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加大信访调处力度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西部地区如何补上污水处理短板?
适当提高危险废物收集单位的准入条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姚国华,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2014年7月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党组副书记;2015年2月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2015年10月至今,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本报记者 蒋朝晖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毗邻越南,生态优势突出。2018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29%,但经济发展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艰巨。

当前,红河州该如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选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实现发展品质和生态颜值同步提升?推进绿色生态靓州建设有哪些新举措、新成效?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

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空对空、大而化之,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找到载体和抓手。

中国环境报:近几年来,云南在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进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您个人也经历了从环保厅长到州委书记的岗位转换,提出并坚持了“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这是如何做到的?

姚国华:“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是我任省环保厅厅长之后,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过程中的一个切身体会。任省环保厅厅长期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提出的“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求落实下去。我认为应该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保护优先。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始终坚持。

第二个层面是发展优化。因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大多是人们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成的,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尺度,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个层面是治污有效。云南的污染治理任务繁重,必须确保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基于此,形成了“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

2015年10月,我离开省环保厅厅长岗位来到红河担任州委书记,当时最大的体会就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的职责由监管责任变为了主体责任。对此,我一直在思考以前作为省环保厅厅长时最难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严格监管执法,成天监管、处罚别人,有时还屡禁不止、罚不胜罚。另一件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更要靠实实在在的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设。

现在作为州委书记,履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义不容辞。从监管责任变为主体责任后,我就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当年任环保厅长的时候希望州市委书记怎么办。现在岗位转换后,我作为州委书记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找到履行主体责任的抓手。

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空对空、大而化之,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找到载体和抓手。经过调查研究和具体实践,我认为“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这三句话同样适用于推进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发展全过程,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不能随意布局项目,要把好项目放在科学合理的区域。

中国环境报:“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是如何成为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的?

姚国华:多年来,红河州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既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本届州委积极主动迎接新挑战,凝心聚力务求实现新突破。

在保护优先方面,我们先把全州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资源,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各种保护要求,把它明确划出来,坚决守住红线。原有好的生态环境要保证存量,确保留住红河的绿水青山,留住红河人自己的乡愁。

在发展优化方面,我们具体围绕着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优化、技术标准优化、环评服务优化等环节展开,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治污有效方面,2016年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就提醒我们,历史积累的污染客观存在,但关键是要控制增量、减少存量。红河州以治理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湖泊水污染等为重点,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作为省环保厅厅长来红河担任州委书记,我应该更加关注并带领大家尽心竭力去做好。

在红河州委常委会议上,我具体阐述了“推动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大家一致同意将其作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并写入州委工作报告经州委全会审议通过。

中国环境报:红河州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如何落到实处的?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姚国华:红河州委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后,最关键的就是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在实践中抓好抓实载体。

保护优先抓什么?首要是坚守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等刚性约束和主题功能区规划,把大围山、黄连山、分水岭这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逐一落实到位,把元阳哈尼梯田这个国家级湿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一句话,应该保护的自然生态资源都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护到位,这是抓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发展优化抓什么?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发展全过程,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我们把发展优化具体化为若干方面:第一,产业布局要优化,不能随意布局项目,要把好项目放在科学合理的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要优化,延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做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第三,资源利用要优化,改变粗放式经营模式,要实现集约节约经营。第四,技术标准要优化,世界上只有落后的技术而没有落后的产业,必须盯着企业、盯着项目,引导企业优化提高技术标准。第五,环评服务要优化,既要搞好项目环评,更要注重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治污有效抓什么?我们着力打好以异龙湖为重点的湖(河)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个旧等地区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以“两污”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6个标志性战役,对违法排污企业严惩重罚,想方设法把污染增量控制下来。尤其异龙湖保护治理是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要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固本清源,抓好生态修复,促进异龙湖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异龙湖流域的协调发展。

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需要既有统筹谋划,又有具体抓手,才能实实在在见到成效。

中国环境报:红河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有哪些主要成果和经验?

姚国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红河州是既有统筹谋划,又有具体抓手,且实实在在见到了成效。概括起来,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哈尼梯田保护、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推动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过程中,我们大力发扬敬畏感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通过推进系统保护治理坚决守护“绿水青山”、着力培育生态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探索产业融合升级模式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全力打造哈尼梯田绿色生态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如“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阿者科计划”等经营村庄行动,探索出一条哈尼梯田科学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推动开远市这座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开远市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从污染之城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转身,闯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新路子,转出了高效现代农业园、小龙潭热电汽循环产业园、轻工产业园等三个园区,在石漠化荒山和废弃水塘上建成凤凰生态公园。2015年—2017年,开远市连续3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市)”。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每个县城规划区内建成1个城市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共建成城市生态公园15个,新增公园面积近8万亩。大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屏边滴水苗城建设成为全省老旧县城改造凤凰涅槃的典范。着力推动哈尼梯田小镇、建水紫陶小镇、弥勒可邑小镇、开远知花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已成为红河州城乡融合发展的一张名片。全力实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蒙自、个旧、开远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从2015年的94.6%、86.3%、89.6%提高到2018年的98.6%、97.7%、98.9%。

同时,红河州加快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狠抓人居环境提升,狠抓生态产业培育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红河正在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在红河州深入落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全国最美丽省份,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红河州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全州各族人民更加自觉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不断开辟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努力建设“绿色生态靓州”,为把云南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增添红河光彩。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