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黄顶菊
亲友纪念未曾消失的苇岸
关于举办恶臭标准暨嗅觉测试人员培训班的通知
诗意书写达森草原 深入思考生态变化
给植物一个中文学名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顶菊

 

◆本报记者 杨奕萍

夏日的傍晚,大地依然发烫。

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2018年8月22日,对于在山西度假的王瑞芳和王一行来说,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这个傍晚,他们在山西黎城县广邯街道,县环保局附近的一个有些荒芜的洗车场院内,确切地说,位于北纬36.30.21°、东经113.24.33°。

“爸爸,您看,好漂亮的小黄菊啊,跟我们以往看到的小黄菊不一样。”喜爱植物绘画的王一行指着杂草中,那一丛丛开着鲜黄明亮小花的菊科植物,兴奋地叫着。

“这好像不是小黄菊,我们常见的野花中没有这一种。凭我的经验,这种开黄花植物应该不是我们黎城县的当地品种。”王瑞芳仔细看了看,应声道。

不暇思索地,他马上打开手机进行查找。通过线上中国植物志的查阅,显示这种植物名字叫:黄顶菊。但是在黄顶菊这个词条下面,内容竟然是空白的。

再用“黄顶菊”为关键词,进行各种搜索,王瑞芳吓了一大跳,这种叫黄顶菊的植物是一个外来物种,杀伤力很强。

原来黄顶菊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入侵植物,耐盐碱、耐瘠薄,有着十分发达的根部系统。它的根最长可达2米,会严重挤占周围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其它植物无法生存而走向灭亡。此外,它的根部还会产生一种分泌物,可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

一旦入侵农田和牧场,黄顶菊将大量抢占农作物和牧草的阳光、水分和养分,严重威胁农牧业的发展,危及当地生态平衡。因此,黄顶菊被称为“生态杀手”,已于2010年列入我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听爸爸一说,王一行也吓了一跳。他靠近那些小黄花,仔细地数了数,洗车场内的黄顶菊目测就有200多棵,实际远远不止。他又随机数了一株黄顶菊的一个聚伞花序花朵,花朵的数量大约有120个左右。整株黄顶菊的聚伞花序有90组左右,花朵的数量大约就在一万以上了。那么一株黄顶菊能产的种子就在10000粒以上了,繁殖能力超强呀。

一想到种子散落地上,还可以依靠气流、水流、人类活动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蔓延速度极快,王瑞芳和王一行的神情充满了焦虑。

这个夏日的晚上,父子俩各自忙碌着。每天都进行植物写生的王一行在速写本上画下了今天看到的黄顶菊,并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我再一次观察了一下黄顶菊,它的茎直立、紫色,茎上带短绒毛并且多分枝。叶子交互对生,长椭圆形,叶边缘有稀疏而整齐的锯齿,基部生3条平行叶脉。主茎及侧枝顶端上头状花序聚集顶端密集成蝎尾状聚伞花序。今天我还采集了黄顶菊的茎叶花进行了压制,制作了第一份黄顶菊标本。”

在北京从事博物科普教育工作的王瑞芳,则在查找着黄顶菊根除的办法。据资料记载,对零散分布的黄顶菊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铲除。对成片发生地区,可先割除植株,再耕翻晒根,再拾尽根茬,然后焚烧,做到斩草除根。

第二天,父子俩赶紧去到发现黄顶菊的地方进行手工拔除作业,由于人力有限,黄顶菊的生长面积相对较大,拔了一下午,两人也才仅仅清除了一小部分。

晚上,王瑞芳把在黎城县发现黄顶菊的事情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看见后对他说,黄顶菊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外来物种,希望他能好好地跟踪和关注一下黄顶菊。

刘华杰教授曾著有《天涯芳草》一书,在书中专门就黄顶菊写了一篇文章,即《美丽的杀手黄顶菊》,着重介绍了这种危险性很强的植物。黄顶菊于2001年首次在我国天津、河北发现,目前天津、河北的47个县、江苏泰兴、山东德州都发现了黄顶菊的身影。

回到村里,王瑞芳找到了原黎城县土地管理局局长赵晚芹先生,将发现黄顶菊的情况以及危害性告知于他。赵晚芹马上联系县里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人员,就黄顶菊的危害性告知他们,希望能够引起重视,组织人力进行清除,保障黎城县的农业安全。

很快,县农委会一行五人专程找到他们了解发现黄顶菊的情况,并进行讨论。黄顶菊的发现之地是在一个洗车场院内,推测传播的途径,可能是经运输车从河北方向带入进来的。黎城县紧邻河北,309国道又是一条重要的晋煤外运通道,估计是运输车带入了一些种子,被冲洗后在大院里生根发芽。

讨论过后,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在309国道、309国道复线和207国道沿线进行严格普查并严密监控,因为这3条国道都是连接河北邯郸的主要线路。

目前黄顶菊在国内有3种传播途径:一是鸟类传播,特别是候鸟迁徙时,将种子传入或者粪便传播。二是人为传播,人和交通工具的携带传播。三是近距离传播,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如山东聊城和禹城的黄顶菊就是水流传播,因为漳卫河从河北的邯郸流向聊城,邯郸地区也是黄顶菊的重灾区。

了解的信息越多,越觉得清除黄顶菊刻不容缓。整理资料后,王瑞芳又将在黎城县发现黄顶菊的情况在网上传至山西省农业厅,期望农业厅的相关人员能够引起重视。

过了几天,黎城县农委会副主任回复了处理情况:“市里、省里专家都现场进行了确认,确认是外来入侵物种——黄顶菊,因为发现得早,尚未形成疫情。县里已经组织人力对发现地的植株进行了拔除、粉碎和深埋,并将发现地进行封闭管理,进行3年的检测和监控。另外,上级已经计划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消除和检测该种植物后续情况。县里也已经在全县大面积地进行普查,看是否还有遗漏。”

收到信息后,王瑞芳和王一行特别高兴,因为此前河北衡水湖一开始没有在意那三两株的黄顶菊,结果造成了大面积疫情。这次幸好早发现,早上报,早清除,否则黎城县也将面临大面积的疫情。

当一片片黄顶菊开放的时候,就像杜甫所写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一片黄色的景致背后竟有着如此大的危害。

回京后,王一行将此次黄顶菊的调查写成了报告,题为《关于外来入侵物种——黄顶菊的调查研究》。由于其调查的详实和对社会普及的重要性,这篇关于黄顶菊入侵危害性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北京市第十九届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吸引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知这种危险性很强的外来入侵物种,应北京自然博物馆要求,王一行收集了黄顶菊的种子做标本,在收集的过程中,对其中的5个头状花序的种子进行了一个大致计数,一个头状花序生产的种子平均在100粒~120粒左右,种子黑色,微小。王一行将收集到的黄顶菊种子捐赠给北京自然博物馆,用于开展黄顶菊的教育展览和科普教学。

看着在透明容器里的一粒粒黑色种子,想像它们在发芽,盛开,拼凑成黄色的花海。但是黄花虽美,危害却极强,王一行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出它。

原来,它就是黄顶菊。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