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没想到我的问题现场就解决了”
壮美山河波澜阔 生态变迁绘新颜
第十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既是帮扶也是学习
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绿色江淮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壮美山河波澜阔 生态变迁绘新颜
四集专题片《美丽中国》热播
 

◆本报记者张黎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从水浊水污到水清水甜,从烟雾弥漫到畅快呼吸,从土地病了到呵护修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自信,阔步走上千年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两个多月的悉心创作,回顾生态变迁;20余天的艰辛拍摄,亲触瑰丽山川。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生态环境部联合摄制的4集专题片《美丽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其以鲜活的平凡人物视角,生动反映环境的改善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透过镜头,一个似曾相识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徐徐展现在眼前。

创作之艰,横跨中国觅变迁

随着系列专题片的热播,主创团队几个月以来紧绷的神经,如今放松了下来。

当团队相聚,回望并不遥远的过往,依然心潮澎湃。

“如果按照通常制作流程运作,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总导演桂佳唯口中的“不可能的任务”,说的就是这部《美丽中国》纪录片。

最初的压力来自于时间的紧迫。

就在今年7月底,央视财经节目中心接到任务,将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制作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纪录片。此时,距离预定的播出日期仅有两个月。

组建团队、确立主题、搭建结构、形成文案,创作团队以超高的效率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而拍摄过程中另外一道“不可预见”的关卡,却给创作者出了一道难题。

这个夏天,最强台风利奇马的登陆,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出发在即的拍摄团队不得不一次次更改行程、调整脚本。

八月如火的炎夏,摄制团队兵分四路,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青藏高原到新疆罗布泊,从蜿蜒长江到九曲黄河,从东北沃土到江南水乡,不到20天的时间里,拍摄团队飞行了数万公里。

也曾难忘,在海拔4100米的昆仑山口,摄像团队扛着沉重的机器拍摄,巨大的体力消耗造成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恶心的时候就吸氧缓缓,然后继续拍摄。短短一天,一罐一米六高的氧气就见了底。

也曾犹记,四十几摄氏度的城市高温炙烤,汗水一遍遍湿透衣衫,拧出水,可摄影机不能停;在云南,蚊虫叮咬难以忍受,留下的伤疤还依然清晰;在三江源,两位年轻的90后导演,8月里住进雪山下的铁皮屋,冻得一夜未眠。

后期紧锣密鼓的剪辑中,连续上百小时的制作,让两台编辑机先后“崩溃宕机”;初次送审前一天,团队里的所有人更是30多个小时没合眼,从镜头的衔接到音乐与情绪的融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如今说起这些,这个年轻的创作团队轻描淡写般地“习以为常”,在他们看来,作品是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更是通力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于摄制团队而言,生态环保领域其实是“熟悉又陌生”。主题如此宏大,故事素材都从哪里来,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其中,离不开生态环境系统的大力支持。”拍摄过程中,执行总导演马放及分集导演都感受到了来自生态环保人的那份热情与认真。无论具体的业务司局还是基层一线的机关干部,提供数据、梳理线索、亲自带队,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素养,无不令人难忘。

而这期间,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亲自主持召开审片会,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庄国泰副部长召开动员会议,要求各司局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也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审片会那天,开会就挺晚,更没想到的是李干杰部长亲自参加,而且一口气连看4集。”在执行总导演马放看来,从上而下的高位推动、高度重视,也成就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紧密配合、得到支持、获得认可,创作团队顺利诞下的“新生儿”,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视角之变,焦点对准身边人

镜头之外,创作的艰辛、挣扎化为精致而高质量的影像,呈现在观众眼前;

镜头之下,壮美山河的点滴变迁,透过一个个人物故事,与你娓娓道来。

马放告诉记者,片子一开始的定位就高——要比肩“舌尖上的中国”,讲好中国的生态故事,“不能是单纯的成就的展示,而是要百姓喜闻乐见”。

以小切口展现大视角,于是我们得以看到,这一次,平凡的普通人成为讲述美丽中国的主角。

团队分赴新疆、云南、广东、贵州、四川等18个省区市拍摄,采访了“中国环保第一人”、“民间河长”、钢铁工人、种粮大户等40多位人物,用镜头记录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路上的生动故事。

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过藏民吐旦旦巴的家乡。持续多年的退牧还草、以草定畜、控制矿产开发,让这片高原之地美景重现。

吐旦旦巴回到家乡,全职做起生态保护工作,成为109国道上垃圾回收驿站的工作人员。而吐旦旦巴每天接待的三江源游客,只要车里有空间,都愿意无偿带走一袋高原垃圾。

纪录片中,导演组偶遇的游客真诚地袒露心声:“愿意支持,正是你们做这些活动才值得我们敬佩。”

环保志愿者多了,支持环保的人也越来越多。拍摄中,4位纪录片分集导演不约而同的最大感受是——不同的镜头下,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理念,都在悄然发生改变,环境美了,日子美了,心灵和境界也会随之提升。

盛夏,石景山脚下首钢园区冬奥训练馆,制冰师刘博强和同事正在为冰场做修复。

制冰并不是刘博强的本行。过去,他曾在火花四溅的首钢当了十几年钢铁工人。

停产、搬迁、转型,轰鸣声落幕,刘博强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

“我觉得很幸运,又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刘博强渐渐理解了百年钢厂蜕变的意义所在。

就这样,环境的修复、重塑,与人的新生、命运交织在一起。而无需多言,美丽中国的宏图愿景化身镜头里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同样倾情诉说着环境改善带来的家乡巨变。

“省老大劲了。”纪录片中,煤改气后辽宁大堡村的杨洪贵喜笑颜开,“我家那儿子,一年回来一次,说这农村变化也太大了,比城市还好,特开心。咋不开心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美丽中国,写在脸上,近在脚下。

生态之旅,思想指引前行路

在行走中凝思,在记录中收获。《清水绿岸》《蓝天白云》《沃土如金》《生态文明之路》,4集专题片聚焦明确又脉络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以生态文明是人类又一崭新文明形态的站位高度,立意高远。

山高水长,水润中华,纪录片选取水源地保护、水体治理、近海生态保护、流域综合整治4个层面,反映新时代中国的治水理念;保卫蓝天,治污减排,则是从结构调整、能源迭代、空气质量监测3个纬度,展示中国大气环境改善的成效;而守土护土,更是透过绿化防水土流失、去重金属污染、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增地4个方面,解读人与土地的共生关系。

“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所突破的,也开创了讲好生态故事全新的视角。”总导演桂佳唯坦言道。

当然,其中难度最大的,当属展现“生态文明之路”。

怎样才能把理念思想化为镜头的叙事语言?又该如何将高屋建瓴与平凡微观完美融合?

为此,分集的创作团队来回推敲、数次修改脚本,横跨大江南北,采访的人物众多,仅一集片中呈现的就多达七八位人物线索故事。团队成员戏称分集导演“简直是又多拍了3集”。

透过中国第一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的讲述引人深思,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也曾有过迷茫困惑、有过思索反省,也在不断调整修正着认知和实践。

透过四川雅江县林草局职工李八斤从砍树人到种树人的经历变化让人感慨,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式。“把绿水青山保护起来,我们现在国家政策也好,全域生态旅游,我们这当地老百姓也就在门口挣到钱了。”他质朴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润物细无声中,影像的力量最终向人们传递出——时代之幸、人民之幸,生态文明建设大幕开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在建设生态文明同时,人们也享受着生态文明的福利。

是记录者,也是思考者。导演组在创作过程中,也在反思和警醒,那就是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你看,尽管水质好转,可太湖的蓝藻就是捞不完;在环保督察现场,依然有污水超标直排……”

面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张“考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不曾动摇,改善环境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信心十足。

系列专题片播出后,引发各界关注热议。来自生态环境保护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纷纷转发朋友圈,分享“美丽中国”,传播生态故事;片中激荡起的情感共鸣,流淌进观众的心田,“每一寸山河都有独特的风景,留住这份美丽,需要你我同行。”微博上,网友这样留言。

“记录当下,期许未来。”这或许是创作团队最朴素的心愿。

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