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刚罩”里包裹着储煤场
服务中心工作才有旺盛生命力
声波除尘 大显“声”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中心工作才有旺盛生命力
环保企业积极参与重点区域环境治理,为水、气、土等重点领域提供技术装备
 

◆本报记者崔煜晨

“要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快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突破,有效引导和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参观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时,对环保产业提出要求。

而本届展会主题正是“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展示的技术装备也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指出,展会全面展现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在展会上,多数企业都以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了技术产品和项目案例的展出。

积极参与重点区域环境治理

环保企业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参与到长江大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本届展会上,不少企业围绕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主题,展出了相关技术装备和项目案例。

2018年5月,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被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目前已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实施各类污染治理项目300余个,形成了中节能长江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栩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健康为主业的央企,将在重点区域肩负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以长江大保护为例,集团开展了沿江实地调研,涉及到9省两市、126个地级市,他本人也调研过30多个地市。

“长江经济带的项目不是以盈利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主。”他说,真正的治理要考虑整体性和经济性。作为中节能旗下唯一一家做环境监测的公司,中节能天融此前在“2+26”城市、汾渭平原深度耕耘,未来将更多地服务于长江沿线区域。

实际上,不仅央企积极响应参与重点区域环境治理,许多民企也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参与到长江大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网新闻直播采访的企业中,记者梳理发现,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市朗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产品创新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产品不仅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包括长江沿线在内的十几个省级环境监测站采购,还将在大湾区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同样位于大湾区的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做好项目运营的基础上,更多维度地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一是中标长江流域九省两市重点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二是配合沿长江流域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作,三是参与监测长江流域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排污口,提供了设备、技术服务和设计方案等。

主要从事水污染治理的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的情况比较熟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麦建波介绍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需求量大。特别是随着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处理废水越来越牵扯精力,第三方治理的方式能够让企业更专注核心业务,也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

“目前工业废水是我们的前线,公司主要涉及电子、电镀、印染3个行业。我们目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做好存量,做好现有工业园区废水处理,腾出更大环境空间,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二是做好增量,承接更多新建园区环保设施工程建设。” 麦建波介绍说,公司致力于成为大湾区流域水环境管控专家,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经验参与其中,摒弃末端治理思路,为真正从全产业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相融做出贡献。

为打好攻坚战提供弹药

环保企业专注工业行业大气、土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逐渐向系统、协同治理转变

“本届展会重点展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物处理、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环保企业能够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充足的‘弹药’。”樊元生表示。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一方面,监测企业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26”城市、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纷纷发力,比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构建智慧环境体系和网格化监管体系。

中节能天融在陕西西安建设智慧环保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整体的环境监测方案,配合西安市铁腕治霾办公室联合攻坚,梳理大气污染形成的内源、外源因素,精准治霾。

也有些环保企业专注工业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其中,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钢集团的子公司,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拥有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业除尘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公司的多项核心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比如针对钢铁、电力、水泥以及其他重点工业行业的超低排放技术等。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波介绍说,今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印发后,公司的核心产品——“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超低排放集成解决方案”将发挥作用。

据介绍,这一技术有两个特点:一是覆盖全流程,从烧结到球团,从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到大宗物料产品运输等全部环节都有全流程、全过程的管控措施。二是针对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包括前端减量、中间利用和末端处理,基本上实现了节约能源、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副产物开发利用。

在水污染治理领域,针对黑臭水体等重点工作,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认为,黑臭水体治理不是单一的水治理问题,根源在岸上。“但目前国内大部分治理还是一段一段地进行,如果不从系统和全局考虑的话,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同时提出,要建立长效机制,即“三个可持续”。一是技术可持续,其核心是溯源。在做项目时,要深入了解水体所在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文化、生活习惯和居民密度等因素,针对不同断面的水体来源采用不同技术治理。二是财政可持续,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三是管理可持续,除了河长制、湖长制等管理方式,还应注重“生态自我管理”,在项目规划时减少人为雕琢、人为干预,使其恢复自然生态。

在土壤修复领域,今年开始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促进企业技术提升,整个行业正向好发展。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介绍说,这也将推动大批项目进入调查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调查的项目转化成修复项目还需要一些时间。此前业界预测的上万亿元市场空间,也是需要几十年累计释放的。

“帮助业主解决污染场地修复的问题,把清洁的土壤还给公众,是土壤修复企业参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好体现。”他认为。因此,行业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目前,北京建工修复在异位热脱附、土壤淋洗、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热传导加热等技术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公司牵头建设了行业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目的是将实验室技术转化应用到工程项目上。

“加强研发,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加快转化”是李干杰部长对环保产业提出的要求。樊元生认为,未来环保企业应在这些方面寻求突破。第一,根据污染特点加快技术研发,研发更多的技术装备解决污染问题。第二,要提高技术装备性能和质量,更好适应治理污染和环境监管的需求。比如只有固定的监测仪器还不够,还要研发便携设备仪器适应环境监管需求。第三,针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尽可能降低治污成本,使更多更好的技术快速推广。第四,要把研发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并及早投放到市场发挥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