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标对表完成秋冬季治气攻坚任务
发扬好“店小二”精神
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不做旁观者
服务企业广东经验值得借鉴
垃圾分类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为古树让路
运用电力大数据倒查监管“散乱污”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刘四建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4个月以来,取得了较大成效,不但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正确参与率达到了90%以上,远超预期。取得这样的成效可喜可贺,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上海试水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有19年了,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广大市民生态环境意识广泛得到提升。但目前现状离真正实现全民生活垃圾分类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笔者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习惯养成。急不得,要循序渐进,但也不能坐等其成,要一以贯之积极推进。只有做好量变,才能促使质变,让垃圾分类成为寻常百姓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生活习惯。达到这一目标,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宣传与查处并举。近日,笔者参加了一个居民社区组织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邀请专业公司参与,宣讲员经过专业培训,宣讲内容、语气既生动又接地气,易学易懂易掌握,纠正了很多错误的做法和认识。如大棒骨和玉米棒不是湿垃圾、不是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因为它不易腐烂。现场效果非常好,在有奖互动环节,居民正确分类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因此,笔者认为,要广泛开展全民、全社会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群众了解分类知识。同时,也要加大对乱扔垃圾的查处,充分用好媒体的作用,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

二是分类与收集并举。上海把大数据运用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让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化、可视性,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具有互动性,大大促进和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这种做法值得学习推广。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全程跟踪,能够实时反映垃圾数量、分类质量、生产调度等数据,为城市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例如,可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时调整收集和末端处置能力、合理设置投放点和投放时间等,保证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正常开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末端数据分析,能够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有的放矢指导前端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三是减量与分类并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其中减量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上海,有关部门开始倡导在外卖送餐时明确标注菜品重量,减少源头浪费,据统计约30%的顾客在点外卖勾选了“不要配送餐具”的选项。北京等16个城市正在打造“无废城市”,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据报道,在北京,生活垃圾增量中快递包装等一次用品占比达到93%以上。因此,笔者认为,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化必须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做起,其中党政机关要带好头,做好表率,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要牵头推动使用绿色可循环的包装用品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