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正在行进中的绿色中国
《@所有人:让建筑更聪明》出版
黄河的浪涛
今日潘安湖,貌比潘安美
评论集《山河气韵》感悟生态变迁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在行进中的绿色中国
——谈纪录片《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
图为摄影师在纪录片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杨奕萍

“这只鸟是一个渔民送来的,骨头脱臼要包扎固定。”在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李春如一边说着一边给鸟儿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李春如还为每只入院治疗的候鸟建立档案,手写病历、医嘱、放飞及出院小结,详细记录入院候鸟的种类名称、鸟龄、外形外貌以及治疗方法、用药品类等,并记下候鸟出院时的体征,最后在都昌县候鸟保护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将其放飞。

从春到冬,李春如守护候鸟36年,放飞了5万多只候鸟,开设了中国唯一一家候鸟医院: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

“我以前是一个医生,现在给鸟治病也是实现了我的愿望——救死扶伤。同是生命,同是生灵,我从来都把鸟当作人一样的治疗。”李春如的话也感动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

这是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不久前播出的纪录片《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中的一个小故事。围绕“中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法语频道新媒体制作了5集微视频纪录片,走访拍摄了15位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志愿者、环保基层工作者、科研专家学者及新能源产业人士,真实记录了他们的环保故事。

站在烟囱上:我们看见的蓝天越来越多

“在大气治理这一集里面,我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是谁在捍卫着我们仰望的蓝天?新能源汽车为何逐渐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煤改气工作怎样让‘燃煤时代’成为历史?环境监测员的日常工作如何进行?同时,围绕怎么从‘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选取了3个有关大气治理的环保人故事。”《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纪录片导演刘坚向记者阐述道。

导演刘坚,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讲授编导和摄影等课程。在《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纪录片里,刘坚和他的团队在拍摄风格以及画面上追求“最常态化”的场景,力求还原当时的景色色彩,重现真实的人物故事。

比如,在大气治理一集中,就记录了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程师邬晓东的日常工作状态。

“一会儿咱们要去电厂监测,就得用这套设备,经过检查,这套设备运行正常,可以带到现场进行监测。我们要提着这个大箱子,天天爬40多米高的烟囱。” 邬晓东一边爬上烟囱一边说。

刚参加工作时,邬晓东觉得这份工作特别辛苦,很不理解一个研究生每天提着大箱子爬烟囱。几年下来,他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责任,也感受到了这份艰辛下的美丽。

站在烟囱的顶端,看着蓝天,他自信地说,“通过这几年数据的横向对比,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我们有很大的信心把每一份任务完美地执行好,把良好的态势保持下去,把‘蓝天保卫战’打得更漂亮。”

手握草方格:我们看见的绿洲越来越多

“大气、水、土壤三大主题是国内外环境界对中国环境的主要关切。我们关注了中国土壤三大问题:沙漠化、盐碱化和有机农业。摄制组横跨中国东西,前往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罗布泊,拍摄了沙漠治理的故事;前往东南沿海的盐城国家湿地保护基地,拍摄了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治理;赶往北京大兴农业基地,拍摄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中国国际电视台法语频道新媒体制片人刘冰告诉记者。

用画面说话,刘冰希望通过一线人员的每日工作内容,体现出环境治理的艰辛与不易。

让她在节目摄制过程中特别感动的是,很多常人无法想到的困难,其实对于环境治理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那些就是日常的工作内容。

“我们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边,风沙比较大,沙子比较细。在这里,我们用草方格固定沙子,它们的长度和宽度是一样的,都是80公分。我们就利用这些‘格子’来保护我们的绿洲,减少沙漠化。”新疆自治区尉犁县胡杨林管理站站长艾力·尼亚孜手握着草方格说道。

尉犁县胡杨林管理站面积很大,艾力·尼亚孜每天都要巡护1万亩左右的沙漠,观察沙障的基本情况和草方格的状态。每天巡护的时候,他一般都是骑摩托车,一旦摩托车过不去就得骑马,而遇到有水的时候,还得划船过去。

用艾力·尼亚孜的话说,“要做好巡护员,十八般武艺都得会。”

“我参加工作已经25年了。记得我小时候,经常有沙尘暴,一刮风就什么都看不到,但随着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现在情况是越来越好了。我在这个地方长大,看着它变美、变好,特别开心。因为我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艾力·尼亚孜深情地说。

地球变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数据:

滴灌技术是目前全球最节水的农业灌溉技术,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大力推广,目前中国的高效节水面积超过了3亿亩。

2013年起,余村逐步关停2003年到2012年成立的作坊企业,停止竹林采伐,发展旅游业。2017年余村年旅游收入达3000多万。

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监测数据近期显示,20年间,地球正在变绿,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便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

“‘地球变绿色’的成就离不开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让国人感到自豪,感到振奋。我们这部系列片在CGTN法语频道电视端、官网、推特、微博及微信等海内外平台发布,共获得全球总阅读量2100万,独立用户访问量1800万,视频总观看量500万。”刘冰自豪地告诉记者。

据刘冰介绍,纪录片发布到境外社交平台后,收到了很多来自全球网友的反馈,对中国环境保护成果表示肯定,希望学习中国经验等。

在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来自全球的留言:

阿尔及利亚的Yacine Akmoum: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一直进步,不论是大气、土壤,还是水资源方面。

阿尔及尔的Lounas Iftene:阿尔及利亚水资源和农业领域的相关领导真应该好好学学中国,我们国家98%的经济都依赖于天然气,中国的经验能为我们带来多少效益啊。

英国伦敦的Marieline Desvaux:中国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各个层面上学习他们的经验,并且获得成功呢?

……

看着这些留言,让人不由想起李春如的话:“我对鸟的感情,记录了我一生。有那么一种感情,人生的任性由你展开,生活的情意由你带来。”

坚守的精神令人感动

——对话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新媒体制片人刘冰

中国环境报: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

刘冰:法语频道这部纪录片《大国担当——生态兴则世界兴》系列片沿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围绕中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大背景,聚焦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大气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森林体系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五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这一系列片共5集,每集5分钟、3个人物,讲述他们在环保工作中的难忘经历,用小切口展现中国生态环保大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中国环境报:在土壤这一主题中,为什么选择耕地、沙漠、湿地这3个方面?

刘冰:法语频道的主要传播对象包括非洲法语国家,这些国家有很多沙漠土地,也面临治理难题,所以选择了沙漠化治理选题。另外,在湿地保护方面,我国提出了小微湿地的概念,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标准以便全球推广。

至于耕地,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如何既发展城市化又保护耕地,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所以在土壤治理方面,我们选取了耕地、沙漠和湿地这3个方面来展现主题。

中国环境报:拍摄这部纪录片,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经历?

刘冰:在拍摄过程中,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是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坚持着自己的环保理想,独自往返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沙漠湿地等,工作环境无比寂寞,但每个人都坚守了15年以上,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

另外,由于拍摄时期正处于10月~12月,中国逐渐进入冬季,偏远地区气温偏低,局部已经下雪。为了拍到最美丽的景色,拍摄时间异常的紧凑。在拍摄海南尖峰岭的时候,因为住在原始森林周边,很难找到饭店,摄制组经常处于没有晚饭的状态。而且晚上睡觉也会有虫子叮咬,拍摄团队的伙伴们基本上都被虫咬过,伤口周边经常有大范围的红疹,环境还是比较艰苦。

中国环境报:法语频道是否一直关注环保领域,下一步有何安排?

刘冰:法语频道旨在向全球法语国家传播当下真实的中国全貌,树立与今日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相匹配的和平、发展和有责任感的国际形象。环保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法语频道会持续关注中国与环保有关的内容。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