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境互联网+专委会成立大会将在京举行
潜心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
五大瓶颈制约生物天然气产量
上海建修复工厂 治理土壤污染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潜心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
中节能打造主体平台,探索分布式供暖、固废处理和能源循环新模式
图为成都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景。 中节能供图
 

中节能固废处理项目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固废处理总能力约9万吨/日。其中,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就拥有19个固废处理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1.7万吨,投资规模近百亿元。

为适应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整体性要求,中节能创新治理思路,提出“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解决新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地域界限。

◆本报记者徐卫星

在土地资源尤其紧张的贵州省贵阳市老城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的全国首例深基坑开挖项目,六广门和贵医地下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紧张地施工。

作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支流、贵阳市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系统提升工程,项目克服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等多项难题,不仅为贵阳市深度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开启先河、提供借鉴,也为城市践行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自2018年5月,中节能被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以来,作为我国唯一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节能主营业务领域与长江大保护污染治理工作高度契合,已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开展各类污染治理项目300余个,形成了中节能长江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走进长江经济带沿线贵州、四川、浙江等省,深度了解中节能长江大保护部分重点项目。

南方供暖 多能互补

以技术创新探索长江流域分布式供暖新模式

每到冬季寒冷时,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季供暖就会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贵阳一座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中天·未来方舟里,这里的业主已连续度过4个温暖的冬季。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绿色供暖社区,中天·未来方舟项目能为业主提供温暖,得益于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的创新性探索。

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介绍,未来方舟项目地处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下游流域,依托这一优势,中节能创新分布式供能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思维,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相结合,从河水、污水、空气等低品位能源中提取能量,并加以统筹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据了解,中天未来·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减排混合颗粒物6000吨。

垃圾焚烧发电还带来“余热”

开展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将垃圾焚烧发电后的蒸汽用于餐厅、酒店布草洗涤

长江污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近年来,中节能始终把解决沿岸固废污染问题作为参与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布局固废处理项目。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中节能旗下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保”)投资建设的最具代表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成都市第3座大型垃圾焚烧处理项目,2012年11月建成投产以来,承担着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和青白江区等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日处理生活垃圾1800吨,每年可处理65万吨,可供电1.9亿度/年,节约标煤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94万吨,为成都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和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同,成都项目是国内少有的厂办一体式设计,即综合办公楼和垃圾焚烧主厂房在同一栋楼,员工宿舍距离主厂房不足200米,让“自己人”工作居住在厂区,充分体现了中节能在安全生产和达标排放领域的“技术自信”。

不仅如此,项目总经理苏志刚介绍说,为了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提高热能利用率,成都祥福项目还积极开展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将垃圾焚烧发电后的蒸汽用于餐厅、酒店布草洗涤,实现节能减排热电联供,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旅游城市,成都市酒店餐饮布草的洗涤需求很大,过去布草行业都是用传统洗涤模式,小锅炉众多,成本高还不环保,污染严重。而现在,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余热可供洗涤厂日均洗涤8000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苏志刚介绍。

成都项目只是中节能近百个固废处理项目的缩影,作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中节能固废处理项目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固废处理总能力约9万吨/日。其中,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就拥有19个固废处理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1.7万吨,投资规模近百亿元。

“目前,长江经济带固废污染问题面临着固废基数大、当期有效财政投入有限、治理设施分散化及碎片化严重、农村面源污染量大面广、产业链条前后分割等一系列问题。为适应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整体性要求,中节能创新治理思路,提出‘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解决新模式。这一模式突破地域界限,以干湿垃圾分类为基础、以智慧环境物流链为驱动,将可以长距离运输的垃圾最大程度集约、协同处理,实现固废处理最优效率;对于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的有机垃圾采用分布式生态化处理,回馈自然实现生态环境友好。”中环保副总经理肖兰表示,通过城乡协同,各类固废在“两园一链”系统内部循环利用,做到无废物流出。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毕节、咸宁等地开展试点,2019年内计划推出4-5个示范项目,2020全面推广方案,形成长江流域整体布局,为使母亲河永葆青春活力作出积极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