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鸟类迁徙路上的“加油站”
图片新闻
一季度洱海全湖水质保持Ⅱ类
湖南将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首座国家海洋博物馆五一试运行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武夷山市以生态示范创建为引领,促绿水青山成“福祉”
 

◆本报记者陈伟 通讯员王骥

这里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名录的遗产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良好生态环境——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赤壁褐岩奇拔秀伟、争奇斗艳,茂密山林峰峦重叠,险峻多姿,还有数也数不尽的奇花异草、吸也吸不够的清新空气。

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赞颂的诗句。我国宋代文豪范仲淹称赞这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我国当代文学大家郭沫若更是夸赞这里“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它就是拥有“国家生态市”“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诸多荣誉称号的福建省武夷山市。

近年来,武夷山市以生态示范创建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的道路。

严格生态保护

守好武夷山的“灵”“魂”

谷雨时节的武夷山,细雨绵绵。崇阳溪畔,清澈溪水如镜,花草树木争先呈现出诱人的青翠与娇艳,景色犹如百里画廊。而坐落在城区附近的武夷山市中洲污水处理厂,就像一个大花园,厂区干净整洁,空气湿润宜人,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美人蕉、再力花、香根草、花叶芦荻等植物则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据了解,中洲污水处理厂占地近60亩,每天大约有1.5万吨的生活污水在这里处理。而在武夷山三菇度假区,还建有一座日处理2万吨的江源生活污水处理厂,高教园还在建一座日处理3万吨的马厂洲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度假区及高教园区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

“江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后,以及马厂洲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处理指标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武夷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建生说。

武夷山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继文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是武夷山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发展后劲,更是最大的责任。因此,武夷山始终坚持将生态保护作为立市之本、立业之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为先、为重,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确保优良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王继文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武夷山市不断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及林地生态保护,叫停河道采砂审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拆除养殖场11.77万平方米、削减生猪2.71万头。此外,武夷山市在所有集镇所在地及沿河(溪)流域的68个村庄都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还有3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当前正结合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0年完成。

“好山好水出好茶,名山名水出名茶。”如果说,水是武夷山的灵性所在,山则是武夷山的魂。钟灵毓秀的武夷山,不仅茶多,而且好茶多、名茶多。清代崇安县令王梓《茶说》中记载,“武夷山周围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尤其是武夷岩茶,仅人们熟知的就有肉桂、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等。

然而,兴盛的茶文化、茶产业也给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不少茶农违规开垦山林、种植茶苗,导致黄土稀薄,岩层裸露,满目碧绿变成满山疮痍。武夷山市十分重视茶业发展对生态保护影响问题,下大力度整治违规茶山,2013年开始更是全面禁止新开垦茶山。近年来,武夷山共整治非法开垦茶山3.1万亩,同时开启大规模复绿造林行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生态补偿,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武夷街道黄柏村的大南前、竹励两茶山场,记者看到,原来近600亩的茶园已种上常绿阔叶树,小树已长岀翠绿的嫩叶。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

茶产业链带动一方致富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划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高达999.75平方公里,占了全市县域总面积的近一半。

因此,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摆在武夷山人民面前的问题。红线区域内,生态管护如何实现,居民的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等基本要求如何保障,这些矛盾日益凸显。

在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看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经济体系上,武夷山确定了以生态为核心构建经济体系框架,发挥比较优势,在做优生态资源,做强绿色产业上下功夫,力争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为此,武夷山广泛调研、深入研究,选准了做优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4+3”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旅游产业、以茶为主的现代农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创会展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驱动体育赛事、现代物流、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切实将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以茶为主的现代农业是其中的亮点。一心宇茶厂厂长周水玉是武夷街道黄柏村的村民。周水玉向记者介绍,他家有20多亩茶园,当下正进入采茶时期,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好,茶品质得到保障,每年可制作精茶2000斤左右,年获利高达30余万元。

而在茶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茶文化、茶旅游,更是丰富了茶产业链,带动了一方居民致富。

“饮闲堂”是下梅古民居的一个茶民俗文化馆。文化馆环境清静优雅,游客在此,可以体验一场别具特色的茶山——茶厂——文化馆的体验之旅,了解和感受茶园的生态自然环境、识别茶树品种、体验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体验厚重岩茶文化等,以此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茶文化旅游内容。

“好山出好茶,茶中藏金银。若无绿水青山和美丽的环境,新旅游业态的落户终是空中楼阁。”饮闲堂经理张建英说。

而九曲溪上游第一村——黄村,去年“寻茶”而来的游客超过3万多人次。“生态环境好才能产好茶,这不仅是村民致富的原因,更是我们受益的福祉。”黄村茗川世府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黄正华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夷山市从事以茶为主的现代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相关产业人数达占全市总人口的7成以上。

除了茶业之外,蔬菜、白莲、大米等也已成为武夷山特色绿色农业产业,生态度假、休闲观光农业格局也已形成。

武夷山市还注重挖掘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近年来,先后挖掘开发绿色+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生态文化,开展低碳旅游文化体验活动,认证低碳酒店、景区、商户和用户等活动,带“绿”了一方经济。

目前,一批低碳试点饭店、低碳试点酒店、低碳景区、低碳商户在武夷山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专门针对游客开展的低碳旅游体验活动已连续实施两年,首片低碳积分森林落户高铁北站。

勇担先行先试使命

生态银行实现生态、乡村、农民共赢

因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武夷山市也成为很多试点工作的青睐地。2016年,这里被列为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同时还被列为福建省两个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之一,被南平市委赋予“生态银行”试点。

武夷山市五夫镇,就是南平市选定为“生态银行”的试点区域之一。它坐落于青山环抱之中,不仅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而且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理学宗师朱熹曾在这里从学、著述、授徒、生活近50年,使得武夷山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武夷山市生态环境局也在这里驻点挂村。

市生态环境局下派村里的村支书金仁才告诉记者,“生态银行”是将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进行系统收储、整合、优化,搭建生态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平台,从而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三者的共赢。而五夫镇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释放资源优势,整合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项目,如万亩荷花节、朱熹文化节等,通过项目建设,优化挖掘自然生态价值,保持田园生态风光的同时改善当地居住环境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

记者在五夫镇五一村看到,村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起了书画写生基地,不少村民参与到绿色产业中。2018年,五夫镇接待游客量达到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50%;旅游总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30%,农业总收入3.765亿元,同比增长4.6%。

“‘双游’让集体和全村民增收。去年,村集体经营收入50多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金仁才说。

在更多地方,“生态银行”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武夷山市生态银行办副主任王钦明介绍说,经过一年的工作,试点区已完成资源调查摸底、确权以及文旅规划编制等工作,形成资源目录清单,构建生态资源资产“一张图”,初步整合生态开发项目23个,总用地6679亩,总投资约10亿元。

武夷山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文忠向记者介绍说,2017年10月,武夷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项目成果经专家组评审并通过验收,武夷山的山水林田也有了价值体现。

评估报告显示,武夷山市总体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生态系统面积变化不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2015年比2010年提高21.2%(2010年和2015年为核算基准年),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219.9亿元,是同年武夷山市GDP的16倍,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96.6万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0.79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绿水青山已成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打造“高颜值”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武夷山正在深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讲述着动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故事。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