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机动车污染防治进入“国六”时代
邹毅:用镜头守望蓝天
美丽中国 青年先行
深入开展信访投诉办理情况现场核查
寿阳县最差 定襄县不降反升
促进外资在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邹毅:用镜头守望蓝天

邹毅在整理每日的天空照片后,会将照片中天空颜色制成一幅圆形图谱。
 

◆本报记者 邢飞龙

邹毅坚持六年每天拍摄北京天空照片,至今已累计2000余张。他将一件普通甚至枯燥的事情坚持了六年,于是,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便不再普通。

2000余张照片见证首都蓝天越来越多

从2013年的1月份开始,邹毅每天都到家里的顶楼上拍一张天空的照片,发到自己的微博和朋友圈里。“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解释,也找不到好的答案,就只能拿起手机,把自己看不懂的、好奇的东西拍下来。” 邹毅说。

邹毅告诉记者,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能更直观地看到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有一天,我突然把那些照片放在一起看,感受到很大的视觉冲击,没想到我们的天空竟然会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把半年、一年的照片都放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样子?”

再后来,就有了在网络上爆红的那一组北京蓝天照。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邹毅亲手拍摄的一幅2018年全年的天空照片。照片由365幅小图组成,每一幅小图中的画面都一样,只是作为背景的天空颜色有所不同。

“这个是2018年全年的空气质量(图),这一行是一个月30天,一共12行,上边还有5张照片,正好365天。”邹毅指着图片向记者示意道。他现在不仅每天拍这个照片,还在用照片来比对每天的空气质量数据。“北京2018年PM2.5年均水平是50.45微克/立方米,和2013年的89.5微克相比大概下降了43%—44%。这张图就是2013年的全年照片,你看看哪个蓝天多?”

从邹毅手里的两幅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18年的蓝天数量,要远远超过2013年。雾霾天气的持续时间,也很少有超过3天的。

邹毅将这些照片发到微博后不久,在网络上就有了巨量的阅读量。“好多网友都会跟我联系交流,也有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与我联系,说我做的事情对他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说起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他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有一些外地的朋友觉得这种方式不错,也都用手机开始关注他们自己城市和社区的空气质量了,这让我挺欣慰的。”

“环保并不是别人的事情,因为环境保护是为了我们自己”

当谈起现在在做的事情时,邹毅的眼睛里迸发出了亮光,“我成立的这个‘一目了然’公众研究中心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往深再进一步。”

2017年,邹毅创建了一个名为“一目了然”公众研究中心的公益组织,希望能够通过手机拍照,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通过图像比对来显示出拍照地点的空气质量,“用的人越多,数据库就越丰富,显示出来的数据也就越准确。”

“人的一生有过半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室内的环境质量或许对我们影响更大。所以我们甚至在研究如果通过图像比对,来识别室内空气质量,让大家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更加了解,这样也就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空气质量、关注环保。”

在邹毅看来,目前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环保就是为了大家”的阶段,“我觉得环保并不是别人的事情,因为环境保护是为了我们自己,也只有把这件事看成自己的事情,才会真正去身体力行。”

怀揣着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信心,从2017年开始,邹毅辞掉了原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件让他感觉“有意思、有意义、有影响”的事情中。

令邹毅深受鼓舞的是,他和团队所做的事情,目前已经得到了一些科研机构和专家的肯定。“专家告诉我们,这个方向特别有希望,我们也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向社会大众提供这项技术。”

谈起我国未来的环境治理,邹毅显得很有信心和底气:“这六年,我们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接下来只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可能用不了伦敦和洛杉矶那么长的治理时间,很快就能获得一个特别好的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