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衣食住行向“零废弃”看齐
微塑料已无处不在
小罐子,大未来
潍坊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
探讨技术趋势 展示绿色建材
推广“零废弃”生活方式,你支持吗?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9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广“零废弃”生活方式,你支持吗?

 

◆本报记者 陈妍凌

在日前举办的阿里巴巴9·5公益周论坛上,界面原创视频新闻负责人邱嘉秋、《奇葩说》第五季冠军团成员奶茶、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零废弃”生活达人塔拉,展开了一场有关绿色生活的对话。

像塔拉这种“零废弃”生活方式在国内日渐流行,虽然对于是否支持向公众推广,大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表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其把责任推卸给政府、企业、NGO,或者抱怨指责他人,不如从我做起。

甲方

◎倡导未必奏效,强制性措施更有效

这是个残酷的现实。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公益机构,对垃圾分类都倡导了很多年,可多数公众还是做不到。最后,我们靠带着罚则的垃圾分类条例,才迎来了真正的强制垃圾分类的时代。

一则关于垃圾分类的报道,曾聚焦一位出身河北农村的海归硕士。她在美国的研究课题与中国垃圾分类的历史相关。回国后,她在农村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试点。她给村民们播放有关我国农村塑料垃圾的纪录片,两个月后回访村民,村民只记得片子挺好看,但是具体说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这说明,对很多公众来说,理解垃圾分类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好在,近段时间借着全社会推动垃圾分类的大势,她在农村的推广实践进展还不错。

◎简单的才适合社会推广,“零废弃”太难做到

我们非常佩服“零废弃”生活方式实践者,但是,从社会推广的角度,我们不支持,因为它太难做到了。

在社会推广中,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接受?答案是简单的。

有机构做过调查:环保与生活的便利哪个更重要,人们对“零废弃”生活的接受度究竟有多高。实名调查时,公众会选择坚持大义,但匿名时,公众的选择常常表现出“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倾向。

有能力的人当然可以把绿色生活做到比较极致,但是就社会倡导来说,应该由浅入深。比如,我们做不到不点外卖,但点外卖时,选择“不需要一次性餐具”,这是我们容易做到的。

◎互联网带来便利,也会探索绿色优化

互联网有利有弊。它为生活提供了更多元的可能,让我们实现了远程办公、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足不出户就买到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

虽然,这种高度便利和物质丰富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浪费和资源消耗。但人们不必过于忧心于此,因为互联网平台自身也会在发展中寻找解决方案,实现绿色优化。比如,闲鱼平台帮助实现旧物买卖、循环使用,饿了么平台推出了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

乙方

◎想绝对轻松地做环保?恐怕不存在

前段时间,一些上海市民抱怨垃圾分类太难、太麻烦。有没有绝对轻松的环保生活方式?恐怕难找。

我们经常看到城市光鲜亮丽的一面,觉得很美好,但在高端写字楼背后50米,可能就有垃圾桶和捡垃圾的人。我们甚至会看到自己图一时轻松而没有分类的玻璃瓶,割伤了拾荒者的手。那么,我们过得好、过得轻松,是因为别人分担了我们本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吗?这个问题一点也不轻松。

◎把绿色生活与极端联系在一起,是种误解

大家经常把绿色生活和极端联系在一起,这是种误解。“零废弃”是永远摸不到的终点,生活怎可能不产生一丁点废弃物呢?

不妨把“零废弃”当做绿色生活的一种方向。如果把在绿色生活领域从毫无作为到做得非常好画成一个光谱,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在这个光谱不同的位置上,塔拉可能在95分的位置。绿色生活不必一步到位做到完美,每个人都和上个月的自己比,是不是往更可持续的生活上又多走了一点,这就是我们期待的行动。

倡导“零废弃”生活,就是鼓励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作出一个个小改变,就像“打怪升级”一样。经年累月,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环保行为也会越来越多。把这些小改变乘以14亿,就是非常可观的大变化。

同时,每多做一点,都有可能推动立法和国家政策的改善,然后再反过来,让这些法律和政策影响更多人,使之成为环保者。

◎个人生活便利应适应环境承载力

如果自然被破坏了,不适合人类生存了,灭绝的只会是人类,而地球依靠着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许有一天会缓过来。所以,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社会发展很快,人们在短时间内适应了它带来的种种便利。在践行绿色生活时,会考量它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便利性,有时明知不环保,也要便利性优先。但大家不妨想想,这些不环保的新生活方式会给环境带来何等压力,环境能否承受。

相关链接

可持续生活,Ready Go

阿里巴巴集团和部分与会政府机构、企业、环保NGO等,共同向社会各界发出“可持续生活,Ready Go”10项倡议。

■与食物做朋友

食在当季,减少跨季种植;食在当地,减少运输耗费;够吃就好,不为面子埋单。

■低碳节能出行

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每周一天“无车日”,发现城市美好。

■负责任地旅行

住酒店,自带洗漱用品;去野外,合理处理垃圾,给大自然减负。

■运动乐在绿跑

做不乱丢弃的跑者,参与减少垃圾与碳排放、对环境友善的赛事。

■最潮“五宝”装备

水杯、餐具、饭盒、手帕、环保袋随身带,随时随地将减塑进行到底。

■巧购物不剁手

“够用”就好,不为“想要”埋单;“耐用”最好,不为“一次性”埋单;包装简单,不为过度包装埋单。

■喜新也不厌旧

重复使用、转让使用,都是物尽其用。珍惜二手物品的温度与故事。

■小灵感大改变

做改造小能手、自制小达人,独一无二的生活来自自己的创意成果。

■点赞共享生活

衣橱可以共享,单车可以共享,办公空间可以共享,无需事事独占,更少物质更多体验。

■绿色邻居最美

今天你绿色生活了吗?要这样相互支持打气。传递环保价值,践行环保生活,伙伴的连结、社区的力量,定会让地球拥有更好明天。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