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两山”实践创新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催化文旅融合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山”实践创新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在溪头,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
乡村振兴与“两山”实践创新(丽水)高峰对话会现场
 

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两山”实践创新,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不久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研促会”)与丽水市人民政府在浙江丽水共同举办了乡村振兴与“两山”实践创新(丽水)高峰对话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原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胡保林讲话,研促会秘书长刘青松、丽水市副市长戴邦和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义丰,浙江省农办原正厅级副主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顾益康作主旨演讲。中央党校教授李宏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修玉作专题演讲。专家学者与来自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山西省天镇县、山东省蒙阴县、安徽省怀远县双桥集镇、贵州省赤水市和浙江省丽水市溪头村等地方代表就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面对面进行对话交流。

■ 观点摘登

胡保林:“两山”理念是新时期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生态化”“绿色化”是全国乡村振兴的总趋势,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乡村生态振兴。“两山”理论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指导思想,回归并坚持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来指导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因地制宜实现“两山”论指向离不开实践创新,新理念、新设计、新布局、新技术、新产品,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发展、新驱动、新机遇、新承载、新可能和新文明。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和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不能有丝毫动摇,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发挥出环境优化和倒逼乡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用。

刘青松:增强践行“两山”理念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我国乡村面积广、人口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协同推进乡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要牢固树立“两山”思维,强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就是发展的观念;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两山”转换的路径模式,将蕴藏在广大农村的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态经济优势;要勇于先行先试,打造新时代“两山”实践创新样板,通过典型引领,不断推动“两山”实践创新迈上新台阶。

戴邦和:丽水实践鲜活展示了“两山”理念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八次来到丽水,深情寄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等殷殷嘱托。丽水市坚定走“两山”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效,鲜活展示了“两山”理念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6日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丽水之赞”,是对丽水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激励。2018年,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首个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新时代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赢得了先机、拔得了头筹、站在了前列。

吴丰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桥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上重大的突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生态资源是最好的发展资源,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找准自身特点定位促进产业生态化;通过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公共生态产品价值;以政府为主体加大能力建设投入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要将乡村振兴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使乡村的生态价值提升到和文化价值、休闲价值、经济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生态产品生产及其价值实现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需要专门的人才队伍,通过职业教育加强产业人才培育。

张义丰:“两山论”指导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怎样实现“转化”

乡村所特有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空间等多重属性,使乡村发展常受到自然因素、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制约与影响。用“两山论”指导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怎样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要从乡村生态与环境美化转向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方式转化,从过去传统的粗犷式产业发展向产业园区化、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化,从以往盲目移植国内外文化向尊重传统及场所记忆的乡愁文化转化,从政府主导向发动民意和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方式转化。

李宏伟:生态资源资本化促进乡村振兴

如果城乡之间融合和互动没有有效打通,如果资本不能有效进入,原初自然资源的富集不会主动变为金山银山,生态产业化只能停留在理念上,不能真正在现实中落地。在有效促进资本下乡方面,要加强政策机制研究,积极推动平台建设。

顾益康:加快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富民强村的新产业。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推进,农民从卖农产品到卖风景、卖乡愁,从养鸡养鸭到养城里人,一批新型的乡村服务业正在加速崛起,掀起了农村创业创富的第二次大浪潮。乡村新型服务业主要有三个主攻方向:一是现代农业的新型服务业,包括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机械化服务业、无人机植保服务业、智慧农业服务业、农产品电商服务业、农产品绿色化深度加工开发;二是休闲旅游、农家乐民宿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这是依托美丽乡村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的新经济,也是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新通道;三是发展乡愁产业,把记得住的乡愁变成带得走的乡愁,通过乡愁的商业化、产业化、礼品化、物质化,让城里人喜欢的乡愁变成乡愁产品、乡愁礼品,变成乡愁产业。

张修玉:持续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生态环境部在2017年正式启动了“两山”创建,以创建为抓手,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重点在于探索“两山”转化实现路径,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和保障能力,创新生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引导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制度,培育拓展生态金融、市场交易、政府与社会合作、政府公共性投入等实现生态价值的路径机制;通过绿色共享、绿色惠民,彰显优美环境魅力,实现农民富裕。从创建路径来说,要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大力支持生态扶贫,凝练地方特色,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申文萱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