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知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关闭灵山景区恢复生态
北京清理废弃共享单车
图片新闻
云南启动绿色大学创建
大学生为秸秆利用出谋划策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关闭灵山景区恢复生态

 

◆本报记者王琳琳

近日,一则关于北京灵山景区关闭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5月14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发布公告,称灵山风景区由于植被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全力恢复和保护灵山生态系统,灵山景区暂停对外开放,停止一切旅游活动。

这让很多人讶异不已。灵山遭受了怎样的生态破坏?破坏程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导致的?人与山野接触时,应该秉持怎样的原则?本报对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灵山景区宣布关闭

人们知道灵山,多是因为它是北京市最高峰。灵山地处北京门头沟西北部,距北京122千米,主峰海拔2303米,海拔高度超过庐山、泰山、黄山等著名山峰。

灵山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可观云海、赏日出、闻花香、听松涛,还有着北京最美的亚高山草甸,尤其是盛夏季节,山上草甸一望无际,吸引了不少前来观赏的游客。

门头沟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气候条件和人为影响,是造成灵山生态环境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其中,北京干旱少雨以及冬季的冻融干燥气候,对于灵山的草甸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而游客尤其是很多驴友在进行穿越、露营过程中对灵山植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此次灵山景区宣布将停止一切旅游活动,禁止一切社会车辆、游人私自进入灵山景区,禁止所有社会单位、旅行社组团到景区游玩,禁止灵山周边村民放牧、骑马拉客、采摘等人为破坏活动。

其实,这并不是灵山首次关闭。门头沟区文旅局副局长巩旭东介绍,早在2016年起,门头沟区便决定关闭景区恢复生态。同时,灵山景区附近江水河村退出养殖业,不再饲养马匹。

而此次公告的发布,是对2016年关闭决定的重申。据介绍,因为景区地理位置与河北省接壤且范围较广,没有硬性隔离,所以仍然存在部分游客从河北省方向进入景区的情况,对灵山的生态破坏也就没有停止过。

▼高海拔草甸系统恢复难

目前,相关公告并没有详细说明灵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不过,由于工作的原因,盖娅自然学校自然北京无痕游负责人牡丹从2015年起,每年都会去一次灵山。她告诉记者,灵山这两年的生态环境确实不容乐观。

在她印象中,灵山越往高处走,植被的群落种类也越少越脆弱,而山上清晰可见的上百条深深浅浅的沟壑,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越来越宽,如同一道道疮疤,嵌在了山体上。

牡丹告诉记者,这些情况与景区马拉游客上山造成的踩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前些年,旅游车可以开到1700米左右的草甸下缘,不仅践踏了草甸,而且一些游客还随手摘取大量观赏性的珍稀野花,如大花杓兰、金莲花等。同时,马匹的大量践踏和啃食对亚高山草甸破坏严重,因为动物不吃多刺、有毒的植物,再加上部分游客采摘野花,形成对植物种类的筛选,留下了有毒、有密刺的各种植物。而这类植物的繁盛,被视为草甸退化的标志。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灵山植被破坏最严重、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草甸进行实验性恢复。由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恢复起来很难。

▼如何杜绝私自上山?

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灵山来说,游客的扰动是其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此次门头沟文旅局发布的公告也重申了一系列禁止行为,并强调对于不听劝导、违反《公告》规定、破坏灵山生态环境的,将依法进行处理。

记者通过搜索也发现,尽管几年前灵山就发布了景区关闭消息,但是在一些大型户外网站上,征集登北京最高峰、挖灵山韭菜的帖子屡见不鲜。不少人表示,自己并不知晓灵山关闭的消息,在前往灵山的主要道路上,也并无相关提示信息或者人员管理。

“这说明此前景区关闭的措施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牡丹说。

因此,牡丹建议,从政府层面除了发布公告之外,更需要加强制度执行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加大破坏处罚力度,让公告规定切实落地。

此外,引导山下村民调整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管控高山放牧达到生态环境可承受,切实协助村民增加新的生计来源,也是避免灵山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的关键。

而最重要的则是提高公众意识。“暂时的关闭将自然与人分隔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加强管理和加大对个人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之外,更应促使公众意识到,我们除了拥有享受自然的权利,更有维护它可持续发展、与其他生灵共享自然资源的义务与责任。”牡丹说,只有大家自发维护,这样的灵山才能够重新恢复灵气。

in话题

应学会如何与山林亲密接触

除了灵山之外,近几年,关门谢客的景区不在少数。如青海年保玉则景区、青海湖鸟岛、西藏珠穆朗玛峰绒布寺以上的区域等,这些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然而最终却因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而被迫关停。

这其中,游客无疑起到了不小的扰动作用,甚至是直接的破坏作用。如何在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尽量将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呢?

牡丹介绍说,可以借鉴源自美国的“Leave No Trace”(译为“无痕”)户外伦理教育。这不仅是倡导,还是一套成体系的行为准则,它能帮助人们出游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牡丹表示,“无痕”并不以“保护”之名阻止人们亲近自然,而是主张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美好的时候,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并尊重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进入户外山林,要有客人到主人家里做客的尊敬态度,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尊重’和‘最小冲击’是无痕山林最重要的两条基本准则。”牡丹说,不要认为荒野的地方那些野花野草“多得是”,就可以随便采摘,更不要采挖植物,因为带回去也种不活。要知道,每一株野花野草都是野生动物少不了的食物或是栖息地中的“一部分”。

被迫关闭的一个又一个景区,使人们丧失了享受自然的机会,这也是人们不得不承担的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许,是时候警钟长鸣了。

◤小贴士◢

无痕山林的户外行为准则

1) 行前充分计划与准备

2) 在可承受地表行走和露营

3) 妥善处置废弃物

4) 保持环境原有风貌

5) 野外用火影响最小化

6) 尊重野生动物

7) 考虑其他游客感受

对于普通公众前往山林的具体建议

1. 确认并记录下出行的目标及期待;

2. 确认参与者的出行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及是否具有野 外经验;

3. 根据以上两点来制定出行的目的地;

4. 从地图、当地的管理者、相关的旅游网站,或是一些资 料介绍中了解出行地点的情况;

5. 选择舒适、安全、环境友好型的装备;

6. 出行后想一想相关的收获,为下次出行提供改进意见。

其中,第四条了解出行地的情况还包括,查询当地的气候和气温,确认出行地安全区域的范围,确认出行地有无特殊的安全法规和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法规,想好出行的垃圾如何处理。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