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当执法明白人 做帮扶贴心事
将治污攻坚进行到底
自然保护区应加强生态宣教
垃圾分类处置需精细化管理
小城镇电动充电桩为何难装?
长江沿岸港口水质监测亟待加强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执法明白人 做帮扶贴心事

 

要让企业明白,污染治理达标,停限产等麻烦就越少,正常生产的环境就越好;错峰应急方案制定得越具体、细致、科学,执行起来就越有利于操作和落实,企业吃的亏就越少。

◆李春元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大部分北方地区的采暖期已经结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接近尾声。与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同期相比,2018-2019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首先是“天不帮忙”,气候条件波动,导致重污染天气频发,很多城市多次启动应急响应。其次是有的城市制定的“一企一案”过于宽松,在发生污染情况后又紧急刹车,从严落实停限产,引起一些企业不满。第三是各级检查标准不一,引发一些企业怨言。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几个案例。比如,某地一家VOCs排放企业,由于深度治理不达标,且按2017年-2018年气象条件误判了今年情况,接了大量生产订单,却遇到今年不利气象条件。为了保订单,这家企业顶风违规,照常生产,被相关部门检查发现后,不但对自身污染问题避而不谈,还反复强调环保政策过严,不愿停产。

再如,某地启动一级红色应急响应后,县级及以上四级相关执法部门,同一天先后检查同一施工工地。前边查,要求只要不动土方、不做焊接、不准重型车辆运输即可。后边查,却要求全面停工,连没有污染排放的活儿也不准干,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还比如,某地在为企业制定秋冬防“一企一策”方案时,故意搞变通放宽标准,把一些本该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时就需停产的企业,列入了一级应急响应时才停产、限产的名单。被上级相关部门检查发现并要求纠正后,这些企业极为不满,反过来状告相关部门违反政策搞“一刀切”。

笔者认为,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大致有4方面。一是有些企业面对自身污染不予治理,反而对相关部门“帮一把”抱有较高期望值,企业的心思没用到深度治理上,反而误读误解了严禁“一刀切”的政策意图。二是各级检查缺乏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让企业难以适从。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在制定“一企一策”时缺乏大局观,有意放宽标准要求,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利益,损害了环境法律法规对企业治污要求的严肃性,从而引发矛盾。四是有的地方日常执法检查不严、不细、不实、不动真格,导致在执行应急响应时有的企业也马马虎虎,不严格落实停限产减排,使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相关规定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持久推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持久深入落实。在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企业渴求“帮一把”的期望值、法律法规对企业限排的要求值、对企业精准服务的效益值和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获得感的期待值这“四值”达到预期?这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统一认识,改变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政策不放宽、执法不放松,治污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一鼓作气打赢蓝天保卫战。秋冬防期间是自然气候条件无常、空气质量变化大的关键时刻,也是企业保订单谋求好收益的重要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基层政府和执法部门绝不能放松监管,绝不能产生松口气思想。因此,各地党委、政府要始终不渝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保持治污定力。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清蓝天保卫战是硬仗、苦仗、持久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换来蓝天白云。

第二,严肃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结合,着力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是关系打赢蓝天保卫战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要借势发力,引导和帮扶企业解决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向企业宣传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引导企业认清治污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要用好治污标准和差异化错峰生产、应急响应这些好政策,引导企业认清什么叫“一刀切”、什么叫“切一刀”,不能一概而论、混淆是非。

要让企业明白,实现污染治理达标,停限产等麻烦就越少,正常生产的环境就越好;错峰应急方案制定得越具体、细致、科学,执行起来就越有利于操作和落实,企业吃的亏就越少。各地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要把该帮企业做什么搞清楚,既不能帮企业造假、搞变通,也不能粗暴执法。要知行合一,帮助企业破解困难,做执法的明白人,做帮企的贴心事。为企业精准、周到服务,不仅企业受益,而且执法部门也会逐步减轻执法压力。

第三,要总结经验,上下协同,防止执法标准不一。要改变多级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标准不一、互不通气的状况,各级执法部门要准确理解和消化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标准和要求,到企业检查时不仅要防止层层检、组组查,而且要事先统一抓好执法技能培训,统一标准要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同时,要随时打通法规、政策知行不一的“中梗阻”。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不断用新思维、新政策、新举措,疏通政府与部门之间、执法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经营与法规要求之间理解不够、支持不够的“中梗阻”问题,防止治污攻坚松一阵、紧一阵,摇摆不定。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