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建工环境修复高艳丽:土壤修复行业要持续加强三大创新
全面界定全产业链绿色标准与范围
格林美许开华:建设美丽中国,将循环进行到底
环保服务促进中国高新技术发展
杰瑞环保王丕学:技术驱动 增值环保
持续聚焦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工环境修复高艳丽:土壤修复行业要持续加强三大创新

 

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艳丽——

土壤修复行业要持续加强三大创新

我国土壤修复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较2007年增长了8倍,工程数量增长了36倍,修复技术由原来的单一粗放向体系化、精细化发展,整体呈现了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同时,土壤修复行业也进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战役的关键时期。从行业自身来讲看,还要持续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提升绿色价值,但科技研发水平不高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同时存在。对此,2016年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共建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目前,这一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成功运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需求中。

模式创新激发产业活力。土壤修复企业需要突破行业自身发展局限,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国情的跨界融合、模式创新。作为龙头企业,公司从地方绿色发展的需求入手,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大建设”、“场地修复+功能性地产”、“在产企业风险管控”、“工业园区综合管理”和“场地修复+新能源开发”等模式,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当前,土壤污染防治逐渐向纵深发展,需要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在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理顺土壤修复与土地流转的政策衔接,并逐步向全国推广,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有效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化发展。当前,高效健康、充满活力的市场更有利于培育专业化骨干修复企业,为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徐卫星采写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