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看,河津如何打这场环保翻身仗
“三线一单”为生态环境管控定规矩
图片新闻
四川专题研讨打好治污攻坚战
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确保群众清洁平安温暖过冬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线一单”为生态环境管控定规矩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重庆市、四川省“三线一单”成果审核会侧记
 

◆本报见习记者李玲玉

“我不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工作者,但我认为生态环境部门编制的‘三线一单’是一项抓住了我国具体情况的开创性工作,是针对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出的一剂良药。”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重庆市、四川省“三线一单”成果审核会上的一番话。

来自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三线一单”技术指导单位和有关省市的同志以及特邀专家日前齐聚一堂,审核两地现有成果,提出修改完善与落地应用建议,为成果的入库和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审核会现场,可以容纳一百余人的会议厅里座无虚席。来自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同志先后介绍当地的“三线一单”成果,从容自信。

“‘三线一单’就像是给生态环境问题开的一剂中药,因为它用的是系统诊断、整体调理的方法。”四川省评估中心技术组负责人廖嘉玲说。

系统诊断,意味着多要素、跨部门整体集成,意味着海量数据的梳理整合。“当时真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廖嘉玲回忆起一头扎进数据里的那段日子,“我们对14个省级相关部门和21个市州开展了两轮以上正式基础资料搜集,拿到标准文件200余盒、电子资料超过1300G,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在充分掌握数据、分析“三线”情况的基础上,川渝两地抓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划框子”“定规则”,统筹划定优先、重点和一般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对环境管控单元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建立了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比如重庆市划分了700多个管控单元,四川省划分了900多个管控单元,今后每个区域在开展各类开发活动时,就可以直接对照管控要求判断选址是否可行,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要达到什么水平,防控生态环境风险要有多大投入,大幅减少政府和企业早期决策的风险,提高后续行政审批的效率。

与会专家们听取汇报,审阅面前摆放的“三线一单”文本、图集、研究报告和成果数据等材料,还不时提笔记录。随后,专家们纷纷发言,为进一步完善“三线一单”成果贡献智慧。

“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随着末端治理的潜力越来越少,能源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关联度最高的一个方面。因此,我建议对应不同时段的大气污染减排目标,进一步明确能源约束,特别是煤炭消费量的约束。”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说。

“重庆对技术指南的完成度相当高,可以说是‘三线一单’技术工作的样板;四川根据地方特点增加了很多自选动作,比如区域开展的地质环境评价专题研究,对当地特色行业如白酒、电子等的差别化环境准入研究等。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两个成果通过验收只是第一步,对成果质量的真正考验在应用。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技术团队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我们对口指导单位会和地方的同志们一起继续努力。”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师王亚男说。

评审会也是交流经验的好机会

“长江经济带省市的经验非常珍贵,这次参会我们了解到不少好做法,受益良多。”休息的间歇,列席会议的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李强边翻看笔记边说。

据了解,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其他19省区市为第二批。此次审核会上,生态环境部特邀黑龙江、山西、陕西和海南4个省生态环境厅的有关同志列席会议,提前观摩“实战”。

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重庆市就在工作推进上想办法。“市委、市政府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纳入年度市级党政机关和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目标考核,也就是说,工作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一把手’的工作实绩。”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温汝俊介绍道。

“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成果不仅要拿得出来,还要得到各部门、地市的认可,按此操作,落实落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扎实协调,压实责任。”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表示。

会上,川渝两地总结了与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的经验。一趟趟交流拜访,一次次思想碰撞,一份份意见反馈,都加深着彼此理解,推进着相互协作。

“重庆市还充分发挥直辖市体制优势,市级和区县同步编制,多次研讨,确保成果既能解决全市共性问题,也能解决各区县个性问题。”重庆市技术组的同志分享当地实践。

当听到四川省坚持省际统筹、市州对接,针对成都、德阳等高精度重点区域进行多轮调研的经验时,有人立刻举起手机,拍下了大屏幕上的那页幻灯片。

作为先导省份,四川省还先行先试,将“三线一单”写入地方立法,确定了“三线一单”的法律地位,为成果实施提供硬保障。

先行先试,探索成果应用

经过讨论,重庆市和四川省“三线一单”成果通过审核。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推进成果应用。”刘志全指出。

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川渝两地边应用、边修改、边完善,积极探索如何用“线”管住空间布局,逐步解决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如何用“单”规范发展行为。

“我提前看过文本,也详细了解过情况,重庆市‘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内容协调一致,做到了空间数据互认,实现了‘多规合一’,很了不起。”重庆市规划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兰昀看着成果图集,十分激动。

说起成果对规划的支撑,重庆市技术组一名同志举例介绍道:“菜园坝至江津铁路项目还在前期论证阶段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铁路沿线临近三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我们提出,下一步要着重论证铁路选线对这4个生态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工业区是成都市重塑空间结构的主要工程,对照着一份工业区数据与“三线一单”成果叠加地图,廖嘉玲说:“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来,工业区距离老鹰水库约6.5千米,有4.7千米的工业区与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叠,应当严控产业发展。”经过沟通,当地调整了冲突区域的规划布局,用地性质由原来的制造物流混合用地调整为仓储物流用地,并且明确禁止设置危险化学品仓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成果落地应用上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四川经验’。”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