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第二届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获奖项目巡礼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9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科技 守卫绿水青山
第二届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获奖项目巡礼

UBAR反应器升级版
 

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和苏州高新区共同主办,苏州清弘环创投资基金承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二届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于日前圆满落下帷幕。

共有12支来自社会和高校两大赛区,涉及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新材料、环境大数据等诸多细分领域的队伍参加决赛。各项目分别进行了限时风采展示,并接受了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型环保企业、投资机构和生态环境科研院所的7名专家评委的现场提问。

最终,行星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商业航天应用——环境遥感数据引擎”荣获一等奖。沃克福德环境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的“先进工业废水废气净化和资源化技术”,江苏中科金龙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利用工业废弃CO2制生物降解塑料及水性漆”,元林(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材料在空气净化领域的多载体应用”,苏州净世设备有限公司的“塑料垃圾资源化”和清华大学的“清芯未来——气体传感器及其芯片”等项目分获二、三等奖。

一等奖获奖团队

行星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行星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商业卫星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定量遥感反演、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分析等算法模型,打造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整体环境监测数据引擎。主营业务是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校以及社会群体提供针对大气、水体、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数据监测与分析服务。

团队主创人员已在国外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上万次引用。同时承担美国NASA、CDC等机构支持的上千万美元项目,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内课题。

团队未来计划发展完善反演模型、开发卫星数据实时接收与预处理平台,研发水、生态环境等遥感产品、开发可视化遥感产品快速反演展示平台、研发面向公共健康等领域的环境产品算法与模型、开发遥感产品深度分析与应用拓展平台等。

应用介绍

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雾霾识别和光学厚度反演算法,弥补国外卫星在我国重污染监测方面的不足,相关成果已得到业务化应用。目标产品为云、雾霾、气溶胶卫星遥感监测。已为先河环保、英视睿达、聚光科技、清新环境等多家企业提供一体化数据解决方案。

应用案例

环境遥感应用系统——为河南省环保厅提供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反演、秸秆焚烧识别、建筑工地检测等模块系统。支持卫星数据的实时接收、预处理、快速反演、可视化展示、简报制作等功能。

排放清单校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排放源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排放总量进行校验。

健康暴露评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项目,125个地级行政区的PM2.5热点未被空气质量监测网覆盖,1.2亿人口生活在这些未被监测的污染热点地区。

参赛项目

团队于2002年开创了卫星遥感反演PM2.5的先河,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全覆盖(解决云下无结果问题)的PM2.5预测模型。首次实现颗粒物成份的卫星遥感监测,填补了地基观测网在颗粒物组份相似技术监测方面的空白,相比国内外研究机构以及企业,该项目预测精度更高且频率可以日作为测量和数据更新单位。同时可以追算历史数据,利用算法实现对确失数据的填补,预测误差较小。

二等奖获奖团队

沃克福德环境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团队介绍

团队2014年6月组建于英国牛津,2016年9月成立沃克福德环境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12月公司开始运营,2018年销售订单破千万。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测试验证、系统集成、方案输出等方式加速推广产品市场,与工业企业和政府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拥有高端生化物化集成的处理技术体系的国际化企业。

团队关注工业废水,现代生物技术,水、能源、资源等领域,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核心设备、运营服务等业务。团队由多名具有科研与工程经验的教授、高工、博士等组成,拥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发基础。核心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已有超过50个工程实例、获40余个项目采用,超过100台UBAR系列装机,并已获得8项科技进步奖,建立2项行业核心标准。为中粮酒业、英利集团、梅花集团、华北制药、金达威集团、养元、威远药业等企业提供行业性废水、废气综合解决方案。

应用介绍

为解决制药、化工、酿造、石油、畜牧等生产制造行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难降解、抑制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通过升级技术核心,结合化工分离、膜技术、先进催化氧化、蒸发结晶等处理精细化工废水、煤化工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化学制药、医药中间体废水、印染废水等。与传统上流式、内循环式(IC)、污泥膨化床(EGSB)相比,团队设计研发的第三代超高负荷UBAR反应器处理效率提高100%,占地面积降低50%,设备投资降低40%,运行成本降低30%。

应用案例

采用耐盐菌筛选、驯化技术、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控制技术解决河北衡水某化工企业高盐高酚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好,达到进水COD浓度从3000mg/L~4000mg/L到出水小于100mg/L的大幅下降,挥发酚从200mg/L~300mg/L降至小于等于2mg/L。

此外,采用高效脱氮菌的培养驯化技术、工艺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控制技术、深度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河北某知名淀粉和维生素B12生产企业的高氨氮、低C/N比的污水,处理效果显著,将500mg/L~550mg/L的进水COD控制在50mg/L以内,氨氮从300mg/L~450mg/L下降至5mg/L以内。

参赛项目

团队携升级后的UBAR反应器及其核心技术参赛。技术综合应用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力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具有可靠、适用范围广,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负荷高、稳定、抗冲击,水力停留时间短、建设投资少,启动时间短、污泥颗粒化速度快,无需循环系统、能源消耗少,气体收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技术特点。结合工艺设计、技术研发、设备设计、自动化控制、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等系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

二等奖获奖团队

江苏中科金龙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江苏中科金龙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是一家从事废弃“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最早拥有万吨级二氧化碳基树脂生产线及其完整的、原创性的知识产权,包括催化剂制备,聚合工艺,反应(生产)装置等多项发明专利的企业。旗下研发中心已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二氧化碳工程研发分中心及江苏省二氧化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公司研发中心拥有多名高分子材料及化工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中科院广化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工商大学、新疆兵团农业推广总站等多家科研院所进行自主外联的技术支持,同时拥有多种先进的检测试验设备。

公司的发展方向一方面策应了全球低碳经济概念,减量使用石油基资源,循环使用废气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欧美先进国家实施碳关税的征收,缓解对加工业的冲击。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有效解决了“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应用介绍

团队研发利用废弃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为原料经催化聚合制得聚碳酸亚丙酯(PPC)树脂和PPC多元醇,经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两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PPC多元醇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参赛项目

团队此次参赛项目是首创性地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充分利用聚碳酸亚丙酯独特的特点,利用其制备的涂料可以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优异的附着力、硬度和耐性。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水性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吨,市场价值将超过810亿欧元。目前公司新增项目“5万吨水性漆,8千吨水性胶黏剂”已经得到批准建设,将于2019年内正式开工。建设完成后,预计生产线每年将大约消耗1.1万吨二氧化碳。

三等奖获奖团队

元林(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元林(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自主技术制备空气净化材料的创新型企业,针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效率低、介质分散能力差、生产过程环保型差等市场痛点,自主合成高附加价值纳米二氧化钛,同时拥有高可见光吸收、亲水性、中性pH,单分散四大特点。

公司已与环保涂料企业多乐士、空气治理企业凡斯、中央环境工程企业中航大记、中国南车、绿地集团、空气净化器企业海尔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目前团队已签订年订单3000万元,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未来将致力于升级研发并形成资本助力。

应用介绍

团队自主合成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空气净化材料,具有全天候的空气净化能力,甲醛去除率达97.9%。优秀的抗菌防霉性质,细菌、霉菌、真菌杀灭率高达99.99%。同时具有可信赖的安全性。团队已于2019年6月在江苏南通建成第一套中试生产设备。

参赛项目

团队此次的参赛项目为纳米水性分散液。此技术可用于空气治理、涂料、墙布、玻璃等行业企业。作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水性高分散弱光触媒,在市场上极具性能与成本优势。从环保企业材料问题入手,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产学研价值,提供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方案。

三等奖获奖团队

苏州净世设备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苏州净世设备有限公司独创高分子聚合物热裂解技术,将塑料转化成为柴油、汽油类短链最终产品。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同时作为坎特伯雷大学博士阶段科研课题,已与坎特伯雷大学达成协议,明确了创始人拥有对本技术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团队目前已完成日处理2吨的中试设备的设计制造,组装和基本调试,现已处于量产阶段。团队已投入自筹资金500万元,推动项目产业化发展。在科研阶段历经5年时间对反应过程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量化了多项重要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对目标分子和自由基进行可控裂解,将碳氢高聚物裂解为小分子产品。项目合作方有负责设备设计和技术指导的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设备组装的浙江富日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油品分离与鉴定的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及中凯新科、常州远东塑料、金风科技、新疆农三师等。

应用介绍

全球塑料制品年产量3亿吨,我国塑料大中型城市每年回收塑料垃圾3500万吨。团队致力于垃圾处理,用塑料废品产生新能源与清洁燃料,变废为宝,应用塑料热裂解工艺产业化应用,发展循环经济。

参赛项目

在团队将此项技术作为参赛项目,将经过分类和预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作为原材,处理过程无需使用催化剂、常压反应压力与零污染排放以及可调产品组合等优势。该核心技术可实现转化率99%以上,零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可处理未分类的塑料,和含杂质的垃圾,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专用设备。各种产品比例可控制常压反应工艺 (生产安全,降低成本),循环利用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著。

三等奖获奖团队

清芯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清芯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在清华大学“创+平台”提供的种子基金支持下创办并发展。先后入驻启迪、清华x-lab等平台,并已获得数百万元种子轮投资。团队成员20人,硕博士占比70%,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曾获得“Green Tech”国际竞赛金奖、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银奖、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一等奖等。

应用介绍

目前国产的气体传感器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的缺点。团队开发了TVOC传感器、甲醛传感器、食品新鲜度标签。传感器和标签主要集成了纳米材料、固态电解质、集成电路、智能算法等技术。传感器主要用于工厂、道路等室外场所和居家环境、办公室等民用市场的室内环境监测。团队将专注于环境监测传感器领域,打造高精度低成本的国产气体传感器。

应用案例

目前气体传感器和标签产品已经小批量投放试用,TVOC传感器及其相关产品正在投放在室外大气监测仪器中使用,可以对空气中TVOC的浓度进行有效地测定,浓度达到ppb级,与气相色谱的非甲烷总烃数据具有可比性。产品已经通过ROHS测试。

参赛项目

团队参赛的气体传感器采用自主开发的固态电解质、纳米电极材料和神经网络算法。基于离子液体开发的固态电解质能够达到50Ω以下的电阻,更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自主设计开发的碳纳米材料具有更丰富的活性位点和更大的比表面积,相较于传统的贵金属电极材料,拥有更高的传感活性。基于传感器阵列设计的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对多传感器的读数进行校正,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