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知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志愿者与执法人合力护飞
建座“百草园”,鸟儿来作伴
人才、资金、扶持政策是行业所盼
进博会上的“黑科技”
图片新闻
从细微入手 争做践行者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发布
人才、资金、扶持政策是行业所盼

 

◆本报记者陈妍凌

《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由北京大学教授吕植领衔的技术团队,对自然教育机构、从业者、目的地和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表明,人才、资金和扶持政策仍是当下行业所盼。

从业机构:急需人才、资金与扶持政策

自然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调研团队对755名自然教育从业者展开线上问卷调查,并在线下对若干从业者进行访谈。

结果显示,从业者以中青年为主,受教育程度高,拥有对大自然的热情和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在收入低的情况下仍保持对行业的忠诚度。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缺乏、资金及盈利不足、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

《报告》指出,从业者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是当务之急。他们的素质和经验并不一致,虽然部分实践者充满激情,但可能缺乏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想从事自然教育行业的人还挺多,但是没有机会学习,承担不了过多的培训费用。”一位受访从业者建议,多组织专业培训,且收费不宜过高。

“没有资金的支持太难了。”西北地区一家自然教育机构负责人盼着,外界能为年轻人和优质的初创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让他们度过起步期。一些受访者认为,由于激烈的资源竞争,自然教育机构的生存正面临挑战,他们建议在机构成立的前几年能得到更多资金方面的支持。

此外,受访者反映,建设自然教育行业网络、推动相关立法也很重要。他们认为,一个结构完善、目的性强的自然教育网络,能为分享实例和促进行业发展战略讨论提供平台,而立法可以提高公众对自然教育的意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活动参与者:一二线城市居民参与意愿高

《报告》对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座一线城市和成都、杭州、武汉、厦门4座二线城市的1001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都相当高,受访者对其自身和其子女接触自然的必要性普遍非常重视,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至少一个月参与一次户外活动。他们最感兴趣的项目依次是大自然体验类(如在大自然中嬉戏,体验自然生活)、户外探险类(如攀岩、探洞等)、农耕类(如生态农耕体验、自然农法工作坊等)。而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课程表内容是公众选择自然教育项目的首要考虑。

在支付意愿方面,68%的受访者认为,合理的自然教育活动收费,应为成人每人每天100~300元,六成受访者认为,针对儿童的收费也应在此区间内。

同时,与参与自然教育活动少的人相比,参与活动多的受访者,对自然的认知和自然保护的认同度更高。这也印证了自然教育对推动公众形成环境意识的作用。

目的地机构:接待能力仍然有限

项目研究人员对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学校等目的地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其中80%以上开展过自然教育活动。大多数目的地机构是近5~10年开始开展自然教育的。多数保护地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类型不超过4种,其中最常开展的是科普(讲解)活动和自然观察,行政级别稍高的保护地(国家级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形式则相对丰富一些。

《报告》显示,受访单位的活动对象以大、中、小学生群体和周边社区居民为主。不过,其接待能力仍然有限,自然教育活动能够服务的人数规模多在每年1000人次以内,少数保护地机构达到了1万人次以上。

现阶段对保护地来说,开展自然教育最大的阻力是专项经费、专业人才与专业的课程活动设计不足。因此,超六成保护地的短期目标都希望加强有关自然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职工的相关能力,近半数保护地渴望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