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创新生态保护模式守护一江碧水
南康区家具产业群的蜕变之路
崇义县构建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平台
石城县推行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模式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9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城县推行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模式

石城县小松镇迳里村生活污水处理站 熊丹玮/摄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素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誉,是赣江源头所在。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石城县统筹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模式,采取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利用国家专项建设债券基金、采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及县财政配套部分资金等方式推进项目实施。

分类、分步实施项目建设

石城县引进专业技术公司,因地制宜按照“分类统筹、分步实施”原则,对村级污水处理系统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对景区所在村庄、省级贫困村、人口生活密集村,优先安排项目建设。同时在改造排水管网时,注重农户化粪池防渗改造、洗涤用水的收集和排水沟渗漏处理。

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污水排放情况先行调查,对日处理量50吨以下的采取人工湿地处理模式,50吨以上的采取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模式。为全县10个乡镇圩镇、80个村庄规划设计了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管网约150公里。

建设项目征求群众意见

污水处理站项目的建设,在选址、工艺、排水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农村污水处理涉及的土地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也很容易越过红线侵占基本农田。为了避免农田被占用,相关部门科学合理选址,并将选址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建议,对存在异议的,组织另行再选,确保污水处理站不占耕地、不影响出行,把项目建设成群众称赞的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在项目建设初期,部分群众认为建设好的污水处理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空气污染,影响日常生活。经过镇村、施工单位上门入户,不厌其烦的向群众介绍污水处理设施的相关情况,群众的担忧得以释怀,污水处理设施顺利全面启用。

污水处理站提升幸福感

“这里的河水以前臭气熏天,生活用水都流进了河里,走过河边都要捂住鼻子,加快步伐。村里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后,河水清澈了,污水处理点与想象中不同,没有难闻的气味,还种上了花、草,形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石城县小松镇迳里村村民温淑玲感慨道。

迳里村有500户人家,2018正式启用污水处理站,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流入污水管网,村里街道上的水沟也接通了污水管网,全村的污水都流进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按照村民用水高峰时段,在一天时间中分8个时段对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每个时段间隔3小时,全自动循环处理,经检测,处理后的水质到达国家Ⅰ级B标准,可以用作浇花、养鱼、灌溉农田。处理池的地面新建了小型绿地花园,不仅改善了水质,也美化了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小松镇污水处理厂是石城县首批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3045万元,日处理污水量达到4000吨,铺设污水收集管网7.5公里,功能辐射圩镇主要居民区和周边两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两万多人,项目的建成使用填补了石城县村镇无污水处理设施的空白。

石城县为呵护赣江源头一泓清水,创新举措,坚持“全覆盖”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模式,已有两个乡镇圩镇和36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有4个乡镇圩镇和10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面开工。同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污水量达到1.37万吨,日均进水COD浓度达到135.6mg/L,全县实现了村镇、景区、工业园区、城区污水治理全覆盖。

熊丹玮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