业类、环境治理类、社会服务类和基础设施类4类,在豁免名单中,尤其对于小成本无污染、公益服务和基础设施类项目等进行豁免,切实贯彻落实了“放管服”的本意与初衷。

强化执法服务意识。在产业结构转型期,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急需技术性帮扶,而执法监管部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群体。讲究服务意识并不是简单地、无原则地帮助企业免于处罚,真正的优化服务是在筑牢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坚持两手发力,一手严厉查处污染程度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一手具备“仁心”,运用“仁术”帮助企业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真正使其合法合规生产。

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牵动着整个上、下游供应链的变化。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当地政府部门应当统筹谋划,积极施策,将整体产业的供应链理顺、盘活。以仓储、物流服务业为例,当地有关部门应当统一规划选址,划定格局,集中行业区域,规范管理。同时与生态环境部门有效联动、信息互通,将部分整治后的中小民营企业规范纳入园区,提供政策便利,促进企业健康、绿色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